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來了這么多人,本地客棧的東家匆匆的迎出來,他滿臉堆笑,顯然,此前他的生意是比較冷清的,客棧之所以營業(yè),不過是想賭一賭未來的收益而已。
李世民第一次見著如此殷勤的商賈,隨這商賈進入了客店,商賈開口便道:“貴人定是來巡視路軌的,哈哈……敢問貴人要吃什么?”
一旁的伙計,則已給李世民上了茶。
李世民端坐,抱著茶盞,打量著這商賈道:“此地有生意嗎?”
“有,當然是有,不過現(xiàn)在人還少一些,不過比起從前營業(yè)的時候,人流已是多了不少,不但附近的牧人多了,偶爾也會有一些運輸材料的車隊途徑此地,倒是勉強還可度日!
“至于以后……”這東家倒是興奮起來,他說話時,眼睛是放光的,方才還只是面上僵硬的微笑,現(xiàn)在卻變得真摯起來。
他接著道:“至于以后,或許就不一樣了,這路修成,車馬不歇,三日之內(nèi),便可自關(guān)中抵達朔方,貴人可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若是在關(guān)中,哪怕是長安去隔壁的州縣,也需這個時間,何況……還要運載大批的貨物呢。更別說這草原之中,多的是中原未有的特產(chǎn),這將來往來輸送的貨物,會有多少啊。我在這里買下了一塊土地,花了七八個錢,這一畝地,才一個大錢,等于是白送,只是這地買下來,卻是要求一年之內(nèi),必須得建起建筑,如若不然,便要沒收。因而在宣武站這里,我這兒建起了一個客棧,噢,還有,遠處那個在建的貨棧,也是我家的,出了關(guān),我將我的身家統(tǒng)統(tǒng)都擱在了這宣武站,在這草原里,若是這朔方將來當真能繁茂起來,將來這各處的車站也能沾光,我自是可以跟著分一杯羹,掙一大筆銀子?扇羰亲詈笃鸩粊,我也認了!
這東家顯然不是有什么許多家財?shù)娜耍皇切「V伊T了。
或許關(guān)中的買賣過于激烈,所以心里不免有些惆悵。
而這草原,對于他這樣的人而言,卻是一個機會,他將機會抓住,而成功與否,卻只能聽天由命,又或者……是看陳家的了。
李世民聽著,頷首,能出關(guān)中的人,大多都頗有進取心的,他喜歡這樣的人,就如同不安分的自己一般。
叫這客棧的人去做了一些菜肴,隨即,大盤的羊肉便端了上來。
東家道:“這是上好的羊羔子肉,現(xiàn)殺的,這在草原不值幾個錢,可在關(guān)中,卻不是尋常人吃的起的了!
李世民饒有興趣,吃飽喝足,卻在此時,外頭發(fā)出嘈雜的聲音。
過了片刻,急匆匆的腳步傳來,有人大叫道:“不妙了,不妙了!
李世民和陳正泰二人下意識地站了起來,聽了此言,對視一眼,李世民回頭,見叫不妙的乃是張千。
張千已是嚇得臉色鐵青,到了李世民面前,忙是行禮,壓低了聲音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妙了。牧人們……傳了警訊來,說是……說是……有大量的突厥人朝宣武站附近撲來,來的人……有數(shù)千上萬,數(shù)都數(shù)不清,遮云蔽日一般。有牧人靠近,盤查他們,竟被他們殺了。牧場那邊察覺到不對,便立即叫了快馬,一面放了狼煙,一面讓人來宣武站報訊。”
李世民聽罷,臉色一冷!
他背著手,卻是鎮(zhèn)定自若地道:“朕出巡的消息,所知的人不多,是誰傳出去的消息?”
李世民只打算出來一段日子,因而在宮中,只是抱病不出,這種情況也很常見,畢竟只要李世民樂意,便可將宮城和外朝斷絕,百官是沒法探問宮中發(fā)生的事的。
可哪里想到……突厥人就來了。
怎么會如此好巧不巧,這陣勢分明就是沖著李世民來的。
陳正泰臉色也難看起來,不多思索,便道:“請陛下立即南返。”
李世民則是凝視著張千,詢問道:“突厥人在何處?”
張千苦著臉道:“報訊時,還在百里之外,可現(xiàn)在,只怕已迫近三四十里了,至少……他的前鋒,該是到了!
李世民聽罷,便低著頭踱步。
事實上,他此刻異常的憤怒。
究竟是誰走漏了消息?
又是誰……能迅速的給突厥人傳達訊息?
突厥人又如何……能夠?qū)τ趫笥嵉娜松钚挪灰桑?br>
這其中,有太多的疑問了。
能完成這三件事的人,這個世上,到底還有幾人?
李世民閉上了眼睛,須臾后張眸,眼眸里掠過了肅殺之氣。
陳正泰倒是有些急了,碰到這么大的事,若是還能鎮(zhèn)定自若,那才是瘋子。
陳正泰便道:“陛下,兒臣看,我們還是趕緊南返吧!
李世民卻是搖頭,冷著臉道:“來不及了,馬車再快,難道快得過突厥人前鋒的飛騎?何況……突厥人既然志在必得,一定分了兵馬,左右包抄,F(xiàn)在我們要面對的,不過是他們的先鋒而已,若是向南,或許大量包抄的突厥人已在南面等著我們了。突厥人雖未必知兵馬,可是一旦出擊,此等事,不可能沒有準備。”
說罷,他凜然道:“再是危險的事,朕也不是沒有遭遇過,現(xiàn)在這個時候,切切不能心浮氣躁,先要知己知彼,才有生機。不必害怕,此雖生死攸關(guān)的大事,卻還未到山窮水盡之時。”
其實這個時候,許多人都已慌了,無論是張千,還是那些護衛(wèi),可李世民的話,卻仿佛有著魔力一般,居然讓人心稍稍定了一些。
李世民踱了幾步,接著道:“突厥人一旦決心出動,一定是傾巢而出,因為此次若是不能一擊而中,這突利可汗,便要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他絕不會留有半分的余力。突厥部而今有四萬戶,壯丁大致在三萬上下,若是不留余地,便是三萬鐵騎。自然也有一些部族,流散于各地游牧,一時倉促之下,也未必能立即征集,那么……其人數(shù),大致就是在一萬六七之間……”
似乎越是在危險的時候,李世民就越是冷靜清醒!
李世民隨即又道:“突厥人的戰(zhàn)法簡單,若朕是突利可汗,定會兵分三路,左右包抄……那么……左右兩翼,人數(shù)當在三五千上下,本部人馬會有一萬一二千之間。這一路……他們是急行而來,說是人困馬乏也未必,若是我們現(xiàn)在倉皇逃竄,他們定會窮追不舍,那么最該提防的,該是他們的兩翼人馬!
“所以……當今之計,不是回關(guān)中去,若是朝關(guān)中的方向,就反而遂了他們的心愿了,如今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北,朝朔方進發(fā)。不錯,該繼續(xù)往朔方,只是……他們本是朝朔方而來……”
李世民喃喃念著,竟是陷入了沉思。
朔方……若是繼續(xù)去往朔方,豈不是和突厥人迎面遭遇?
這和送死,又有什么分別?
張千又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了。
陳正泰卻突然冒出來一句話道:“陛下,前頭三十里,不是有大量的勞力在修筑木軌嗎?若是能和他們會合呢?”
李世民聽罷,卻是露出不屑的樣子:“一些勞力,有個什么用呢?這突厥人個個都是騎兵,自幼在馬背長大,驍勇善戰(zhàn)。這些勞力,在突厥人面前,不過等同于任其宰割的草芥朽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