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大眾臉,常侍大人覺得臉熟也正常!
“行吧,咱家這段時間確實見的人太多了,難免會記錯了。你說吧,這次來是要做什么?我記得你可是朝臣這一派的,你不會是來投靠咱家的吧?”
張讓當然不明白風云來做什么,他們兩派之間水火不容,想來是不往來的。
自然有此一問。
“常侍大人,您這是記錯了吧?我可從來沒有說過我是那一派的,當然了也不是為了加入您這一派的!
風云怕對方想多了,趕緊解釋。
張讓這時臉就冷了下來,道:
“那為何朱儁和皇甫嵩都力推你?”
風云知道他說的是前幾次的戰(zhàn)功,再次說道:
“那是我真的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二人還算正直,推薦我也是很正常的!
“哦,那你這要干嘛?不是為了靠向我們?”
風云見張讓逼著自己站隊,他不得不重申。
“這次來,我實話實說,不是為了站隊。我是想這一次我又立了首功,想要咨詢一下需要多大的代價才能讓我成為正規(guī)的將軍?”
在風云看來,張讓認錢不認人。
只要給錢,他難道還不給辦事?
他們十常侍最講究實際,務實是他們的風格。
所以風云想著沒必要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
果然!
張讓并不生氣,他早已習慣了這種拒絕。
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道:
“這樣啊,那這錢可不小啊。一個縣令的價格是一萬金幣,一個將軍可就要十萬金幣了”
張讓多的將軍,是品階最低的正規(guī)將軍。
風云是很吃驚的。
“價格這么高?”
張讓云淡風輕道:
“俗話說一年清縣令十萬雪花銀。將軍雖然不能收刮百姓,可這動蕩年代,能夠保自己家園安寧!
“可我上次將建安交給朝廷,這次又抓住了張寶。就算功績不夠,也相差無幾了吧?”
張讓早就已經(jīng)看到了風云的功績,這事陛下也知道。
可前面兩次的連續(xù)冊封,讓劉宏覺得自己已經(jīng)冊封的太草率了,這次必須要壓一壓。
張讓當然是不能有意見的。
他也覺得前兩次太便宜風云了,這次必須要讓他拿錢出來才能封官。
將軍是明碼標價的,這個他沒有亂說。
但是風云都說了自己有軍功,那也不可能就這樣抹掉了。
這時張讓又狡黠笑道:
“嘿嘿,你說的對。有了這兩個功績,這十萬金幣肯定是不需要的。但是一萬金幣是必須的!
風云想了想,自己后面應該不會再有如此好運氣了。
而黃巾之亂也就只剩張梁和張曼成了。
那兩個人他是真的沒辦法去圍堵他們了。
而攻城是需要極大代價的。
而歸順來的黃巾將領已經(jīng)明確他們不會同門相殘,那他有也只能動用藍玉的黑龍騎。
可黑龍騎又不是用來攻城的。
所以以后還能不能繼續(xù)獲得首功,他不看好自己。
花1萬為自己提前買來將軍的頭銜也是非常不錯的。
要知道黃巾之亂后,就是董卓進京了。
自己要是有足夠的頭銜,說不定可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于是把心一橫。
“好,我這是一萬金幣,接下去就有勞常侍大人費心了。”
張讓笑瞇瞇的收起了金幣。
之所以這個干脆交錢,那是他言出必行。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一點這幾個太監(jiān)還是很守信的。
“好的,那就恭喜將軍你了!
風云對于張讓實在沒有共同語言,道:
“多謝常侍大人,那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風云將軍難道就不打算留下來,好好聊聊?”
風云搖頭欲要走,卻靈光一閃,道:
“常侍大人,我有一言。請務必記得小心董卓!
張讓對這如此沒頭沒尾的話,很是不解。
“這話是何意?那董卓才剛被特赦了,想必他今后也翻不起風浪吧?”
風云卻神秘一笑。
“常侍大人,記住今日我的提醒就是了,他日董卓要是進京的話,我勸你早做打算!
“行,咱家明白了!
張讓才不信董卓區(qū)區(qū)一個邊陲之地的將軍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但對于風云善意的提醒,他也隨口附和了一句。
“那我就先走了!
風云覺得這事反正遲早會發(fā)生,自己事先告知他。
也算是跟他結了善緣。
以后在朝堂上,也不會針對自己。
……
“好了,各位。今天也是時候將原來的黃巾部隊重新規(guī)劃了!
風云從洛陽回來后,一連和張角探討了好幾天,這才決定好這百來萬人馬的歸屬。
這次又特地召集一眾將領集會。
風云說完,看著下方將領。
他們分別是:
張寶、張燕、管亥、周倉、裴元紹、卞喜、張牛角、程遠志、何儀、楊鳳、于毒、白繞、眭固、陶升、左髭文八、黃龍、白爵、左校、五鹿、苦蝤、劉石、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云。
可以說他們大多都是日后的黑山一脈。
不過這里基本上已經(jīng)聚集了黃巾軍的最強戰(zhàn)力了,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發(fā)現(xiàn)徐晃。
可能這時候他還不是黃巾的重要將領,又或者他加入黃巾的時間太晚。
總之這里沒有他。
他看了一下眾人的反應,見大家非常的平靜,有繼續(xù)清了清嗓子繼續(xù)說了。
“這次咱們的兵力實在太多龐大,如果按照現(xiàn)在規(guī)模,我們被拖累死。所以我覺得大幅裁員!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
他們沒想到主公會如此做。
可站在主公一旁的大賢良師卻依舊笑意盈盈,他們這才放寬了心。
風云這才又說道:
“各位,你們一共有28人,所以我決定保留30萬人,其他人都解甲歸田。他日要是有了戰(zhàn)損,再進行補充。你們每個各帶一萬士兵,留下的后備部隊保護后方的張角。如此安排爾等可有異議?”
在聽到大賢良師得到了妥當?shù)谋Wo后,眾人也就沒有任何話說了。
雖然他們歸順了風云,可大賢良師依舊是他們的內(nèi)心支柱,他是不能有任何危險的。
上次要不是大賢良師病死了,他們甚至可能為張角戰(zhàn)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