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們,總想著名垂青史。都覺得能夠和太子扳手腕,就會得到屬于自己的名譽。
這些個御史巴不得太子能夠站出來反對,聽得朱興明這么一說,一個個的都跟著站出來,繼續(xù)那些陳詞濫調(diào)。
無非就是小詩詩父母不全,一個哥哥還戰(zhàn)死沙場。這樣的家庭可謂是人才凋零,只有她們孤兒寡母。往嚴重了說,在民間這屬于克夫之相。
什么是克夫之相,是古人相家的迷信說法,即丈夫的性命和時運被妻子的本命克制而遭兇險。中國古代認為,女子面相或者命數(shù)里有影響丈夫的因素叫做克夫。
所謂克夫一說,是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壓迫的一種表現(xiàn)。于是便會有一拔裝神弄鬼的懶漢閑婆逞口舌之能,專事相面卜卦,為人排憂解難。合則成,不合則散,免得娶了個克夫婆,喪命敗家。關(guān)于克夫之事,史上還真有些記載,其中的克夫大王,當(dāng)數(shù)秦朝時陽武縣人張負之孫女。
張負是陽武縣首富,孫女長大后,便吸引了各色想靠婚姻改變命運的有志青年。孫女十六歲那,張負終于給敲定了一戶殷實家庭的子弟為張家女婿。能攀上首富,那戶人家當(dāng)然熱烈回應(yīng),婚禮辦得風(fēng)風(fēng)光光。遺憾的是,小倆口成婚不久,新郎就莫名暴斃。
不忍孫女一直寡居,張負便把孫女接回家,又重新張羅給她找婆家。秦漢時,還沒有好女不二嫁的封建思想,娶個寡婦并不是什么丑事。不要說貧民了,就連后來的漢景帝劉啟,就娶了個二婚女王娡,結(jié)果,王娡給老劉家生養(yǎng)了一個兒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漢武帝劉徹。所以,張負的孫女在當(dāng)時不愁嫁,很快就找到了下家。
但是,同樣不幸的是,張家女再嫁不久,老公又莫名身死。無奈的張負,只好又給孫女再找下家,如是者數(shù),夫婿均不得善終。《史記》稱張負的孫女“五嫁而夫輒死”,張氏女克夫的惡名不翼而走,當(dāng)時的陽武少年心中就有了一個陰影,生怕被張負盯上——即使有再多的錢,沒了小命,那也不是好玩的游戲。
偏偏在陽武的戶牖鄉(xiāng),就有個窮得叮當(dāng)響的陳姓窮學(xué)生,正愁娶不上媳婦呢,聽說有這樣的好事,那怕拿命一搏。
于是,這個陳姓學(xué)生便娶了張家女,而此人就是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的陳平。
這群御史們吃飽了撐的沒事干,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引據(jù)經(jīng)典,拿出歷史上那些克夫女子的例子來。這個說小詩詩不合適,那個說小詩詩當(dāng)不得。
朱興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咬著牙,緊緊地握著拳頭。身后的王承恩見勢不妙,慌忙高聲道:“肅靜,朝堂之上,不得喧嘩!”
按理說,群臣這都屬于大不敬了。在皇帝面前大聲喧鬧,不過他們都是為了小詩詩這件事,所以這點小事也就不算什么了。
崇禎皇帝冷這個臉:“太子,諸位卿家都已表態(tài),此事非同小可。至于太子妃人選一事,還是另做打算吧!
崇禎皇帝這么一說,御史們立刻熱情高漲了起來,紛紛的施禮高喊:“萬歲圣明!”
就連崇禎皇帝都讓步了,朱興明想跳腳也沒有辦法。太子妃的人選只能重新從全國選秀,至于小詩詩,她能被封個才人已經(jīng)算是格外恩寵了。
盡管朱興明怒火萬丈,恨不能當(dāng)場掐死這群狗官們。可他功勞再大也終究不過是個太子,面對朝臣的眾口一詞,朱興明是毫無辦法的。
只見憤怒欲狂的朱興明,突然嘻嘻笑了起來。朱興明先是對吳北施了一禮:“本宮多謝吳大人直言相諫,多謝孫大人據(jù)理力爭、多謝趙大人的唇槍舌劍!
群臣們皆盡錯愕,不明白太子爺這是鬧得哪一出,擺明了,這些人都是跟太子作對,為的都是自己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興明原本顯得很暴躁,似乎隨時都要暴走。吳北等人則繼續(xù)煽風(fēng)點火,誰知朱興明突然變了臉,對著眾人客氣了起來。
這倒是大出這些臣子們的意料之外,御史吳北只好有些尷尬的回禮:“太子爺能夠理解老臣的一番苦衷,也算是臣等沒有白費心血。臣等都是為了太子殿下著想,還請殿下明鑒。”
另個一姓孫的翰林院學(xué)士,也跟著站出:“臣等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還請?zhí)訝斆鞑烨锖痢!?br>
“臣等都是對事不對人,只要太子爺懸崖勒馬,不再娶那沈氏為正妻,臣等便無異議!
朱興明回頭看著崇禎:“父皇,您以為呢?”
崇禎皇帝也沒有想到朱興明會這么好說話,他頗有些欣慰,還以為朱興明長大了:“嗯,太子能夠理解諸位卿家的苦心,朕心甚慰。不日,朕便會布告天下,為太子則一位德才兼?zhèn)洳琶搽p絕的良家女子為妃!
朱興明對著群臣一拱手,又對崇禎皇帝深深地施了一禮:“父皇,兒臣選妃一事不忙著急。雖說咱們大明平定了流寇,擊敗了建奴。然朝中依舊是貪腐橫行,許多官員依舊是不知悔改大肆橫行不法。適才諸位大人也都說了,兒臣選妃一事還的當(dāng)尊尋太祖皇帝遺訓(xùn)。既然聊到太祖遺訓(xùn)上去了,兒臣還記得太祖皇帝有一條專門對付貪官的刑罰,剝皮萱草。兒臣請求父皇,恢復(fù)太祖皇帝《大誥》祖制,由兒臣帶錦衣衛(wèi),在京城肅貪!”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大臣立刻安靜了。人人的心頭砰砰直跳,就連地上掉下一根針來都清晰可聞。
完了,完犢子了,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么。是吳北這幾個王八蛋先煽風(fēng)點火,為了阻止朱興明冊立太子妃,聊到太祖皇帝朱元璋祖制上去的。
而且,人家太子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暫時不娶小詩詩。那么既然聊到祖制上去了,你們幾個王八蛋狗官不讓老子娶妻。那老子我也提出個太祖皇帝的祖制,那就是剝皮萱草。
朱元璋在對待官員貪腐的問題上常常法外用刑,其中的典型就是剝皮實草,但是,此刑罰在《大明律》中并無規(guī)定,朱元璋創(chuàng)設(shè)以法律《大誥》的形式,此刑罰的適用范圍是貪腐官員,將剝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門門口或者當(dāng)?shù)赝恋貜R的門口,用以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試問在座的文武百官,那個屁股是干凈的?
來吧,你們口口聲聲的拿太祖皇帝說事,好啊,那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