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雍正元年
雍正元年,正月初一
胤禛瞻拜禮儀之后,到乾清宮昭仁殿吃煮餃子,取「歲更交子」之意。
當他踏上乾清宮臺階時,御膳房就開始煮餃子,
等他到昭仁殿坐穩(wěn),餃子恰好就出鍋了。
這些規(guī)矩胤禛說給齊虹聽的,
宮里規(guī)矩,自臘月底至正月間,皇上每過一座門檻,隨侍太監(jiān)就要放一掛鞭炮。
御膳房是以鞭炮聲的遠近,來掌握煮餃子的時間的。
幾個孩子今天都在慈寧宮守歲,困了就睡在慈寧宮里,
齊虹也想陪著太后,太后摟著妍瑜笑說:“你該陪著皇帝,等他忙完了,讓他吃口熱乎的!”
所以,齊虹才在永壽宮里聽著鞭炮聲,算著他走到哪個門了。
胤禛吃過餃子,小太監(jiān)將一塊紅姜和一個素餡餃子放到一個小盤內,送到昭仁殿佛堂內供起來。
此時,整個皇宮大大小小的佛堂的佛前都要擺起素餡餃子。
胤禛又啟程往養(yǎng)心殿,行明窗開筆之典,
養(yǎng)心殿明窗西案頭,陳設金甌永固杯一只,內裝屠蘇酒;
點燃一只玉燭,朱漆雕云龍盤盛古銅吉祥爐,
胤禛握筆薰于爐上,始濡墨揮寫。先用朱筆,后用墨筆。
筆端鐫有“萬年青” 三字,筆管稱為“萬年枝”。
先后用朱、墨各書寫吉語數(shù)字,以祈一歲之政和事理。
復進呈本年時憲書,瀏覽一遍,以寓授時省歲之意。
明窗開筆之典結束。
胤禛才有片刻的休息時間,齊虹就帶人送了吃食過來,
胤禛端起燕窩粥就笑,“這些年,還是習慣你那里的燕窩粥!
齊虹笑說:“我的燕窩粥可是有秘方的。”
胤禛笑著點點頭,“難怪,吃了還想吃!”吃完粥,又吃了兩個奶餑餑。
之后,胤禛帶著宗室和大臣在玉河橋東祭天,
期間薩滿獻酒、擎神刀禱祝、誦唱神歌、行跪拜大禮。
之后,帝后二人到坤寧宮祭神,祈求新的一年國家繁榮昌盛。
再之后,胤禛到宗廟去祭拜祖先神位。
之后就是:百官朝會也就是元旦大朝賀以及太和殿筵席;
等一切結束的時候也就到了晚飯的時間,
齊虹還能在永壽宮小睡了一會,
胤禛卻一直忙著,半點不能休息,但他卻一點也沒覺得累。
他如今是生活愉悅、兄弟和睦、生母和藹;
要說如今最讓他煩心的,也就是政事了,
而政事恰恰是他最拿手的,也是最好處理的。初二,按規(guī)矩皇帝召集大臣到乾清宮赴茶宴,并在宴會上“聯(lián)句”。
這算是一種聯(lián)絡感情的文化活動,
多是作一些祝福國運昌盛、頌圣的詩詞。
好容易等年過完了,胤禛的日子恢復了正常,
正月底,云珂生了個女兒,
送信到宮里,太后笑說:“先開花后結果,好的很!”
齊虹笑說:“太后這可是金口玉言,明年說不得就有了!
太后又問:“老三家的三丫頭婚期定了嗎?”
齊虹笑說:“定了,就今年九月二十!
太后點點頭,“榮太妃也能親眼見到孫女出嫁了,”“賞賜、添妝上你也上點心,她是個省心的,多抬舉了也無礙!”
齊虹笑著應了,又說到弘時的婚事,
“弘時如今才十六,皇上說守完三年孝再辦婚事。”
“他的府邸皇上已經(jīng)在選址了,到修好府邸也就差不多了!
太后點點頭,“嗯!身為皇子慎重些也是應該的!
“如此,既然守孝就好好的守,也就不要給他納側室了。”
齊虹應是,奉承道:“還是皇額娘想的周道!”
關于給弘時納側福晉的事,齊虹特意問過他,
弘時當時就紅了臉,隔天他又跟齊虹說不要側室。齊虹倒沒覺得有什么,反而覺得這個兒子很不錯!
胤禛卻去問他,怕他有什么身體上的毛病,
弘時就說只想跟妻子兩個人過,女人太多了也麻煩!
開始的時候胤禛還笑了一回,再回味,倒覺得他是個實誠孩子。
轉眼到了春天,
胤禛又帶著一家人到圓明園去了,
齊虹先請了佟家人來做客,讓弘時跟佟姑娘見了一面,
弘時的臉爆紅,走路都有些同手同腳,卻還知道給佟姑娘摘花。
妍瑜淘氣,拉著才出月子的云珂在一邊偷看,
看弘時囧成那樣子,云珂就有些不好意思,拉著她躲開了。
再過幾天,戴家受邀到圓明園來,
齊虹讓云珂陪著妍瑜去見戴高,
云珂驚的張大了嘴巴,“姑姑……真的……”
齊虹笑著點點頭,“你以后多護著她一些。”
云珂笑說:“我這個小叔子最是和氣,就是吵嘴也吵不過妍瑜!
齊虹點點她的額頭,想教訓她兩句,就聽外頭吵起來了。
齊虹揚聲問一句,
拂冬進來,一臉尷尬的說:“公主和戴高吵起來了!
齊虹挑挑眉,看一眼云珂,
云珂也是一臉詫異,捏著點心往外走,“奇了怪了,還有這事?”
齊虹又看向拂冬,
拂冬尷尬的說:“倒不是大事,是為點心吵呢,”
“戴公子說宮里的點心寡淡的很,公主聽了就不高興了,”
“先頭為一塊豌豆黃爭,后來又說起奶餑餑,戴公子可能說了!
這就是說妍瑜沒吵過人家?
齊虹好奇的很,從側門繞到后面聽著,這里就說到豆腐腦了,
戴高語氣和煦的說:“在東北,豆腐腦澆上由肉末、火腿腸、雞蛋、木耳做的澆頭、來點陳醋、撒點蔥花和香菜,”
“用湯匙舀著吃,一口接一口,好吃的停不下來!薄翱墒堑搅四戏,澆了紅糖漿了,又嫩又滑,還甜絲絲的!
云珂接口道:“對對對,我就喜歡吃那個,京城里的水不好,豆腐腦都沒南方的好吃!
齊虹一聽這個就有些撫額了,看著圍著戴高的幾個孩子,又覺得這樣也不錯。
胤禛卻不高興了,“妍瑜也大了,怎么能隨便見外男呢?”
齊虹奇怪的看他一眼,眼見他冷了臉,又覺得好笑的很,
“這小子,敢跟公主頂嘴,可不是個好的,咱們不要他了!”
胤禛愛聽這話,又看到她眼里的笑意,沒好氣的哼了一聲。
齊虹笑著挨著他坐下,“戴高是云珂的小叔子,也是親戚,”
“況且,多見幾個青年才俊,萬一有比戴高更好的呢?”
胤禛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咳嗽一聲,
“皇后說的有道理!該當如此。”
齊虹掩嘴一笑,拉著他的手,
“不過,戴高還是不錯的,他雖然跟妍瑜爭了,全程都笑瞇瞇的,”
“是個情緒穩(wěn)定的,見識也多,還挺會講道理的,”
“妍瑜也不反感他,先看看再說,他不是要參加今年的恩科嗎?”
“不都說文章最見心性嗎?皇上好好看看他的文章,考察考察!”
胤禛點點頭,“可以,這回順天府鄉(xiāng)試的考題我親自出!
轉眼到了三月十九日,是太后的 圣壽節(jié),
這一天,圓明園里熱鬧極了,開宴前,大戲《鬧天宮》熱熱鬧鬧的唱起來,
末尾的時候,一個小猴子突然跳下臺,捧了一個仙桃進給太后,
小猴子開口確是弘暄的聲音:“孫兒祝太后松柏長青!”
太后樂開了,摟著他直夸好孫子!
跟著進宴的王公大臣也紛紛附和。
等弘暄卸妝后,就一直陪在太后身邊,太后拉著他的手就沒放開過。
老八允禩和八福晉也來給太后賀壽,只是鮮少有人跟他們說話。
八福晉在女眷這邊還好,妯娌間還能搭個話,
允禩坐在那里,只有小太監(jiān)伺候著,他倒是淡然的很。宴席結束后,胤禛召見了他,定了他出海的日子。
允禩跪拜謝恩,激動的手都有些抖。
五月里,
皇后千秋節(jié),圓明園里又辦了一場,
新晉的國公爺關留良,一身簇新的朝服來圓明園拜壽。
國公夫人寧氏在太后跟前也有了座兒,
她是個能說會道的,把太后逗的直樂。
天津衛(wèi)
此時,允禩出海的船也離港了,船上載著火器營新研制的火炮,
船上大清的龍旗招展,兵甲鮮明,一股肅殺之氣直逼人心,
允禩矗立船頭,迎著海風,心情舒暢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