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片刻之后,方臘見到燕然不置可否,又接著說道:
“難得小侯爺還是如此天年輕,你若是愿意入教,我可以衣缽相傳,將來圣教大業(yè),方某盡付于你!”
“到時教中英豪不計其數(shù),你手握半壁江南天下,一展心中抱負,豈不是大丈夫所為?”
這句話說完,滿院子的人,更是不禁心頭震驚!
錢戲一邊倆腿哆嗦著,一邊還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燕然。
這小子心說:這老頭可以!他還真敢下血本啊!
好嘛第一次見面就傳授衣缽?真是敢想敢干,不愧是個敢造反的人物!
其實院子里的眾人卻不知道,這位方臘教主,要說起觀人識人的本事,那是他的看家本領(lǐng)!
就以小侯爺來說,通過方臘的觀察,他們起義軍中愛惜百姓的不計其數(shù),但真有能力救助百姓的卻沒有幾個。有膽略的將領(lǐng)車載斗量,智謀眼力卻差得太遠!
只要看看龐萬春兄妹對他的情分就知道,這小家伙有聚攏人心的本領(lǐng),從他破獲兇案的手段更是不難看出,他有洞察世間的眼光!
就像小侯爺這樣的人品心腸、能力氣度,再加上慷慨豪邁,頗有英雄之姿……難得的是還年輕到了這種程度!
就憑這些,傳承圣教衣缽又有何不可?
方臘是一點都不懷疑,燕家小侯爺要是肯答應(yīng),起義軍這次起事,只怕就更穩(wěn)了!
可是良久以后,在大家的注視下,燕然卻眉頭緊鎖,輕輕地搖了搖頭……
“我不會去的……因為你們成不了事!
燕然的這個回答,滿院子的人聽了,都是心中巨震!
當小侯爺抬頭望向方臘,卻見那位老人眼中,既無吃驚的神情,也沒有失望的神色,依然平靜地看著燕然。
燕然心中嘆息,接著說道:“因為你們有仇恨而無大志,有勇力而無眼界!
“方教主從率兵啟事之日起算起,直到徹底敗亡,應(yīng)該堅持不到一年……”
“你!”
龐萬春和龐曉夢難以置信地看著燕人,忍不住失聲驚叫了出來!
此時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失望和不解,對燕然作出這樣的回答,顯然是毫無心理準備。
就連燕然身后的眾位兄弟,都差點齊刷刷驚掉了下巴!
百里輕紅袖她們心中暗想:不管怎么說,人家來拉你入伙,你不同意也沒事,倒是好好跟人家說!
上來就說人家要滅亡,哪有這么聊天的?
那可不是別人,是江南反王、一教之主!當著他的面,你就敢這么說?
而方臘目光卻注視著燕然,輕聲說道:
“我來汴京之后,已經(jīng)看過了宋禁軍,他們攔不住我!”
“……那你看過西軍嗎?”聽見方臘這句話,燕然毫不猶豫地突然反問道!
這一下,方臘被問得微微一愣。
龐萬春、龐曉夢、沈紅袖和蘇信,卻是同時心頭一驚!
所謂禁軍,就是整個大宋軍隊的主力。在大宋初建之時,汴京附近的八十萬禁軍是揀選了天下精強之士,戰(zhàn)力足以橫掃天下諸軍……不過這已經(jīng)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方臘說得沒錯,如今的禁軍糜爛之極,完全不堪一戰(zhàn)。
方臘當然是來親眼看過之后才知道虛實的,可是在紅袖和蘇信的心里,這件事卻是早已知曉。
但燕然這一句西軍,卻警醒了他們。
所謂西軍就是朝廷放在山陜一帶,長期和夏國作戰(zhàn)的軍隊。
這支軍隊經(jīng)過百余年不間斷的戰(zhàn)爭錘煉,戰(zhàn)斗力強橫遠非禁軍可比。更要命的是,大宋朝廷不久前才和夏國王庭休戰(zhàn)!
小侯爺身邊的胡阿佑和王德發(fā),就是在之前和夏國之間慘烈的戰(zhàn)斗中幸存下來的。
就在那次戰(zhàn)斗之后不久,大宋皇帝就賠了大量的金銀玉帛,和夏國求和了!
所以西軍現(xiàn)在是正在養(yǎng)精蓄銳的狀態(tài),也沒有和夏國對戰(zhàn)的壓力。他們隨時可以被朝廷抽調(diào)出來,用來鎮(zhèn)壓方臘的義軍!
燕家小侯爺這句話,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但是了解邊境形勢的紅袖和蘇信,包括方臘和龐萬春卻在一瞬間明白過來。
小侯爺所說的,完全可能成為現(xiàn)實!
其實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燕然的心里對方臘起義這段歷史記得清清楚楚……就和他剛剛說的一模一樣。
歷史上方臘起義之后,朝廷隨即調(diào)集西軍進攻江南,結(jié)果方臘起義軍采用了錯誤的戰(zhàn)術(shù),一座座城池分兵駐守,果然被西軍逐一擊破!
因此從起義開始,直到方臘在清溪幫源洞被抓獲,正好是九個月時間……不到一年!
這在歷史書上寫的清清楚楚,燕然怎么可能弄錯?因此他這番話說出來的時候,才會讓在場的所有人如此震撼!
燕然又對著方臘輕聲說道:“你若不信可以試試看,時間會證明一切。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現(xiàn)在你的摩尼教幫眾眾志成城,是因為江南患難而團結(jié)一心。”
“可是在你起義成功,占據(jù)江南之后,所有禍害江南的官員被你們殺得干干凈凈……等你們報盡血仇之后,方教主打算拿什么讓他們繼續(xù)出生入死?”
“起義軍起事之后會急速擴大,新加入的人員素質(zhì)良莠不齊,各自心懷異志,戰(zhàn)斗力急劇下降……方教主打算用什么,來團結(jié)同化他們?”
“在你占據(jù)江南之后,你手下的人沒有治理地方的經(jīng)驗,起義軍沒有消化地盤的能力。”
“因此你們只能分兵鎮(zhèn)守,以防后方發(fā)生變亂,如此一來兵力難以匯聚成團,你的戰(zhàn)斗力該怎么發(fā)揮?”
“你們軍糧只能靠搶,軍費只能靠打家劫舍,等朝廷軍隊一到,江南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暗地里跟你作對,那時你怎么守住這半壁江山?”
燕然這一連串的發(fā)問,甚至連紅袖和蘇信都沒能立刻想清楚,但方臘卻是個明白人!
在謀劃起事后怎么做這個問題上,他不知道想過多少次。如今被燕然毫不留情,一條一條地提出來,卻是每一句,都打在了方臘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