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旺財看在眼里,還是滿眼的羨慕。愛情,真的是美好,但對于旺財來說,可望不可及。
故事很簡單,來自于兩個土著部落之間的一對男女;蛟S部落與部落之間也曾對立過,或許部落與部落之間也曾和平相處過。
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少女瑪婭的部落早已被詔安。他是朱興明十二團營兵進四川之后,第一批被詔安的部落。
流寇的肆虐,天災(zāi)人禍的頻起,使得大明百姓人口銳減。張獻忠占據(jù)四川的時候,更是造成大量的四川人口減少。
土地,成了最不稀缺的東西。其實土地一直都不稀缺,稀缺的是一個有為的好官。
大明朝原本不缺好官的,清官好官很多?墒请S著朝政的腐敗,許多清官也逐漸被排擠出權(quán)力階層。
那些兩袖清風勇于直諫的官員,好官都被排擠走了。至少嘉靖時代還有個海瑞,可是崇禎時期容不下海瑞這樣的清官。
即便是有,也早被人拿下了。治貪,成了朱興明的下一個目標。
瑪婭和另一個部落的阿巴坎,也就是抓了旺財?shù)哪莻部落。不同部落的兩個年輕人,在一次狩獵中萌發(fā)了情感。
隨著部落的遷移,二人自此也失去了聯(lián)系。可是,旺財帶著阿巴坎等人去參觀各處被詔安的部落的時候,這對年輕人相遇了。
瑪婭咯咯笑著跳著,抓著阿巴坎的手嘰嘰咯咯的說個不停。阿巴坎笑得更是合不攏嘴,憨厚淳樸的臉上滿是愛意。
沒有人愿意去打擾這對熱戀中的年輕人,誰都曾年輕過,誰都曾經(jīng)沖動過。
除了旺財,身殘志堅的旺財沒有經(jīng)歷過這些。不過,他依舊是也深受感動。這樣的愛情旺財不懂,這樣的氣氛卻讓他羨慕。
瑪婭說了很多,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阿巴坎在聽。然后,阿巴坎指著他的同伴,對瑪婭說了一些話。
他們說的是當?shù)氐姆窖,語速極快。在旺財聽起來,像是外星語言。
說了半天,那個阿巴坎終于喜笑顏開的奔了過來。奔過來的阿巴坎手舞足蹈,一陣興奮的比劃過后,那些個土著們登時愣住了。
在阿巴坎的描繪中,他們知道旺財說的真的沒錯。原來朝廷的詔安都是真的,他們眼前看到的這一切不會騙人。
尤其是另一個土著部落的瑪婭,這可是真真切切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東西。
朝廷真的給了他們土地,按照人丁分攤。每口人朝廷分派三畝土地,三畝。而且鼓勵開墾,你開墾出來的土地也屬于你的私人的。
朝廷分派給個人的土地是不允許買賣的,都是由地契的。而你開墾的土地可以自由交易,但是開墾的土地沒有地契。
這樣做,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農(nóng)民耕種的積極性。更是最大限度的,防止了土地兼并。
此外,成都府衙門還成立了錢糧署,這是個單獨成立的部門。錢糧署并不是掌管四川的財政錢糧,而是負責糾察各地農(nóng)民百姓的土地情況。
錢糧署的權(quán)利極大,他們在各地四處明察暗訪。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兼并土地,對于這些兼并土地的大地主還有達官顯貴,處罰極其嚴厲。嚴重者,滿門抄斬。
在瑪婭嘰嘰咯咯的敘述中,在阿巴坎激動的復述中,這些土著們緊繃著的神經(jīng)立刻放松了下來。
然后,土著們紛紛跪下,跪倒在了旺財腳下,對他心悅誠服。
又是一個土著部落被詔安,旺財詔安的這個土著部落,很快在族長的帶領(lǐng)下下了山。
族長對旺財施以最崇高的敬意,朝廷也很快將這個土著部落安置起來。大量荒蕪的土地需要開墾,而這些土著百姓們又是最勤勞能干的。
里面利用鋤頭鐵耙犁具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農(nóng)具,在土地上辛勤的耕耘著。朝廷也開始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種糧,隨著農(nóng)作物的普及,紅薯之類的農(nóng)作物雖然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依舊沒能推廣到四川。
不過,玉米這種耐儲存產(chǎn)量高而且對土地要求并不苛刻的農(nóng)作物,卻逐漸向著天府之國的四川普及發(fā)展。
早在朱興明占據(jù)四川之時,就已經(jīng)調(diào)撥河南之地的玉米種子運往四川。這些土著們雖然得到的玉米種子并不多,可用不了幾年,整個四川大地就會大量的普及。
四川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復雜多樣,位于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三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高差懸殊,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構(gòu)成。四川省分屬三大氣候,分別為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氣候宜人。
這里也是農(nóng)作物的高產(chǎn)地區(qū),此地的百姓們勤勞質(zhì)樸。
四川在距今兩萬五千年前開始出現(xiàn)人類文明,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以寶墩文化、三星堆遺址、羅家壩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fā)達的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稱為中國上古三大文明。
明代四川是全國13個承宣布政使司之一,轄區(qū)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市和云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qū),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并在川西高原地區(qū)設(shè)立衛(wèi)所,進行軍屯。
只是,張獻忠占據(jù)四川之后。川地歷經(jīng)連年戰(zhàn)亂,人口急劇減少、滿目瘡痍。《四川通志》載:“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作為道教的發(fā)源地,川地的煉丹術(shù)也蓬勃發(fā)展,正因為如此,火藥才得以普及。在老君山的硝石開采中,當?shù)氐陌傩諏τ谙跏奶釤捈夹g(shù)已經(jīng)相當純熟。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純凈的硝石礦,在制作火藥的時候,兵仗局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火藥用以裝備軍隊。
軍隊逐漸開始替換之前的冷兵器,甚至于遼東軍大部的軍隊,也都整編裝備上了燧發(fā)槍。
之前,他們對于虎賁軍擁有的燧發(fā)槍是羨慕嫉妒恨。如今大部分將士也分到了燧發(fā)槍,而且燧發(fā)槍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射擊精度和裝填彈藥的速度都得到了提升。
大明王朝的將士,戰(zhàn)斗力在不斷提升。隨著裝備的提高,他們可以說是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