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張有德的感覺沒有錯。
今年的氣候,確實整體偏向干旱。
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2月初,淮河以北大部地區(qū)降水量持續(xù)偏少,華北平原、西北部分地區(qū),及黃淮大部分地區(qū),持續(xù)無雨雪日數(shù)達到100多天。
這一段時間,淮河以北地區(qū),降水總量不到10毫米,比往年同期的降水量,減少了50~80%。
干旱成為農業(yè)生產中最為突出的問題,還造成部分地區(qū)人畜飲水困難,水庫蓄水受到一定影響。
造成這一次干旱爆發(fā)的原因,是因為北半球高緯度的高氣壓帶異常穩(wěn)定,阻擋了低緯度水汽的北上。
加上高空平直西風的影響,導致華國的氣溫比同期提高了0.5~2攝氏度。
別看只有0.5~2攝氏度的提升,這個氣溫的提升,對降水量比較充分的年份,或許影響不大。
但是本身就缺乏低緯度水汽的北方地區(qū)而言,這就是火上澆油的結果,氣溫的提升,會增加土壤和地表水的蒸發(fā)量,進一步加劇了旱情。
在這一次大范圍的旱情中。
唯一勉強維持住基本盤的地區(qū),只有魯省了。
由藍色時代管理的魯省水務總公司,在這一次旱情中,在保證了城市用水的同時,也給各地的農業(yè)區(qū),緊急供應了12億立方純凈水。
而且隨著三個海水淡化工廠的投入使用,目前三個海水淡化工廠,已經進入滿負荷運轉中,平均每天供水150萬立方。
在受旱災影響嚴重的德州、泉城、濱州,由于淡化廠的水管沒有鋪設過來,現(xiàn)階段只能依靠污水處理廠的循環(huán)水,以及去年剛啟用的儲備水庫。
幸好去年接手魯省各地水務后,藍色時代將一部分老水庫,納入了管理范圍,通過加深、加固改造,變成戰(zhàn)略儲備水庫。
比如德州地區(qū),基本就是每個縣城,配備一到兩個戰(zhàn)略儲備水庫。
然后設立簡易的污水過濾站,所謂的污水過濾站,就是只有過濾系統(tǒng),沒有污染處理能力的設施。
這種污水過濾站,主要是建設簡單,可以減少污水管道的鋪設,過濾后的污水,也同樣是純凈水。
而過濾站過濾后的廢渣,則由藍色時代的德州綜合回收工廠,定期運輸回去處理。
基本是一個縣城,就配備一個污水過濾站,污水過濾站處理后的純凈水,注入附近的戰(zhàn)略儲備水庫。
德州,平原縣。
平原縣附近的污水過濾站,就設置在平原縣城的西南不遠處,名為相家河水庫。
占地面積1.5萬畝,庫區(qū)蓄水面積1萬畝,沒有改造之前,最大蓄水量為2000萬立方米,平均水深3.1米左右。
經過改造后,平均深度達到7.5米,最大蓄水量為5000萬立方米,目前蓄水量為4200萬立方左右。
事實上,平原縣多年平均地表水的徑流量,才4558.6萬立方;每年向地下開采水資源達到了1.36億立方,這一部分的地下水,主要是用于農業(yè)灌溉,然后是工業(yè)生產用水。
今年藍色時代入駐后,由于一部分大企業(yè),都和藍色時代合作,改用了工廠用水內循環(huán),減少了大約1400萬立方的地下水開采量。
而城鎮(zhèn)每天大約排放的15~22萬立方污水,小工廠、養(yǎng)殖場等每天排放7~12萬立方污水。
由于污水在管道中,被滲透了大約10~20%。
目前平原縣污水過濾站,每天可以獲得循環(huán)純凈水18~30萬立方,這些純凈水被源源不斷注入水庫中。
為了緩解旱情,相家河水庫已經陸陸續(xù)續(xù),開閘放水了五次,給下游提供了大約600萬立方的庫存水。
而那些沒有和相家河連接的鄉(xiāng)鎮(zhèn),目前只能通過打機井,開采地下水來補給農田。
不過打機井,也沒有那么快,由于多年來大量開采地下水,目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位,已經平均下降到五十多米,局部地區(qū)的地下水位,甚至到了兩三百米。
2000年之前,打一口機井,一般在十幾二十米,而到了今年,就來到了五十多米。
如果農業(yè)灌溉用水的問題不解決,華北地區(qū)每年超量開采的地下水,到達了60~80億立方,預計每年地下水位下降0.5~3米,局部地區(qū)可能每年下降十幾米。
這種行為,導致了華北平原大漏斗的出現(xiàn)。
而地下水位下降,可不僅僅是農民開采地下水更加困難,更會導致地面下沉、建筑物崩塌、沿海地區(qū)海水倒灌。
不少等不及打機井的農戶,只能自己開車去相家河水庫,或者相家河中下游,運水回去救急。
平原縣自來水管道,由于建設時間比較久,水務公司通過加壓,將自來水水壓從0.7公斤,提升到2.4公斤。
目的就是通過加壓,提高供水量,將之前的日供水量提升到60萬立方,給一部分鄉(xiāng)鎮(zhèn)的農戶供應一些水。
按照目前的供應量,相家河水庫庫存的4200萬立方,只能支持七十天左右。
所以超壓供水,都是計算好時間的,一般在凌晨一點鐘開始供水,讓農戶準備儲水容器,澆灌效果也比較好。
因為凌晨澆水,可以減少蒸發(fā)量,讓植物農作物充分吸收水分,剩下的水,還會滲透到深一點的土層,進一步保住土壤水份。
經過這種計算,以及每天的定時放水,庫存水量的支撐時間,可以提高到150天左右。
加上每天18~30萬立方的循環(huán)水補給,維持當前的供水量,平原縣可以保證未來200天內的維度供應。
德州其他縣鎮(zhèn)的情況,都大同小異,或者說魯省各地中,除了穩(wěn)坐釣魚臺的東營、日照、島城,其他區(qū)域都差不多。
魯省水務總公司的未雨綢繆,讓受影響的兩千多萬畝農田,沒有出現(xiàn)大面積干旱的局面。
而同樣遭受大旱影響的冀省、豫省,則是同人不同命,盡管官方已經出手抗旱,但是沒有系統(tǒng)化的措施,損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大批農田無水灌溉,不少城市自來水供應都出問題。
這一次旱情的影響,讓各個城市也認清現(xiàn)實,獨善其身的魯省,就是藍色時代的活廣告。
雖然國內擁有凈水技術的公司,一共有三個,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得很,藍色時代才是隱形霸主。
目前北控水務雖然積極開拓市場,但是仍然不具備大規(guī)模管理水務的能力,不是冀省、豫省看不起北控水務,而是藍色時代太耀眼了。
在這兩個省看來,北控水務只適合給北平、津市供應自來水,即單一城市服務型。
而讓對方承包一個省的供水,還要協(xié)調工農業(yè)用水,估計只能讓藍色時代來。
當然聯(lián)合水務也有這個潛力,只是最近聯(lián)合水務的業(yè)務,都在西北地區(qū),根本沒有精力進入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