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忽的一下開了。
吱呀聲好像有些幽婉,大抵是夾雜著余箐的抽噎。
一閃而逝的月光照在地面,有斑駁的水滴。
院外還是烏泱泱的圍著人。
火滅了,他們非但不走,甚至有幾個膽大的都進院子了。那灼灼的目光和先前截然不同,甚至還有人摸出來手機錄視頻。
稍蹙眉,我攙扶著瞎婆婆進了里屋,再度將她平放在床上。
正要抽手,瞎婆婆卻無意識的抓住我手腕,她緊閉著的眼睛,不停的淌下濁淚。
薄唇微顫,無意識的喃喃娃娃,兒啊的字眼。
其實我用了凈心神咒,足夠讓她凝神穩(wěn)定下來了,睡一夜就會平安無事。只不過她內(nèi)心的執(zhí)念太重,饒是凈心神咒,都無法讓她安穩(wěn)睡下……
我輕嘆一聲,另一手壓著瞎婆婆的手,才抽手而出。
而后我做了一件事。
拔出了先前被我揮插在墻上的菜刀,往外走去。
月光照在刀身上,明晃晃的刃口極其鋒利!
簇擁在近那些人,都被嚇的趕緊后退。
我停在院門口,四下掃視一圈。
瞎婆婆家的院子不是磚墻,就是木頭圍起來的籬笆院。
持著菜刀,我在不同的位置,將木頭籬笆砍的高矮不一,又在幾處地方,埋下來了銅錢,最后,我在自己小拇指上,拴了一根紅繩。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風(fēng)水局,作用就只是安宅鎮(zhèn)院,辟除外邪。
要破局很簡單,卻會驚動我,紅繩會斷。
冷眼再掃過眾人,我不知曉動手那人到底在不在人群中。
就算不在,今晚的事情,他肯定會曉得。
我明擺著告訴他,不能在我眼皮子底下害人!
瞎婆婆本身就時日無多,他若是個聰明人,就不應(yīng)該再來惹火燒身。
至于為什么我不多管瞎婆婆一些,緣由更簡單。
先生道士行走天下,以仁厚,以替天行道為根本。
這兩次出手,都是出于己任。
真給瞎婆婆續(xù)命,不但害她遭報應(yīng),我自己也要遭受莫大反噬。
生老病死,本就是天理尋常。
“天干物燥,夜深多鬼,都散了吧。”
我沖著人群喊了一聲。
結(jié)果,人群非但沒散,反倒是又靠近了不少。
甚至有人躍躍欲試,要上前和我搭話了。
稍皺眉,我再看了瞎婆婆屋子一眼,便一頭扎進人群中。
步伐看似隨意,卻巧妙的踩在不同方位。
我輕而易舉的走出人群,人群還在哄鬧著找我。
等我回到下崗職工旅館門前時,前臺空無一人。
瞎婆婆那里動靜太大,捉鬼救人,一氣呵成,我也沒注意別的影響。
多半這里的老板,都去看熱鬧了。
等會兒回來瞧見我,搞不好又要引來一大堆人。
遲疑片刻,我打消了住在這里的念頭。
冷不丁的,一股陰毒的注視感落至我身上。
我驟的轉(zhuǎn)過身,那感覺又消失不見了。
大抵能猜到注視感來自什么人,不過我面不改色,更沒什么懼怕。
思緒間,我也有了打算。
一邊往棚戶區(qū)外走,一邊查了查荊州城隍廟的位置。到路邊后打車,朝著城隍廟趕去。
先前幫瞎子解決了何隆家里的事兒,那瓷娃娃和繡花鞋就一直帶在身上,剛才又抓了個鬼東西。
身上鬼帶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萬一跑出去,又要惹出禍端。
送給城隍廟,記一筆福報,干凈利落。
等我抵達城隍廟所在城郊時,都過了子時午夜了。
給錢下車,司機怕忌諱似的,一腳油門就轟了出去。
并聯(lián)的牌樓中間居高,兩邊稍低,琉璃瓦下的牌匾上,是燙金大字,荊州城隍廟。
兩側(cè)院墻延展出去,牌樓中間并沒有門。
我徑直走進去,院內(nèi)栽種著一顆極大的榕樹,掛滿紅繩,拴著求平安的木牌,中央一尊青銅大鼎,兩側(cè)還有專門給香客焚香的長條火爐。
大殿門第敞開,當(dāng)眾一尊神像,顯得威嚴莊重,兩側(cè)兩尊小神像,畢恭畢敬。
我入了大殿,便取出裝著瓷娃娃的黑塑料袋,擺在鋪著藍黑色布的神案上,又摸出來那道焦炭一般的符。
吐了口濁氣,我抱拳,沉聲喊道:“老君山,天樞閣,道士陳千叩,送陰魂至城隍,請執(zhí)勤隍司執(zhí)筆上冊!”
殿內(nèi)極其安靜,我喊聲都形成了回音。
城隍神像更顯得威嚴,好似雙目在盯著我看一般。
等了大抵一兩分鐘,聲響自左側(cè)傳來。
一道隱晦的窄門被推開,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生著一張方臉,頭戴著一頂方帽,身著普通布衣。
他打著哈氣,手中夾著一本冊子,瞟了我一眼。
“大半夜的,不睡覺了啊?”
“下回晚上別來,來了不收!
“陳千叩是吧,可以走了!
我稍皺眉,沒動彈。
那中年男人走到神案前頭,瞟了一眼符,又哈欠連天的嘟囔一句:“枉死鬼小鬼一個!
“咦……”
話音戛然而止,他本來散漫的身形,瞬間緊繃。
驟然回過頭,中年男人目光灼灼的盯著我臉。
他沒吭聲,只是抽出夾著的本子,另一手摸出筆,唰唰寫了起來。
我這才抱抱拳,轉(zhuǎn)身往外走去。
縱火的鬼算不上什么,大抵是個孤魂野鬼,被人驅(qū)使了而已,可能一筆福報都不夠。
那瓷娃娃和繡花鞋,卻是被人養(yǎng)出來的鬼,陰氣非比尋常!
否則,也不會讓這隍司打起精神!
隍司其實是閑職,根據(jù)城隍廟的規(guī)模不同,陰司會托夢,從三教九流中的人里頭請。
芝麻也好,蚊子腿也罷,大小算是個官位,因此,被選上的人往往不會拒絕,只需要夜宿城隍廟,處理雜事即可。
荊州城隍廟算不上多大,那隍司非先生,非道士,才會那般散漫。
很快,我就出了城隍廟牌樓。
一個大塊頭的身影,卻和我擦身而過,進了牌樓里頭。
我眉頭擰起,隨著那身影看去。
月光幽幽,他腳下卻沒有影子,半個腳掌挨著地,后跟踮著,說是走,實際上更像是飄。
道士不鎮(zhèn)的鬼可以送來城隍廟。
城隍廟本身也是過界之地,人死之后一樣要來報道,過陰冥路,才能進鬼門關(guān)。
普通人瞧不見投胎鬼,道士先生卻不一樣。
本身這在城隍廟中很稀松平常,可那人身影卻很眼熟。
“何隆?”
我喊了一聲。
頓時,那大塊頭停頓下來,轉(zhuǎn)過身。
慘白的臉沒有絲毫血色,他雙目更渙散,絲毫沒有情緒,呆呆的看著我!
身上滿是濕漉漉的水跡,口鼻也有水溢出來,是死于水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