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聽聞,現在不少人給家里寄錢,都是用書信的,將欠條塞進郵筒里,過幾日,便可將錢送到對方的手上。單單上個月,傳遞的書信就有三十多萬封。當然,這只是個開始,往后便是增加十倍百倍也不算什么了。”
李世民頷首點頭,只說了一個詞兒:“有趣!
他隨即看向李承乾,露出了幾分欣慰之色,道:“你能辦成此事,可見還是肯埋頭苦干之人,好好干吧,朕現在也放心了!
這是表揚了,李承乾自是高興不已!
隨即,李世民便擺駕回宮。
陳正泰和李承乾送走了李世民,心里都松了口氣。
二人對視一眼,陳正泰擦了擦額上的汗道:“我還以為太子殿下在干其他的事呢,只是陛下來的匆忙,我想提前打招呼也來不及了,好在……太子殿下在干正經事,如若不然,陛下非要勃然大怒不可,F在因為李祐的事,陛下的情緒喜怒不定,所以……殿下還是要小心些為好!
李承乾則后怕的道:“其他的都不擔心,就擔心連這點錢也查抄了,還好……總算是父皇格外開恩了!
二人都樂呵呵地慶幸了一番。
可李世民回了宮,卻是一時將李祐的事拋之腦后了。
他顯然對于李承乾的運作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還有那自行車,那玩意……似乎對于這個運作的模式,有著極大的效率幫助。
李世民也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猛地意識到……似乎天下當真是不一樣了。
以往的時候,男耕女織,男人除了耕地,便是應付徭役,整個天下,都如一潭死水。
可現在……隨著工商的發(fā)展,李世民卻越來越覺得,許多新事物,應運而生,而作為朝廷,居然對此沒有什么察覺,仿佛天下還是老樣子。
而今日去了一趟東宮,李世民才意識到………這天下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朕……竟是后知后覺,反而落后于人了。反觀太子,對于這些新事物,反而有如此的洞察力,倒是讓朕反思是從前小瞧和看輕了他了!
一旁伺候的張千忍不住道:“陛下這話是何意呢?”
李世民瞥了張千一眼,今日心緒突然開懷了不少,饒有興趣的道:“治理天下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張千道:“當然是選拔人才!
這是李世民的口頭禪,他唯恐自己身邊的人才不夠多。
可李世民卻搖頭道:“你錯了,治理天下首先要做的,乃是了解民間疾苦,只有知道現在的百姓如何生活,如何起居,如何勞作,才能選拔合適的人才,對癥下藥!
張千似乎懂了一些。
李世民則繼續(xù)道:“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朕才唯恐自己不能了解民間?涩F在卻發(fā)現,朕理解的還是不夠透徹啊。反而是太子……比朕知道的要多的多了!若是他不能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不知他們的需求,如何能折騰出這些東西呢?”
“正是因為知道百姓們的疾苦,譬如知道百姓們上工,沒辦法預備好餐食,所以有了送餐。因為知道百姓們思鄉(xiāng),所以有了信件的投遞,因為知道當下的百姓們苦于無法處理糞桶,所以才有了收集糞便。而這些……恰恰是朝中的諸公們無法想象,也不會去想象的。其實……這才是不知民之所需,不知民之所苦啊。這么多的流民和乞兒,他們許多人都身患殘疾,或者是家道遇到了變故,因而流落街頭,百官們所思的是什么呢,是施一些粥水,讓他們活下去,便覺得這是朝廷的榮恩厚賜。而太子是如何做的呢?他將這些人召集起來,給他們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給他們發(fā)放一些薪俸,同時又大大便利了百姓……這豈不是比百官要高明一些嗎?”
“所以說……太子對民間的了解,比朕更透徹,也更深厚許多。”李世民很是感慨。
張千聽罷,忙是順著李世民的話道:“那么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李世民微笑道:“現在恭喜和賀喜,卻還早著呢,太子所了解的民心民意,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他若有所思,似乎在權衡著太子還欠缺著什么。
到了次日傍晚時分,李世民似乎在等待著什么,可左等右等,卻還是沒有等來。
他不禁看著即將要落下來的斜陽,露出了失望之色。
卻在此時,張千匆匆而來道:“陛下,長孫相公請求覲見。”
“來了?”李世民詫異道:“看來他已收到了朕的書信了,算一算,從朕將信投入郵筒到現在,過了幾個時辰?”
張千一下子就道:“陛下,足足十三個時辰!
“已經夠快了!崩钍烂窬褚徽,隨即道:“宣他進來吧。”
過了一會兒,長孫無忌便氣喘吁吁的進來了。
事實上,他剛剛下值的時候,就收到了書信,起初對于這封書信,長孫家是不在意的,說實話,長孫家根本就沒有讓人這樣傳信的傳統(tǒng),若是其他人送信來,往往是哪一家公侯的仆役。
可今日突然來了一個青衣人,說是有書信,還要親自交給長孫無忌簽收,那門子本是要趕人的,倒是管事的卻是覺得有些不尋常,因為那郵戳上印的乃是此信是東宮的郵筒發(fā)出。
這些高高在上的家中主人們可能對此沒有概念,可是長孫家的管事,卻對這傳遞郵件的事頗了解一些,于是不敢怠慢,連忙將信上呈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一看信封上的字跡,便立馬禁不住的打了個冷顫。
因為這行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天下可謂是獨一無二,打開書信一看,果然印證了他的念頭,于是再不敢耽誤,便匆匆入宮。
李世民見長孫無忌狼狽不堪的樣子,帶著微笑道:“長孫卿家,你這書信,是幾時收到的?”
長孫無忌道:“是在半個時辰前,臣剛剛回府的時候!
“朕問的是,是何時送到你的府上的。”
長孫無忌想了想道:“想來……有一個多時辰吧!
“這樣……”李世民笑著對一旁的張千道:“看來不是十三個時辰,是十二個時辰內,便將書信送到了。”
張千在旁尷尬的笑了笑。
這個效率……讓李世民很滿意,他點點頭,朝長孫無忌道:“東西帶來了嗎?”
“帶……帶來了!遍L孫無忌苦瓜臉:“臣照著陛下書信中的吩咐,自是帶了錢來!
“拿來吧!崩钍烂裆焓。
長孫無忌只好從自己的袖里,取了一貫錢的欠條,乖乖的送到李世民的手上,而后很是不不解地道:“只是……陛下……不知陛下要臣借這一貫錢,所為何事?”
李世民收了錢,看了看天色,卻道:“時候不早了,你趕緊出宮吧,再遲,太極門就要關上了!
長孫無忌一頭霧水,卻不敢多問了,只好行禮道:“那么……臣告辭!
于是,又匆匆的回府。
一回到府上,長孫無忌整個人的狀態(tài)就不好了。
他連忙讓人將自己的兒子長孫渙叫了來,而今,他的嫡長子長孫沖去了百濟,成年的兒子中,只有長孫渙了。
看著長孫無忌臉上明顯的苦瓜臉,長孫渙便問道:“父親,為何事事憂慮呢?”
長孫無忌皺著眉頭道:“為父是想破了腦袋,也不明白陛下此舉到底有什么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