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軟軟的話說完了之后,御書房里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非常的......怪。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過了好大一會兒,劉禪才開口說道:
“愛妃啊,朕大概能明白你說的是什么了。
但是,那個礦上的礦車之所以能跑的快,是因為他是從上往下跑的啊。
到了平地上,他是不是就跑不了了?
甚至,到了上坡的時候,還得有人把他給拉上去?”
聽見劉禪這么問,高軟軟點了點頭。
“沒錯,確實是這么個情況!
一聽他這么說,劉禪就趕緊說道;
“那就對了呀!
這就說明這礦車只能在礦山那種特殊的地形使用,放在其他地方,沒有用啊。
為了這么個沒用的東西,把陸游給借過來,是不是有點兒浪費時間了?
咱們還不如讓他在軍器監(jiān),多改造幾款新款火炮出來呢。”
但劉禪說完了之后,高軟軟卻是搖了搖頭。
“官家,臣妾以為您說的不對!”
“哦?
哪里不對了?”
“官家,您應(yīng)該知道,自很久以前,我們?nèi)A夏先祖掌握了風(fēng)力之后,便有了帆船。
掌握了水力之后,便有了灌溉的水排。
臣妾雖然不明白為什么礦車在下坡的時候能跑的特別快,但他跑的遠(yuǎn)比四輪馬車要快,卻是臣妾親眼見到的事實。
儒家一直講究格物致知。
如果我們能搞明白為什么礦車在下坡路上能跑的特別快,說不定我們就真能造出來比四輪馬車更快的車了呢?”
高軟軟的話說完了之后,御書房里又是一陣沉默。
幾個人都覺得高軟軟的話過于荒謬。
但是,從理論來說,卻又沒什么毛病。
又過了好大一會兒,劉禪才看著岳飛說道:
“岳愛卿,要不......把陸游叫來,聽聽他的意見?”
“官家,既然要叫,那不如把沈行知也一起叫過來吧。
當(dāng)初那個四輪馬車,就是他造出來的,說不定他會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好,那就一起叫來吧!”
劉禪這么一說,劉童博就趕緊出去吩咐。
半個時辰不到,陸游和沈行知倆人便一起走了進(jìn)來。
“臣等拜見官家!”
先向劉禪行了禮,又與其他人見了禮之后,岳飛便把高軟軟的想法給講了一遍。
等岳飛講完了之后,陸游便激動的向著高軟軟行了一禮。
“娘娘英明!”
他這么一行禮,把屋里其他人都給嚇了一跳。
“務(wù)觀,難道娘娘的想法真的可行?”
岳飛激動的問完了之后,陸游馬上搖了搖頭。
“不知道!”
“......”
被陸游一句話搞的一臉無語的岳飛,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那你激動個什么?”
“元帥,娘娘的這個想法,下官確實不知道可不可行,但她剛才說的話確實沒錯啊。
格物致知,找到事物背后的規(guī)律,才是最重要的。
就以我們的火炮來說。
元帥您是知道的,剛開始造火炮的時候,火炮能打到哪里,全靠一次一次試驗攢下來的經(jīng)驗。
而且同樣一尊火炮,不同的人使用,攢下來的經(jīng)驗,還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那時候咱們想培養(yǎng)一批合格的火炮手,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就這,有時候還得靠一些運氣才行。
后來,下官覺得這樣實在不是辦法,便開始研究這其中的規(guī)律。
通過大量的觀察,臣發(fā)現(xiàn)彈丸從火炮飛出來之后,全部都是由以一條曲線在向前飛行。
但不同的曲線,飛出去的距離卻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