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青樓的清倌,被贖身給尚書府大公主做妾后,一直謹(jǐn)小慎微,甚至在大少夫人沒生下嫡子之前根本不敢懷孕。
直到大少夫人生下嫡子嫡女之后,原主這才懷孕生下女兒,生下女兒之后,原主跟大少夫人談了筆交易,那就是她愿意喝下絕子藥,絕對不會生下庶子來礙大少夫人的眼,只求將來女兒長大成人之后,讓大少夫人給女兒尋門好親事。
就這樣,原主喝下了絕子藥,可是在她女兒長大后,大少夫人竟然把她女兒許配給她那個娘家五毒俱全的侄子。
原主當(dāng)時簡直快要瘋,去苦苦哀求大少夫人兌現(xiàn)承諾,別把她女兒嫁給她娘家侄子,這樣的做法自然激怒了大少夫人,原主被關(guān)進(jìn)了祠堂,直到她女兒嫁人之后才被放出來。
原主日日以淚洗面,吃在念佛,只求女兒在夫家能保平安就好,什么夫妻和睦,在婆家過的好,這她是不敢奢求的。
但噩耗還是在女兒嫁人半年后傳來了,說是女兒患了疾病去世,這原主自然是不相信的,而在女兒的貼身丫鬟拼死跑回來告訴她,原主才知道女兒是被她的夫君給打死的。
原因是那個惡心的男人帶著妾身到女兒的房里,要求女兒和那個妾室一同伺候他,被女兒嚴(yán)厲拒絕痛罵了幾句,那個男人就憤怒的對女兒拳打腳踢,把女兒給活活打死。
原主的愿望很簡單,那就是不讓女兒重蹈覆轍,還有就是要爭。
既然前世她不爭不搶讓女兒落得那樣的下場,那就該要去爭去掠奪,看看大少夫人能落得個什么好下場。
蔣純惜穿到這個世界時才六歲,原主是被自己的親哥哥賣入青樓的,蔣純惜穿來的時間線剛好是被原主哥哥賣入青樓的這天。
原主確實是個美人胚子,小小年紀(jì)就能看出以后肯定長得不凡,所以和原主的前世一樣,老鴇一眼就相中了蔣純惜,打算把她好好培養(yǎng)起來。
想要爭,自然是要有一副好樣貌,原主的前世確實長得美,不然也不會讓尚書府大少爺不顧父母反對,也要把人贖回去當(dāng)妾。
只不過原主的美貌在蔣純惜看來還是不夠,因此自然是要好好改造一下才行,畢竟作為妾室來說,樣貌和身段可是最好的利器。
蔣純惜在青樓安安穩(wěn)穩(wěn)長到十六歲,這十年來她不但要學(xué)琴棋書畫,還要學(xué)習(xí)勾引男人和床上的媚術(shù),蔣純惜每樣都學(xué)得好,好像她天生就是吃這口飯的,再加上傾城傾國的樣貌,在十四歲時就艷冠整個京城,多少達(dá)官貴人為了見她一面一擲千金。
而想見到她還不是只有銀子就能行,得做詩,這做出來的詩入了蔣純惜的眼,交了銀子那才有資格見到蔣純惜。
男人都是犯賤的東西,對于見蔣純惜苛刻的要求,只會讓那些達(dá)官貴人越發(fā)絞盡腦汁想見到她,而京城的那些公子哥也以見到蔣純惜為炫耀的資本,這讓蔣純惜在京城的名聲越發(fā)不得了,全京城的人上到達(dá)官貴族,下到販夫走卒誰都知道蔣純惜這個京城第一名妓的名號。
“瓊瑤仙子!本褪鞘Y純惜的名號,也就相當(dāng)于藝名。
“娘親的寶貝女兒,那個尚書府的大公子又來了,這已經(jīng)是這半個月來第七次了,你還打算見他嗎?”老鴇自然是被蔣純惜下了忠心符。
當(dāng)然這就算沒給老鴇下忠心符,老鴇也會把蔣純惜這棵搖錢樹捧著供著。
“秦公子可是我的知己,我自然是要見他的!笔Y純惜口中的秦公子,就是原主前世的男人。
秦展瀚身為尚書府的嫡子,不但長得貌比潘安,還是非常有才學(xué)的人,前世原主被抬入尚書府第二年,秦展瀚就考上了狀元,成為了京城那些大家閨秀最想嫁的人,唯一有讓人詬病的地方,那就是他納了一個青樓女子為妾。
當(dāng)然這并算不得上什么,畢竟這對一個才學(xué)出眾的狀元郎來說,只能說是風(fēng)流韻事一樁,還真稱不上什么污點。
秦展瀚前世剛開始的時候?qū)υ鞔_實也是很喜愛的,不然也不會不顧父母的反對給原主贖身納為妾室。
只不過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再加上他娶的那個妻子確實又很有手段,嫁給秦展瀚沒一年時間,就給秦展瀚納了三個漂亮的妾室來分原主的寵。
可是秦展瀚確實對原主有幾分不同,因此原主雖然被人給分了寵,但也沒失寵就是了。
直到后來原主生了女兒之后,為了跟少夫人表達(dá)決心,原主不但喝了絕子藥,還總是稱病無法侍奉秦展瀚,這才讓秦展瀚對她的感情慢慢淡,直到再也不來她房里,讓原主徹底失了寵。
徹底失寵的原主并不后悔自己所做的決定,為母則剛,只要能為女兒的將來謀段好姻緣,那原主自然也就沒什么好后悔的。
直到原主的女兒被少夫人娘家給調(diào)戲,原主才意識到自己做的決定可能是錯了。
少夫人娘家侄子敢在尚書府調(diào)戲原主的女兒,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她們母女倆不得寵,在尚書府活得像透明人似的,這才讓少夫人娘家侄子敢把魔爪伸向原主的女兒,不然換一個得寵妾室生的庶女,少夫人娘家侄子敢那么大膽嗎?
可原主那時候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女兒被那狗男人調(diào)戲過后沒幾天,她就被少夫人告知婚事定了下來,要把原主的女兒嫁給那個狗男人。
原主當(dāng)時看著少夫人那張高高在上,帶著鄙夷的表情心中的恨意快要把她整個人也燃燒了。
當(dāng)時那個女人是怎么說的。
說什么原主真不愧是青樓女子出身,這教出來的女兒青出于藍(lán)勝于藍(lán),把她娘家的侄子勾引得神魂顛倒,鬧著非要娶一個下賤胚子出身的庶女。
可她也不想想,她那個侄子也是庶出的,只是因為他的姨娘得寵,這才在家族里有幾分地位而已。
原主在女兒被調(diào)戲時就有些懷疑了,懷疑女兒被調(diào)戲的事可能是少夫人故意設(shè)計的,不然她娘家侄子來到尚書府做客,一個外男如何進(jìn)得了尚書府內(nèi)院不說,在見到女兒時就不管不顧上前調(diào)戲,好像事先就知道她們母女倆在尚書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