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蘿卜和酸豆角腌制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格外酸。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會先熱鍋,不放油,把酸蘿卜和酸豆角倒入鍋內(nèi),先把水分稍稍炒干,然后撈出。
這樣子炒出來的酸貨,口感才好,不會酸到客人們直搖頭!
許六月個人是不喜歡吃太夾生的酸蘿卜和酸豆角,所以在教人做菜時,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來教。
“酸貨撈出后,再倒油,把姜和蒜先丟到鍋里炒香。倒入雞內(nèi)臟,炒到微干,再加入方才炒好的酸蘿卜和酸豆角,繼續(xù)炒。炒得酸味差不多了,加入酸辣椒和之前過了水的雞肝。最后,加點醬油和一點點的糖。
記住,糖只是用來點綴,讓客人們吃這道菜時,能感覺到一點點的甜味,并不是主味。所以,它只能加一點點,不能加多了。等到所有的味道都融合到一起,裝盤撈出,這道菜也就完成了!
許六月話音方落,手中的菜也裝好了。
這一次,她自己都沒試,便尋了一個調(diào)羹,遞給了身旁的廚子。
酸蘿卜和酸豆角都切得很小,用筷子很難夾得起來。而‘酸辣雞雜’的靈魂吃法,就應該是用調(diào)羹的。一調(diào)羹舀下去,又有酸貨又有肉,那才吃得過癮呢。
古代人對于內(nèi)臟這種東西,基本上都是不吃的。
因為不會處理,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所以就嫌棄這些東西臟。
豬下水是這樣,雞肉和鴨肉的內(nèi)臟,也是這樣。
方才許六月在做‘辣子雞’時,特地把雞內(nèi)臟取了出來,廚子還以為是要丟掉呢。后來瞧見許六月要拿它來做菜,還下意識打了個寒顫。
用雞內(nèi)臟來做菜?這能吃嗎?
不說那雞內(nèi)臟又臟又腥不好做,就是做出來以后,也未必會有人敢吃吧?
懷揣著這個想法,廚子一直惴惴不安。
可打臉這種事兒,來得永遠都是這么快。
當許六月的菜才炒到一半,廚子就已經(jīng)聞到香味了。
聞到香味的他,哪里還記得鍋里的東西是又臟又腥的雞內(nèi)臟?只想著趕緊讓這道菜出鍋,好品嘗一二。
如今瞧見許六月把調(diào)羹遞了過來,他是二話不說,就接了過去。
先是淺淺舀了半勺,放到嘴里咀嚼。
緊接著,又是滿滿一勺,吃得極其滿足。
他做廚子做了二十來年,還是第一次吃到這么好吃的雞內(nèi)臟呢!
“怎么樣?味道可還行?”
許六月看著那廚子的神色,就知曉自己這道菜沒做錯。
但出于禮貌,她還是問了一句。
那廚子聽言,連連點頭。
他一邊嚼著菜,一邊含糊不清道:“什(行)!太什(行)了!宗夫人,您……您這道栽(菜),做得是真……真什(行)!”
許六月聽著那跟三歲小孩一樣的發(fā)音,不免有些好笑:“那師傅您覺得,這道菜該取個什么名字兒呢?”
“啊?”
那廚子好不容易咽下了口中的菜,一臉的受寵若驚:“真……真讓我來取名兒。俊
“嗯哼。”
許六月輕輕應了一聲,道:“這道菜以后由你來做,自然得你來取名兒了!
“這……承蒙宗夫人看得起。我……我覺得,這道菜的味道,簡直太絕了!只是‘雞雜’二字兒,確實不大好聽。不如……不如咱們就管它叫‘酸辣八寶’,怎么樣?”
那廚子一臉希翼,道。
“八寶……”
許六月低喃了一句。
“對!”
廚子重重點了點頭,道:“這道菜,不管是雞雜還是酸貨,入口都十分好吃。即便是用來去腥的姜片,也有它獨特的味道。我方才數(shù)過了,這道菜里,能看得到的東西,一共有八樣。
姜片、酸蘿卜丁、酸豆角段、酸辣椒圈、雞心、雞腸、雞肝、雞胗!前前后后加起來,剛好八樣!崂卑藢殹,最好不過。”
“嗯……這名字兒,也不是不行!
許六月聽言,點了點頭,道:“所謂八寶,便直接概括了這一道菜的所有東西。既不說是雞雜,也不說是鴨雜。以后若是雞雜用沒了,后廚里剛好有鴨雜的話,也可用同一個做法,來炒鴨雜。味道,其實也差不多。”
說罷,又道:“不過……你可得想好了。一旦說明了有幾寶,那么以后不管是主菜還是配菜,都得給齊了。一旦少了一樣,就不算八寶了。
尋常的客人倒沒什么,想來也不會為了多點什么少點什么,就與客棧爭論不休。但如果正巧碰上比較刁鉆的客人,即便是少了一個蘿卜丁,恐怕對方都不會買賬!
“這……這道菜所需要用到的食材,都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想來,缺食材的情況不會常有。若是實在缺食材,不如就不賣,或是提前跟客人解釋清楚。”
廚子看著許六月,道:“否則,這今日食材齊全,明日少個一兩樣的,終究不好跟客人們交待!
“嗯,那就叫‘酸辣八寶’吧!
許六月不是一個專橫的人。
既然給了對方取名兒的權利,自然就會尊重對方。
更何況,這‘酸辣八寶’的名字兒,起得也不錯。
“來,老規(guī)矩。接下來,由你自己單獨做一遍!
許六月說完這話,便尋了張凳子坐下,給那廚子看火。
那廚子有了頭一次做‘辣子雞’成功的經(jīng)歷,此時十分有信心。許六月讓他去做菜,他立即就開始動手。
到底是有著二十來年的燒菜經(jīng)驗,手腳十分麻利。只一會兒的功夫,就把‘酸辣八寶’給做好了。
菜才裝盤,廚子就忍不住端來給許六月品嘗。許六月舀了一小勺‘酸辣八寶’放入嘴里,吃得津津有味。
“嗯,不錯!色香味俱全,沒有半點兒的腥味。”
說罷,又夸了夸那位廚子,道:“看來,你這兩道菜都學得不錯!
言畢,廢話也不多說,便跟那廚子把兩盤菜端了出去。
有了‘辣子雞’的美味在先,大家伙兒都十分期待第二道菜。故而,一個個都伸直了脖子,在外頭等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