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比自己更加激進(jìn)。
說實話,李承乾之所以堅持要拆墻,實在是下面那些孩子們送餐和送信大多都擁堵著,大大降低了效率,無論是送餐還是送信,都越來越?jīng)]辦法及時,讓他李承乾的生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這才趁著自己監(jiān)國的時候,想著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哪怕是夾生飯,那也先做了再說。
可顯然他沒想到,自己的父皇突然跑回來了,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父皇在進(jìn)城的時候,可是花費(fèi)了無數(shù)的功夫。更想不到,在這沿途,他的父皇已經(jīng)跟著那些百姓們,罵了宰相們幾百遍了。
……………………
第二章送到,月底了求點月票。
一個沒有真正嘗試過擁堵的人,是無法理解那等焦慮的。
人在其中,你永遠(yuǎn)不知這擁堵何時解決,身邊每一個人都焦慮的不得了,人在情緒之下,開始各種罵娘。
而你置身其中,只看到前頭的隊伍望不到盡頭,而等了很久,隊伍依舊一動不動,各種嘈雜的聲音響起,每一個人都怒不可遏,在這環(huán)境之下,你即便不想進(jìn)城,卻也發(fā)現(xiàn),根本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因為身后也是數(shù)不清的人浪。
倘若是你不急著趕路還好,可若是那些涉及到營生的人,便不免惶恐和焦慮起來,畢竟沒有人愿意花半天的時間,浪費(fèi)在這沒有意義的事上頭。
今日天氣還算不錯,李世民甚至在想,若是遇到了雨雪天氣,甚至是寒冬凜冽的時候,這些進(jìn)退不得的人,會產(chǎn)生什么情緒。
反正李世民的狀態(tài)就很不好,若他不是皇帝,他肯定也要跟著許多人一道,罵姓李的混賬了。
因而,他見房玄齡似乎猶豫的樣子,卻是正色道:“太子的建言,實是太正確不過了。爾等乃是宰相,自當(dāng)苦民所苦,當(dāng)下這擁堵,已成長安一大害,朕甚至在想,長安如此,天下這么多州郡,難道不是如此的嗎?這是天子腳下,若是長安這首善之都都不去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其他的州縣,怎么敢效仿呢?”
房玄齡道:“那么城防怎么辦,夜里的宵禁,失去了城墻和坊墻,又如何執(zhí)行?”
這是很現(xiàn)實的原因。
李世民已是坐下,方才的擁堵,讓他大汗淋漓,這汗水已干涸了,那種窒息感,讓他入了宮,才覺得通順了一些,他氣定神閑,道:“太子可有什么主意?”
李承乾道:“城防的問題,倒是并不擔(dān)心,長安這里,有這么多衛(wèi)的禁軍,就算不依托城防,又能如何?天策軍一千多重騎,就可破敵,那么我大唐,多一些天策軍,便不愁有人敢進(jìn)犯長安了。至于宵禁,宵禁的本質(zhì),不過還是怕城中有宵小作亂而已,不妨就采用值夜的方式,將一衛(wèi)人馬,采用兒臣那報亭的方式,在各處街道口,設(shè)置一個警戒亭,讓他們夜里值守,倘有宵小之徒,上前盤查便是。何須專門的坊墻,還有夜里禁閉各坊的坊門呢?何況當(dāng)下……夜里城內(nèi)外不得出入,各坊又不通,倒不如讓一些運(yùn)輸貨物的車馬,夜里入城,供應(yīng)城中所需,也免得所有的貨物供需,通過白日來運(yùn)輸,如此一來,便可大大減少白日的擁堵,可謂是一箭雙雕!
李世民聽罷,點點頭:“夜里輸送貨物……這也是一個辦法。朕來時,見不少運(yùn)貨的車馬……若是讓他們改在夜間街道清冷時,確實不失為善策!
李承乾道:“其實這個問題,說穿了,不過是城墻和人心哪個緊要的問題。這江山社稷,是靠城墻來守衛(wèi),還是人心呢?兒臣的買賣,不,百姓們的買賣都快做不下去了,難道這聳立的高墻,能夠消除他們的怒火嗎?再者說啦……而今的長安,要這高墻又有何用,城市的規(guī)模,已經(jīng)擴(kuò)大了數(shù)倍,城墻里的百姓是百姓,城外外街道上的百姓難道就不是百姓?”
李世民嘆道:“太子此言,正合朕意!
他見房玄齡等人還想爭辯,便嘆道:“若是諸卿認(rèn)為朕和太子還有秀榮的話不對……”
長孫無忌連忙道:“陛下,臣也贊成的!
李世民只好道:“若是諸卿認(rèn)為朕和太子還有秀榮以及長孫卿家的話不對,那么不妨,可以親自在這個時候,出入城去看看,到了那時,諸卿便知朕的心思了。太子說的沒錯,當(dāng)政者,若不知民之疾苦,怎么能成呢?朕從前,一直擔(dān)心太子不知民間疾苦,可哪里知道,諸卿卻已不知了啊!
房玄齡聽了臉不禁一紅。
其實他哪里是不知民間疾苦的人,畢竟是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也從過軍。
只是…顯然這天下已經(jīng)有所變化了,這翻天覆地的改變,恰恰是廟堂上的諸公們,卻似乎對此后知后覺。
當(dāng)然,這真怪不得房玄齡,畢竟宰相做久了,對于天下的了解,已更多的偏向于從各州從來的奏疏,這一個個的文字,如何能讓人感同身受呢。
宰相在三省之中,可謂是日理萬機(jī),房玄齡也不可能有其他的閑暇,專程跑去了解那城中擁堵的事。
房玄齡便道:“臣萬死,抽空,臣一定去看看!
李世民點頭,沒有苛責(zé)的意思,而后道:“至于修建城中鐵路的事,就讓陳家?guī)兔Π,先拿一個章程,怎么修,要付出多少代價,花費(fèi)多少錢,如何做到……疏通人口,如此種種,都要有一個謀劃。太子關(guān)于夜間運(yùn)輸貨物的提議很好,朝廷可以鼓勵這樣做,若是夜間運(yùn)貨入城,可以減免一些稅賦,你們看如何呢?”
陳正泰道:“太子殿下的倡議,令人欽佩!
李承乾自然是得意起來。
房玄齡等人只是唯唯諾諾。
李世民道:“除此之外,這侯君集叛亂,他的家人,都經(jīng)法司審問吧,倘若不知情的,可以減免一些罪責(zé),若是知情不報者,則要嚴(yán)懲不貸。朕這一次,出關(guān)走了一遭,可謂是大開眼界。陳正泰……這重騎的厲害,朕算是見識到了,我大唐若有十萬重騎,這天下何愁不臣服呢?”
“兒臣也在想這個問題!标愓┑溃骸按藨(zhàn)的戰(zhàn)果,實在太大了。想來,已是天下震動,若是能因此,而滅高句麗,陛下便可完成大隋所沒有完成的功業(yè)。”
李世民頷首:“正是此理……朕在想……無論如何,也要讓天策軍擴(kuò)充一些,再招募百工子弟如何?”
“這再好不過了!标愓┑溃骸爸灰菹孪轮迹欢ㄓ袩o數(shù)百工子弟,踴躍參加。”
現(xiàn)在的天策軍,名聲可是響的很。
這一戰(zhàn),戰(zhàn)果豐碩,算是徹底的成名了。
李世民隨即道:“此事,交你來辦吧,是了,你不是一直都在說高句麗嗎?朕記得,朕和你商議過了,這高句麗……桀驁不馴,朕想教訓(xùn)他們久矣,所以……朕給你半年的時間,半年之內(nèi),若是你沒有解決高句麗的方法,朕便在來年開春,親征高句麗!
陳正泰忙點頭:“半年的時間……可能有些緊湊,不過明年開春,兒臣一定會用最有效的方法,一舉解決高句麗的問題,只是……陛下,若是兒臣當(dāng)真可以解決高句麗,兒臣……”
李世民哈哈大笑:“這高句麗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若是能解決,大唐四海之內(nèi),便幾無敵手了,這樣的大功,朕便是封你為親王,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