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赤紅,像一頭被激怒的母獅,渾身散發(fā)著戾氣。
她不是在說氣話。
她是認(rèn)真的。
她開始暗中聯(lián)系媒體,泄露溫栩栩“耍大牌”的片段,她買水軍,在溫栩栩的微博下刷“小三”“心機女”,她甚至聯(lián)系了圈內(nèi)其他喜歡黎云笙的千金,試圖挖出溫栩栩的黑料。
她要毀了溫栩栩,用盡一切手段。
因為她知道,蘇婉已經(jīng)撐不下去了。
王雙雙,絕不允許她被這樣踐踏。
不僅是為了蘇婉,也是為了自己,她絕對不允許溫栩栩踩到自己的頭上。
王雙雙不是不想立刻掀翻溫栩栩的臺,可她不蠢。
她清楚地知道,此刻黎云笙正將溫栩栩護(hù)在羽翼之下,動她,就等于直接挑釁黎氏。
而王家還有李家雖有底蘊,卻也不愿輕易與黎氏正面交鋒。若因一時沖動,引得黎氏反撲,牽連家族,那她不僅救不了蘇婉,反而會將自己和家人一同拖入深淵。
她不能現(xiàn)在就讓李麗杰出面。
所以,王雙雙選擇了一條更陰柔、更致命的路,不正面開戰(zhàn),只悄然放火。
她要給溫栩栩添點“小麻煩”,那種看似不起眼,卻如跗骨之蛆般令人寢食難安的麻煩。
不是轟轟烈烈的曝光,而是細(xì)水長流的侵蝕,不是一擊斃命,而是慢慢放血。她要讓溫栩栩在光鮮亮麗的表象下,被輿論的毒液一點點腐蝕,直到她再也無法維持那副清純無辜的假面。
而最好的武器,就是謠言。
溫栩栩在學(xué)院里的名聲,早就臭了。不是因為成績,不是因為品行,而是因為她那“踩著男人上位”的傳聞,早已在校園里傳得沸沸揚揚。
雖然沒人能拿出實錘,但流言本身就是最鋒利的刀,它不需要證據(jù),只需要“大家都這么說”。
王雙雙冷笑。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愿意相信什么。
她只需輕輕推一把,就能讓這把刀刺得更深。
她開始行動,聯(lián)系了溫栩栩曾經(jīng)的同班同學(xué),在學(xué)院里,沒有人會喜歡溫栩栩,因為溫栩栩太漂亮,漂亮艷麗到讓她們覺得有攻擊性,可最開始其實并不是這么多人對她有敵意,甚至有人覺得溫栩栩漂亮,想跟她做朋友,可就是王雙雙羨慕嫉妒溫栩栩的那張臉?biāo)运烈獾纳⒉ブ{言,這才導(dǎo)致學(xué)院內(nèi)的女生都認(rèn)為溫栩栩背后有金主,才會對她產(chǎn)生厭惡感。
這些問題,像種子一樣,悄然播下。
接著,她安排人在校園論壇、匿名樹洞、小紅書小組里,陸續(xù)放出“回憶帖”。
這些帖子,沒有確鑿證據(jù),卻句句戳中人性的陰暗面,人們永遠(yuǎn)更愿意相信“光鮮背后有骯臟”,而不是“努力終有回報”。
很快,校園內(nèi)外開始流傳:“溫栩栩為了出道,甩了窮男友,找了金主上位!
“她根本不是什么清純小白花,而是心機深沉的綠茶!
“她連感情都能當(dāng)工具,還有什么做不出來?”
溫栩栩,徹底不占理了。
她可以澄清:“我沒談過戀愛!
可沒人信。
一個女人說“我沒談過”,和一百個人說“她甩了男友”,誰更有說服力?
她可以說:“這是謠言。”
可沒人會信,更妙的是,這些謠言,溫栩栩根本洗不掉。
她不能拿出“男友”來證明自己沒甩人,因為她根本沒有。
她不能公開戀愛記錄,因為她從未公開過任何感情。
她甚至不能起訴造謠者,因為沒人實名,全是“聽說”“記得嗎”“好像”。
她陷入了最可怕的困境,被集體記憶定罪。
而王雙雙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她不是要溫栩栩立刻塌房,而是要讓她在出道前,就背負(fù)上“人設(shè)污點”。讓她每一次露面,都有人小聲議論:“這就是那個甩男友攀高枝的吧?”“她演技再好,品行也不行!薄八姆劢z還吹她清純,笑死,學(xué)校里誰不知道她什么貨色?”
溫栩栩再怎么洗,一個人的聲音,如何對抗全校的“共識”?
她沒做錯什么法律上的事,卻在道德上,被王雙雙精準(zhǔn)地釘在了恥辱柱上。
這正是王雙雙的高明之處,她不造謠,她只是“還原”了人們愿意相信的“真相”。
而溫栩栩的粉絲,那些狂熱的“栩光”,開始慌了。
他們沖進(jìn)校園論壇罵人,控評、刷贊、舉報帖子?稍绞羌ち,越顯得心虛。
路人冷眼旁觀:“這么急?說明心里有鬼吧!薄罢媲灏椎娜,需要這么拼命洗嗎?”
有人開始脫粉:“我粉的是努力追夢的女孩,不是靠男人上位的心機女!
有人質(zhì)疑:“她要是真清白,為什么不直接發(fā)聲明?為什么只讓粉絲罵?”
王雙雙的手段,看似陰險,實則精準(zhǔn)。她深知在這個時代,真相不重要,印象才重要。 一個人可以從未做過錯事,但只要被貼上“心機”“綠茶”“拜金”的標(biāo)簽,她的一切努力都會被重新解讀。
她不靠家族硬剛,而是用最廉價卻最有效的武器,流言。
她不求立刻擊倒溫栩栩,而是讓她在出道前,就背負(fù)上無法甩脫的道德枷鎖。讓她每一次微笑,都被人懷疑是“裝的”,每一次流淚,都被人說是“演的”,每一次成功,都被人說是“靠關(guān)系”。
這才是最狠的報復(fù),不是毀掉她的人生,而是毀掉她的人生意義。
而溫栩栩,終究會明白,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當(dāng)面撕扯你頭發(fā)的人,而是那個在你背后,輕輕說一句“我聽說……”的人。、
網(wǎng)絡(luò)上的風(fēng)浪,從來不會為誰停歇。
它像一場無休止的暴雨,落在誰的頭上,誰就要承受那千千萬萬滴冰冷的水珠,每一滴,都是一句惡語、一張截圖、一段斷章取義的視頻。
而此刻,這場暴雨正傾盆而下,全部澆在溫栩栩的頭頂。
黑她,成了某種“政治正確”。
點開熱搜,滿屏皆是#溫栩栩人設(shè)崩塌#、#溫栩栩憑什么拿主角#、#溫栩栩滾出娛樂圈#……評論區(qū)里,清一色的辱罵與嘲諷,仿佛她犯下了滔天大罪。
可若細(xì)究她究竟做了什么?卻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有人說她“搶角色”,有人說她“耍大牌”,有人說她“靠關(guān)系上位”,可真正經(jīng)得起推敲的實錘,一條都沒有。
但她就是被黑得體無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