段一凡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四套領(lǐng)導班子成員總共32個人,他密集地和其中31個都談過了,最大的收獲就是對巴山縣的社會生態(tài)問題惡劣程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確實搞得他有點身心疲憊了。
還有最后一個班子成員沒有談,是縣政協(xié)的一名副主席,叫唐慶山,之所以把唐慶山放到最后,是縣委辦主任田才東說這個唐慶山過兩年就要退休了,而且這個唐慶山脾氣比較差,說話噎死個人,前任的書記很不喜歡他才把他調(diào)到政協(xié)去的。
這倒是讓段一凡對這個唐慶山產(chǎn)生了一絲興趣,敢跟前任縣委一把手對著干,起碼說明這個唐慶山不是那種只會溜須拍馬的干部,所以段一凡才特意讓田才東把唐慶山安排到最后一個談話。
唐慶山進來后沒有像其他干部一樣對段一凡點頭哈腰賠笑,只是朝段一凡微微點了點頭然后就在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坐下,等著段一凡問話。
段一凡微微打量了一下唐慶山,心里暗暗點頭,唐慶山的履歷資料顯示他是軍轉(zhuǎn)干部出身,如今雖已年近退休,卻依然是腰桿挺得筆直,保持著軍人本色,頭發(fā)雖已斑白但并不顯老態(tài),反而給人一種老而彌堅的感覺,加上他是國字臉,更顯堅毅,不怒自威。
段一凡還是按照談話提綱把三個問題都提了出來,唐慶山卻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目光灼灼地盯著他沉聲道:“段書記,你能不能先回答我一個問題,你準備在我們巴山縣任職多長時間?……”
這個唐慶山果然很有個性,不直接回答段一凡的問題反倒是反問起段一凡來了,而他問的這個問題也是話里有話的,意思你段一凡來巴山縣任職到底只是來鍍鍍金還是準備扎根下來真正把巴山經(jīng)濟搞上去的,如果只是來鍍金那我就沒必要回答你的問題了。
如果是滑頭的干部肯定會說我在巴山縣任職多長時間不是我說了算的,那得看上級領(lǐng)導的決定,但段一凡找干部談話就是要交心的,自然不會打太極,微微一笑堅定地道:“慶山同志,雖然我自己不能完全決定自己的任期,但我可以明確一點,我來巴山縣不是來鍍金的,巴山縣的經(jīng)濟一天沒發(fā)展起來,巴山縣老百姓生活一天沒有好起來,我就不會離開巴山縣!……”
唐慶山眼中精光一閃,他經(jīng)歷過巴山縣這么多任縣委書記,段一凡是第一個敢表這種硬態(tài)的,他能夠感受到段一凡并不是唱高調(diào),而是真心發(fā)展巴山縣,真心想幫巴山老百姓辦實事的!
所以接下來唐慶山就毫無保留地向段一凡介紹起了他了解的巴山縣的情況,他告訴段一凡,巴山縣不僅社會生態(tài)有問題,政治生態(tài)也很有問題,官滑民刁,巴山縣的政府干部很多都不稱職,根本沒把心思用在幫老百姓辦實事上,而是只想著如何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撈好處,想著如何巴結(jié)討好上級往上爬!
他更是直接點出了巴山縣為何惡性群體事件頻發(fā)的根源,因為政府干部不作為,導致政府公信力極低,老百姓根本不相信政府,老百姓面對黨委政府的心態(tài)是“我不得不找你,但是我不相信你”,所以才會不停上訪,而且喜歡以極端方式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