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還是不得不防的。尤其是,這些凌駕于律法之上的違法組織。
一旦錦衣衛(wèi)和東西廠為了共同利益聯(lián)合起來,勢必就會左右到朝政。甚至于,直接威脅到皇權(quán)。
比如說,晚唐時期的宦官專權(quán),漢代的外戚專權(quán)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發(fā)生。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
兔死狗烹卸磨殺驢,在皇權(quán)面前就是這樣的殘酷。如果過于仁慈,朱興明就當不了這個太子,將來也做不好一個皇帝。
怎么辦,將來朱興明上位之后。第一個處理的就會是錦衣衛(wèi),然后再是東西廠。
當整個大明王朝走向正規(guī),整個朝政體系相對健全完善的時候,朱興明就會將這些凌駕于律法之上的組織,全部清除。
看起來很殘酷,如今的錦衣衛(wèi)扮演了懲治貪官污吏的角色。將來,還要被清洗。
可是想要穩(wěn)住朝政,想要讓大明真正的走向中興,這是必須得去做的一件事。不但是錦衣衛(wèi),東西廠都會被裁撤。
當三省六部官員各司其職,以大明律法約束朝臣。黨派斗爭勢微,皇權(quán)穩(wěn)固。一切都在以律法辦事的時候,這些凌駕于律法之上的組織,就該被覆滅了。
來福如果做了這個廠公,勢必會做出一些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甚至于,為了替皇帝擦屁股還要背負無數(shù)罵名。
而且這人心是善變的,世上最難懂的就是人心。今天他對你忠心耿耿,為你犧牲姓名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可是長久安逸的生活,加上高高在上的權(quán)力巔峰,就很容易使得一個人迷失。
將來做了廠公的來福,未必就是現(xiàn)在的來福。朱興明不想看到那樣的結(jié)局,而且當錦衣衛(wèi)和東西廠惡行太多,引起民憤的時候,皇帝很可能為了平息眾怒,而將這些人滅口。
劉來福是個忠心耿耿的奴婢,朱興明不想就這失去他,也不想將來毀了他。所以他不但拒絕了來福,還下令鐘粹宮的人,一概不準入東西廠。
比如說,自太祖皇帝朱元璋起,有錦衣衛(wèi)指揮使名分的第一人毛驤,“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本褪墙(jīng)錦衣衛(wèi)申辦的。
牽連四萬余眾,這得是造成了多大的震動。
毛驤帶領(lǐng)錦衣衛(wèi)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朱元璋找到屠殺大臣的理由。這理由在毛驤看來,其實很好找,就兩個字謀反。和誰謀反呢,和胡惟庸。
以錦衣衛(wèi)的能力,隨便捏造個莫須有的罪名,想要找出些證據(jù)來證明胡惟庸謀反是很容易的事情,雖然胡惟庸雖然已經(jīng)死了好幾年了,但在朝廷中有不少和他有瓜葛的大臣,栽贓栽到死人頭上,他們更是無從辯解,正好一網(wǎng)打盡。
說白了,錦衣衛(wèi)干的不過是皇帝授意或者默許的事,然后開始對朝臣大肆屠戮。只不過,當初屠戮的是功臣。
于是,原本早已塵埃落定的胡惟庸案再起波瀾,性質(zhì)也從普通的“擅權(quán)枉法”變成了十惡不赦之首的“圖謀造反”。短短五年的時間,被胡惟庸案牽扯進的功臣有一公、二十侯,連坐、死罪、黥面、流放的有數(shù)萬人之多,朝中文臣幾乎為之一空。
當初太子朱標的死,給了朱元璋巨大的打擊。朱元璋知道,自己一死,朱家后代子孫怕沒人制得住這幫功高震主的功臣。
而為這個案子流出最后的血的,正是李善長。
從最早汪廣洋彈劾李善長開始,就一直有人在為扳倒李善長這棵參天大樹而努力,但直到這棵大樹的所有樹杈都被砍掉的時候,大樹本身才轟然而倒。
洪武二十三年,七十七歲的李善長被朱元璋以身為“元勛國戚,知逆謀不發(fā)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的罪名下了獄。李善長的罪名在別的功臣身上早就死過無數(shù)回了,畢竟這時的朱元璋已經(jīng)殺紅了眼,只是面對李善長的時候,朱元璋腦中還有一絲清明。
這些年來,馬皇后死了、徐達死了、太子朱標死了、太子的老師宋濂也死了,和自己親近的人一個個離開了自己,還活著的人里,能夠和自己一起回憶過去的就只有李善長了。李善長的身體一向不好,他為什么不像徐達那樣干脆早早病死呢?總好過要讓我親自來動手……
沒想到李善長都下獄了,朱元璋竟開始猶豫,這是錦衣衛(wèi)所不能容忍的。
沒過多久,欽天監(jiān)的一位官員向朱元璋報告說有“星變”,按照天人感應(yīng)來說,當“主大臣移位”。朱元璋越老越迷信,一聽此言,立刻明白“大臣”指的就是李善長。
于是,首功之臣李善長就這么丟了性命,和他一起赴死的還有他的妻、女、弟、侄等一共七十多人。只有長子李祺和他的兩個孩子,因為臨安公主的緣故得以免死,流放江浦了事。
而當時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一手創(chuàng)立詔獄的毛驤,就因為做了太多殺戮之事惹得民怨沸騰。
最終,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把毛驤大卸八塊。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什么叫卸磨殺驢鳥盡弓藏了。
朱興明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阻止鐘粹宮的人去東西廠任職的。而鐘粹宮這些人在得知朱興明的苦心之后,無不大為感動。
崇禎皇帝很快下旨,重新成立東西廠。這條詔令一出,在朝中又是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東西廠,那可是亂國之兆。別忘了,你崇禎剛剛登基不就弄死了一個魏忠賢么。難道說,你還記吃不記打的,再次設(shè)立東西廠。
然而,此時的朝臣在被錦衣衛(wèi)們清洗過后,已經(jīng)無力去皇權(quán)抗衡。尤其是曾經(jīng)一家獨大的東林黨人,更是被撕扯的支離破碎。
崇禎皇帝的皇權(quán),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下令建立東西廠的詔令一出,群臣雖有人勸諫,不過依舊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
最終,東西廠的建立還是如期進行。經(jīng)過層層考察,崇禎皇帝最終敲定了兩個人。
鐘粹宮的劉來福做東廠廠督,西廠則交給了雨花錢。
沒錯,乾清宮的太監(jiān)里面也有一個雨花錢。此人不是雨化田而是雨花錢,而劉來福則是聽了朱興明的勸告,拒絕東廠廠督的職位。理由,是太子需要服侍。
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事。為了大明王朝,朱興明只能這般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