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原來是你們(下)
魏廷山深知這四十九個字是蔣太師祖對華山劍法的多年總結(jié)心得,是以早已一個字一個字的記在心上,道:“廷山記下了。”
“藍采和”笑道:“記下了就好,你下去吧!
魏廷山道:“蔣太師叔祖,你老……”見“藍采和”別過頭去,像是不認識了他似的,心頭暗自傷神一下,也不再強求,退了下去。
“漢鐘離”、“呂洞賓”、“藍采和”的身份相繼為群雄所知,早已引起一片議論聲!按箢^瘋丐”李冰岳倒還罷了,真算起來,他的年紀(jì)也不是很大,也就在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五之間,可“玉虛子”和“蔣不喜”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是百年前就已成名的人物,在各門各派中,輩分之高,確屬罕見,年齡至少也在一百四十開外。
這三個人分別是“丐幫”、“華山派”、“崆峒派”的成名高手,尤其是“大頭瘋丐”李冰岳還是一幫之主,他們失蹤多年,原來是去了東海蓬萊。
人總是有好奇心的,那東海蓬萊乃傳說中的“人間仙境”,據(jù)說上面住了許多仙人。秦始皇的時候,徐福曾經(jīng)率五百童男童女到東海尋找此山,可是一去不回,后來倒讓他在扶桑站住了腳,成了扶桑的先祖。
這“蓬萊仙山”究竟位于東海何處,千百年來,始終沒有人能說個明白。他們既然自稱“東海五小使”,難道他們這些年就居住在這仙山之中?那蓬萊仙山究竟有沒有神仙?是個什么樣子?許多人都想問。
獨孤九天也想問,但他知道問了也是白問,能知道“東海三圣”就已經(jīng)是極大的意外了,想知道蓬萊仙山的詳情,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隨他們前去。
可是,他獨孤九天會去么?他這一去,說不定也像玉虛子等人一樣,一下子就是幾十年。幾十年的光陰,對于現(xiàn)在的他來說,已經(jīng)足夠多了。他深信,只要給他三年的時間,別說什么“蓬萊仙山”,就算是天宮玉府,只要這個世上存在的,他就一定能夠知道得詳詳細細。
獨孤九天大聲咳嗽了一下,全場寂靜下來。獨孤九天正要開口,一直沉默不語的“呂洞賓”,也就是玉虛子突然一拍腦袋,笑道:“我明白了!
獨孤九天一怔,問道:“前輩明白什么?”
玉虛子道:“我知道怎么閃避你的天地一線指了!
獨孤九天吃了一驚,心想“天地一線指”看似簡單,其實復(fù)雜多變,乃軒轅世家最厲害的絕學(xué)之一,怎么一會兒的功夫就讓玉虛子想到了閃避的辦法。
誠然,這世上不是沒有人不能避開他的“天地一線指”,但以他現(xiàn)在的功力,“天地一線指”一經(jīng)使出,十個超絕頂高手,只怕也只有一個能夠及時避開,其他的也只能硬擋。玉虛子要是有這樣的身手,剛才就已經(jīng)施展出來了,又何必等到現(xiàn)在呢?
玉虛子見獨孤九天一臉的狐疑,似是不相信自己的話,淡淡一笑,道:“獨孤教主莫非不信?”
獨孤九天笑道:“獨孤某不是不信,而是為前輩的話所震驚。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想出閃避之法,可見前輩的智慧已經(jīng)到了不可思議的境界!
玉虛子搖搖頭,道:“貧道的智慧只能算是中上,連上上都輪不到,何況是不可思議!
獨孤九天心中一動,詫道:“然則前輩是怎么想出來的?”
玉虛子見獨孤九天臉上升起好奇之色,心中暗暗歡喜,面上卻是不動聲色,道:“貧道倘若不曾去過東海,在蓬萊仙山中苦修幾十年,只怕再給貧道十年光陰,也未必想到閃避之法!
這話說得有些不明不白,但獨孤九天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道:“正因為前輩去過東海,居住在蓬萊仙山,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想出閃避之法,前輩可是這個意思?”
玉虛子笑道:“獨孤教主思維敏捷,智慧遠在貧道等人之上,相信到了東海蓬萊仙山,很快就能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希望獨孤教主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機會。”
獨孤九天聽了這話,不禁怦然心動。方劍明看到這里,心頭驚訝不已,暗道:“依玉虛子前輩的意思,東海蓬萊仙山不比別處,在別處弄不清的問題或者是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弄清的問題,在蓬萊仙山,或許一下子就能弄清了。這對于一個學(xué)武的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試問又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功力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得到提升呢?換成是我,我能拒絕嗎?”
方劍明這樣的想法,群雄心中每個都有,尤其是那些正好遇到瓶頸,無法讓功力得到提升的人。他們?nèi)羰仟毠戮盘,此刻只怕早已答?yīng)了下來。
世上的事很奇妙,許多人都愛說我要是誰,我就會怎么樣怎么樣,其實真要是誰,又怎么還會記得當(dāng)初的假設(shè)?這是一個可笑的謬論。
獨孤九天之所以是獨孤九天,就在于他不是別的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世上獨一無二的。
“前輩的話,獨孤某會記在心上,有朝一日,獨孤某定會去東海蓬萊仙山一趟。獨孤某現(xiàn)在俗事纏身,不能隨行,還望多多原諒!豹毠戮盘焐钌畹匚艘豢跉,說出了上面的話。
玉虛子聽了,嘆道:“獨孤教主既然這么說,貧道除了說聲可惜外,再無別話可說了!
看漢書聽了獨孤九天的話后,面上卻是露出一絲失望之色!皷|海五小使”中,他的年紀(jì)雖然不是最大的,但誰都看得出,五人以他為首。
“獨孤教主,我等奉師命前來,倘若空手而回,三位老恩師雖然不會責(zé)備,但我們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獨孤教主能一統(tǒng)武林,武功之高,想來也已經(jīng)到了武林?jǐn)?shù)一數(shù)二的地步。我等愿一同請教獨孤教主的神功,獨孤教主若能以神功證明自己的選擇,我等立刻回頭。”
此話一出,全場一片震驚,連方劍明都覺得這個要求有些“過份”。他們五人聯(lián)手,就算是半神高手,只怕也未必說準(zhǔn)贏。
獨孤九天敢與他們比試么?倘若答應(yīng),稍一不慎落敗,他辛苦建立的偌大基業(yè),豈非是要付之流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