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寧崢和林文淵也幫著施粥,等一切步入正軌,他們就回去讀書了,將施粥一事交給了寧家三位夫人輪流照看,寧宛如和林傾寒也經(jīng)常過去幫忙。
林傾暖讓劉奇將糧食運到寧國府的粥棚,也幫著施粥。
考慮到后期銀兩可能不夠,她又將大部分不用的首飾以及屋子里的那些古董寶貝都變賣了去,換做糧食賑濟災(zāi)民。
許多京城百姓得知林三小姐變賣首飾換糧食賑災(zāi),頓時對她愈發(fā)崇敬,她的名聲、寧國府的名聲在災(zāi)民中也漸漸傳開。
可饒是如此,災(zāi)民還是越聚越多,沒幾天便增加到了十幾萬。
一些有良知的富貴人家也開始加入賑災(zāi)的行列,沈府、于府、柳府等多府都開始搭建粥棚,或是單獨,或是合作,多多少少也起了些作用,只是因著京城糧價大漲,糧食儲備不足,或是其他原因,大部分府邸都只勉強施了幾日,就堅持不下去了。
從頭到尾堅持施粥的,只有官府和寧國府的粥棚。
官府也試著放出常平倉的糧食平抑糧價,可因著災(zāi)民的增加,終是沒能成功,糧價在短短幾日之間,突飛猛漲,最后不止普通百姓,就是一些下級官吏,都買不起糧食了。
朝廷立刻下令自各處增調(diào)糧食,同時,京城中一夜之間忽然開了數(shù)百家糧店,這些糧店糧食儲備充足,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的糧價同平日并無區(qū)別,竟沒有任何上漲,但唯有一點,只賣給普通百姓和六品以下官吏,且以戶籍購買,并有限量,防止奸商囤積糧食。
這些店鋪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玲瓏閣。
有了玲瓏閣的支持,再加上朝廷高效,所以飛漲的糧價不過幾日就被迅速壓下,雖然總體上還是比平日要高上一些,卻并未脫離控制。
京城的形勢很快恢復(fù)正常。
這些日子,百姓口中議論最多就是朝廷、玲瓏閣還有寧國府,不時還有林傾暖的名字,因為這些時日,她忙的腳不沾地,一直都在粥棚待著,許多災(zāi)民都因此而認識了她。
慈幼院的事也已辦好,除了之前那兩個孩子,還有一些從荊江二州流落過來的、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也得以進了慈幼院,慈幼院的孩子一下子多了起來,有將近百人,林傾暖不得不將旁邊幾處院落也一并買下來,擴大了規(guī)模,還從災(zāi)民中雇了些人手幫忙。
因為慈幼院的孩子吃穿都比外面的災(zāi)民要好,所以很多災(zāi)民甚至都讓自己的孩子冒充孤兒想進慈幼院,但林傾暖讓菱歌都擋回去了。
因為時間緊急,慈幼院很是簡陋,她只能等災(zāi)情過后再重新修建。
以慈幼院現(xiàn)在的規(guī)模,至多只能容納百人,她無法將那些孩子也接納進來。
況且他們有父有母,外面有施粥,暫時無生命危險。
一連忙了數(shù)日,林傾暖根本就顧不上想別的,和云頊的事也暫時被她拋到了腦后。
但如今稍微空閑下來,她就忍不住又想起他,又生氣又傷心。
“小姐,您坐下歇會兒吧!”洛舞瞧著她一臉疲色,心疼不已。
林傾暖搖頭,“不礙事,對了,今日給慈幼院的糧食送過去了嗎?”
洛舞回答,“小姐放心,都送過去了,菱歌還按照小姐的指示,買了好幾頭豬一并送過去了呢!
林傾暖嗯了一聲,“那就好!”
還有個事她比較發(fā)愁,那就是銀兩的問題。
這幾日她手中的銀子嘩嘩往外流,已經(jīng)不剩多少了。
看來還要抓緊時間想法子。
“小姐,外面玲瓏閣送了糧食過來。”外面的劉奇進來稟道。
這幾個月的鍛煉,他能力增長了不少,整個人都穩(wěn)重了,完全不似之前的拘謹模樣。
“玲瓏閣?”林傾暖一驚,連忙起身向外走去。
出了粥棚,果然見一車接著一車的糧食不斷運過來,她幾乎都數(shù)不清一共有多少車。
現(xiàn)在這個時候,糧食比銀子重要,這些糧食運來,她倒是暫時不用著急銀兩的事了。
只是——
她神色有些復(fù)雜,是云頊在幫她嗎?
“暖小姐,不好了,寒小姐不見了!”采蓮急匆匆跑過來,急的滿頭大汗。
林傾暖心里一個咯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