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局勢不是從崇禎皇帝開始的,從萬歷年間,遼東的女真人就蠢蠢欲動。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大明尚未病入膏肓而已。
崇禎皇帝心動了,陳新甲剛要信口開河,他的提議,卻讓群臣的激烈反對。
戶部尚書方岳貢站出來說道:“萬歲爺,萬萬不可。遼東之所以為我北邊屏障,乃是將士們據(jù)險而守。若是倉促之際,調(diào)撥大軍迎戰(zhàn)。則建奴騎兵兇殘,這萬萬使不得啊!
兵部右侍郎兼侍讀學(xué)士倪元璐也跟著說道:“臣以為方尚書所言極是,雖太子殿下為建奴所困。然從洪承疇奏疏來看,義州城防堅固,只需閉門不出,建奴亦無奈何也。倒不如靜待時機,切忌不可操之過急。”
崇禎臉色隱隱有些不悅,你們不急,感情不是你們的兒子被圍。這義州城是不是固若金湯誰也沒見過,只是從奏疏里聽說朱興明不到一個月時間修了城池。
這可是自己的兒子,不惜一切代價也得讓洪承疇支援。
陳新甲大怒:“那可是皇太子,咱們大明的儲君。萬歲爺?shù)凝埛N,救、即刻便救!臣還請萬歲即刻下一道出兵圣旨,讓洪承疇即刻調(diào)撥遼東十三萬鐵騎,馳援義州城,刻不容緩、刻不容緩啊!”
方岳貢和倪元璐面面相覷,這個陳新甲只知道一味的拍馬屁。這樣做,簡直是置遼東將士性命與不顧。
二人互相對望一眼,一起對著崇禎跪了下來:“萬歲爺,萬萬不可倉促出兵啊!
崇禎有些猶豫,到底該不該出兵。義州城,能守得住么。
“萬歲,若不出兵,軍餉耗費甚巨,且枉顧太子與危難。臣請求萬歲即刻擬旨,命洪承疇火速出兵以解義州水火,萬歲爺!”陳新甲激動莫名。
完了,崇禎被說動了。他用拳頭拍著桌子,終于下定決心:“著令洪承疇即刻掉八部總兵,救援義州,不得延誤!諸位愛卿不得再勸,朕意已決!
方岳貢和倪元璐暗自搖頭嘆息,這個陳新甲一味的迎合上意。讓遼東將士放棄天險,倉促出兵支援義州,可是兵家大忌。
別忘了,建奴是最擅長野戰(zhàn)的。遼東鐵騎,在野戰(zhàn)面前根本不是建奴的對手。
崇禎皇帝,一道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遼東松山,洪承疇總督大營。而此時洪承疇的桌子上,除了崇禎的一道圣旨,還有義州城朱興明的一封信。
圣旨的意思很直接,調(diào)撥整個遼東八個總兵十三萬將士,不惜一切代價即刻支援義州。不準找理由拖延,即刻出兵。
而朱興明的信中則是:甭管京城有什么動向,別說是皇帝圣旨,即便是十二道金牌你也不能出兵。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一旦出兵則給了建奴機會。
記住咱們之前約定好的戰(zhàn)法,依照沙盤推演,黃臺吉必敗無疑。若是倉促出兵,則為建奴提供機會。本宮也給你一條手御,將來有何后果本宮一人承擔。若是你洪承疇膽敢擅自出兵,則是遼東十三萬將士的罪人。
其實洪承疇很清楚,此刻急于出兵支援義州的話,無異于是送死。黃臺吉巴不得你去支援,他等的就是圍點打援戰(zhàn)術(shù)。
可架不住朝廷催命一般的催促,不出兵就是怯戰(zhàn)。朝中那些狗娘養(yǎng)的言官別的本事沒有,往他人身上潑臟水那是一流。
還好,如今有了朱興明的手信,洪承疇終于放下了心。不管朝廷如何催命一般的催促自己出兵,洪承疇就是置若罔聞,并沒有任何動靜。
陳新甲這個狗東西為官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終屢誤國事,貽后世以罵名。聽說洪承疇拒絕出兵支援義州,他竟然比崇禎還激動,于是他去找到了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這個狗東西。
一進門,陳新甲就痛哭流涕:“張大人啊,義州城危急存亡之秋,太子殿下生死未卜。這洪承疇拒不出兵,他是何居心那!”說罷,以袖拭淚。
張若麟也是個投機倒把的家伙,陳新甲一來他就知道對方什么意思了:“陳大人的意思是,讓下官去薊遼,催促洪承疇出兵?”
陳新甲立刻止住了哭聲,點點頭:“正是,我上書萬歲爺。萬歲爺加封你為錦州監(jiān)軍,奔赴遼東催促洪承疇迎戰(zhàn),你可愿往!
這是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張若麟豈有不肯之理:“萬歲爺?shù)囊馑寄??br>
“萬歲爺?shù)囊馑,便是老夫的意思!?br>
張若麟一心想在崇禎面前得到邀功的機會,如今這等好事他自然是大喜過望:“陳大人放心,我這便收拾行囊,即刻奔赴遼東去。”
“張大人一切小心,定要讓那洪承疇出兵,否則義州城危矣,太子殿下危矣!”
大明就是毀于這些自以為是的官僚手里,陳新甲和張若麟一拍即合。就這樣,張若麟急匆匆的帶著圣旨又去了遼東。
到了松山,張若麟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見了洪承疇態(tài)度傲慢:“洪總督,你好大的膽子!萬歲爺有旨,命你即刻出兵支援義州,你為何按兵不動。你置太子殿下危險與不顧,是何居心!”
對于這些京官,洪承疇是得罪不得的。因為你不知道回京之后,這些東西會在皇帝面前怎么編排你。
隨便給你扣上頂帽子,讓崇禎猜忌起你來,那都是大禍臨頭。
洪承疇比對方的官職大好幾級,可對于這個錦州監(jiān)軍,洪承疇還是客客氣氣的回道:“張大人吶,非是本督不肯出兵。此乃建奴詭計,圍困義州意圖殲滅我大明援兵。義州城池固若金湯,且黃臺吉一無后方支撐,二來糧草有限。大敵在前,戰(zhàn)事十分兇險,想要急于解圍義州,兵馬形勢實在難以平緩。半月之內(nèi),請再次下令決戰(zhàn),來緩解義州之急。”
“半個月?半個月義州城還在么,洪總督,別怪下官沒提醒你。萬歲爺在京城依然是龍顏大怒了,你畏敵怯戰(zhàn),不用說的如此冠冕堂皇。此事下官會一一稟明萬歲,洪總督,下官勸你還是即刻出兵,解了義州之圍。否則,將來被朝廷清算與你,那可是你咎由自取!
洪承疇本還在強自忍耐,一聽此言再也忍耐不。骸扒熬的戰(zhàn)事沒有人比本督更了解,本督說不出兵,就是不出兵!”
張若麟也是沒想到對方竟然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當下大怒:“洪承疇,你想造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