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有人學(xué)富五車,但恐怕他想謀個縣令的職位,都千難萬難。
為什么?
因?yàn)槌械奈恢,已?jīng)被這些所謂的名門望族占滿了啊!
李睿說到這里,劉禪下意識的大力一拍桌子。
“說的好!”
想當(dāng)年,他父皇不就是這種情況嗎?
父皇可是真正的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后,而且還師從大儒盧植。
可就算是這樣,也直到二十三歲那樣,才憑借著圍剿黃巾的軍功,謀了個縣尉的官職。
但就算是這個小小的縣尉,也沒能好好的當(dāng)下去。
為什么?
不愿意賄賂前來索賄的督郵。
就因?yàn)檫@個,此后二十多的的時間,父皇一直都游走在各個諸侯之間。
直到建安十三年,已經(jīng)四十七歲的父親,聯(lián)合江東孫權(quán)在赤壁大敗曹賊之后,才終于有了自己的基業(yè)。
是自己的父皇無才嗎?
相父肯定不會同意。
是自己的父皇無德嗎?
恐怕整個大漢的人都不會同意。
但德才兼?zhèn)涞母富,為什么蹉跎大半生才?chuàng)下了屬于自己的基業(yè)?
不就是因?yàn)槌械母鱾位置,都被世家把持。
父皇欲報(bào)國而無門嘛。
但前世的劉禪,其實(shí)并未覺得這有什么不對。
他只是僅僅覺得自己的父皇不容易而已。
可是,到了大宋之后,他才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因?yàn),大宋有科舉。
無論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能通過科舉,那就一朝登堂入室。
如果能力足夠強(qiáng)的話,一介草民的兒子,也不是不能封侯拜相。
這在大漢,是壓根兒不敢想象的事情。
當(dāng)時他就覺得,研究出來科舉的這個人,真是個天才。
如果有一天他真能回到大漢的話,一定也要在大漢搞一個科舉出來。
但是后來,隨著對科舉的了解越來越多,他才意識到,想在大漢推行科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
因?yàn),大漢沒那么多的讀書人。
或者說,大漢的讀書人,全是世家子弟。
自己就算強(qiáng)行推動科舉,參加科舉的人,還是全部來自于世家。
想到這個,他便慢慢息了這個心思。
不過,他也不算完全絕望。
畢竟,他要真能回到大漢的話,大漢有相父啊。
這么好的制度,相父一定會很感興趣的。
到時候,相父一定會有辦法的。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還沒等他回到大漢呢,就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這個李睿說的實(shí)在是太好了,想要瓦解世家大族,只需要大興官學(xué)就好了呀。
世家大族的人就算再多,還能有百姓們?nèi)硕啵?br>
只要讓百姓們?nèi)巳松系钠饘W(xué),人人都能參加科舉,光憑人數(shù)優(yōu)勢,也能把世家大族給淹死。
哈哈哈,朕等會兒就把關(guān)于科舉的制度設(shè)計(jì),還有這個大興官學(xué)的辦法燒給相父,讓他也高興高興。
心里想著這些,他看向李睿的眼神也多了不少的欣賞。
“愛卿這一番話說的太好了,你趕緊寫札子,朕馬上就批準(zhǔn)。”
說完了之后,他又看向了趙鼎。
“愛卿啊,你辦官學(xué)的錢夠不夠,不夠的話......”
說到這里,他突然就打住了。
臥槽,激動了激動了,差點(diǎn)兒自自投羅網(wǎng)。
他的錢啥時候夠用過?
心里暗自慶幸自己反應(yīng)快的同時,他就又看向了眼睛已經(jīng)發(fā)光的趙鼎。
“不夠的話,你再好好想想辦法!”
聽見這句話,趙鼎眼里的光瞬間滅了。
不過,他眼里的光滅了,李睿眼里的光卻是一下子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