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志離開文淵閣之后,秦向松臉上才露出嗤之以鼻的笑容。
想查刑部?
若是那么容易清查的話,刑部為何能屹立這么多年不倒,還輪得到李志現(xiàn)在來查?
他們的背后有著精于賬目的高手,早就把一些爛賬抹得一干二凈,即便是把這些賬堆在李志的面前,他也查不出分毫。
更何況想要清查刑部之前,就必須要先把戶部的那些賬簿理清。
這樣才能夠得知,戶部這些年到底向刑部調派了多少銀兩。
可想要查戶部的難度何等之高?
必須要在無數(shù)亂線當中找到那些正確的線頭,才能夠循絲導跡,只指要害。
若將刑部形容成一團亂線,那戶部便是將這些亂線再穿插了十倍。
數(shù)十年的積累下來,戶部的爛賬早就累積成山,想要算清沒有一年半載根本無法做到。
一年半載之后,早已經是滄海桑田,無數(shù)的亂帳再次誕生,哪怕是再精于計算的高手,在這些朝廷的賬目面前也要敗退。
所以他絲毫不擔心,反倒等著看李志出丑。
……
李志離開文淵閣之后,特意把陸遜留了下來。
“陸卿,戶部的賬目理得如何了?”李志問道。
如今的戶部已成頑疾,再加上尚書以及兩位侍郎都被他罷免,戶部那些賬簿,千頭萬緒更是沒有人能理清。
但不理清楚是不行的,戶部那一個個數(shù)字下面便隱藏著大漢王朝如今真正的處境。
若是繼續(xù)放任下去,這筆賬將會越來越爛,繼續(xù)拆東墻補西墻,最終將拖垮整個大漢王朝。
陸遜面露羞愧,連忙跪下請罪。
“啟稟陛下,臣有愧皇恩,戶部賬目數(shù)目龐大,來往復雜,再加上歷任戶部尚書任其發(fā)展疊加,更是亂上加亂,哪怕是微臣在戶部待了二十年,可依舊束手無策,毫無頭緒!”
不是他不行,而且戶部本就精于算計,整天與數(shù)字打交道,乃是六部當中,最考驗功力的部門。
如今的他還沒有適應新的身份,自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
李志聞言也皺起了眉頭,不過他也知道并非是陸遜無能,這攤爛賬無論是誰來算,都無法在短時間內算清楚。
“若是朕給你足夠的精于算計的人才,你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夠將戶部所有的亂賬全部清理清楚?”李志看著他問道。
陸遜心中粗略算了一遍之后,這才是大膽說出一個日期。
“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
陸遜能給出來的時間已經是極限了。
實際上,再加上休息的時間,以及其他的變故,算個一年都極其正常。
“不行,朕等不了那么長的時間!”
他若想清查天下,那戶部是首當其沖,這才是一切的源頭。
否則朝廷其他各部門隨意編撰一個數(shù)字,便能夠蒙混過關,那他所有一切的安排都白費了,監(jiān)察計劃也將付諸東流。
一想到那群小丑將再次蹦跶在他的眼前,他便忍受不了。
“陸卿,派人將戶部近三年所有的賬目全部整理到朕這里來!朕,親自來查!”李志心中發(fā)狠道。
他就不信了!
他一個現(xiàn)代人,會連一些賬目都算不清楚。
“陛下,您打算親自查?”
陸遜也是被嚇了一大跳。
當今皇帝在傳聞當中可是不學無術,怎么可能知曉算數(shù)之術,若是惱羞成怒的話,那他這顆腦袋就要搬家了。
“沒有太大把握,只能夠盡力一試!”
李志也不想把話說得太死,不然丟臉的可就是他了。
“臣,領命!”
陸遜見他已經鐵了心,只得遵從皇命。
一段時間后。
戶部的賬目卷宗,被裝成了數(shù)十個箱子,在禁軍的護送之下,全部運入到皇宮當中。
如此浩浩蕩蕩的工程,自然瞞不過有心人。
秦向松等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差點沒笑掉大牙。
他本以為李志至少會找一批老練的算術人才去戶部查賬,他們已經打算安排一些人進去把水攪渾了,結果沒想到最后卻將賬簿,全部運送到皇宮。
而且看樣子還是打算自己親力親為。
想要算清這些東西,即便是把全京城的老算師全部集中在一起,也需要數(shù)月時間。
更別說依靠李志一個人了。
這賬目,只怕是百年內都難算清了。
一些原本還擔憂的人,現(xiàn)在也都放心了下來。
他們現(xiàn)在都在等著看李志的糗態(tài),然后再狠狠的嘲弄一番。
……
御書房中。
李志拿出這些卷宗開始翻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里面的賬目如同天書一般,再加上古代與現(xiàn)代的一些記賬方式不同,只看了一會兒,他便頭腦發(fā)脹。
不過他倒是沒有放棄。
因為他已經想到了快速計算的辦法,那就是忽略一切不必要的消息,只取其中的數(shù)字,用現(xiàn)代數(shù)據(jù)表格的方式,將這里面的數(shù)字全部列出來。
一邊記進賬。
一邊記銷賬。
最后所呈現(xiàn)的最終數(shù)據(jù)將一目了然。
李志喝了幾杯茶水之后,眼中露出戰(zhàn)意。
自己身為現(xiàn)代人,要是沒有一點碾壓你們的本事,那還真白來了!
他稍微修整之后,就開始迅速調整自己的算賬方式。
他命人拿來一疊厚厚的草紙,畫好了各種各樣的表格,每一頁看完之后,他都會把數(shù)據(jù)列在表格當中。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他也是越來越熟練。
一頁頁的數(shù)據(jù)全部躍然于紙上。
而且他所用的并非是常規(guī)漢字數(shù)字,而是阿拉伯數(shù)字。
利用最常規(guī)的加減法,再加上前世所學過的那些簡單的復式記賬法。
將收入支出盈余,全部計算出來。
通過數(shù)字的不斷對比,很輕易地便能夠發(fā)現(xiàn)哪里對不上來,而,對不上來的賬目,必定是有問題的地方。
所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全部被他拆分為阿拉伯數(shù)字,變成了只有他才能夠看得懂的表格。
一箱箱的賬目卷宗在他手中,如同走馬觀花一般略過。
他一直沒有休息,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將所有的卷宗全部處理完畢。
至此,所有的一切全部躍然于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