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也一定要大力發(fā)展經濟,堂堂大明王朝,一年的稅收不過四百萬兩。剩下的錢,哪里去了?
沒錢的崇禎皇帝裁撤的大部分驛站,后果還是相當嚴重的。之前,大明的交通四通八達、朝廷對于地方官府的管控力度也很強,交通乃是國之命脈。同時,驛站也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地方。
有的京城要員下放,巡視地方的時候就會大講排場。而驛站不止是送信那么簡單,有時候還得負責接待工作。
負責接待,吃拿卡要自不在話下。而這些開支都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
朝廷也想過,讓這些地方官府自籌?蛇@地方和地方又不一樣,有的州縣富庶,有的州縣貧窮。
讓富庶的州縣自費驛站的運行還好說一點,讓貧窮的州縣去負責運行驛站,那地方州縣就不樂意了。
還有就是,有的位于交通要道的驛站,每年養(yǎng)驛站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更有的,有的驛站位于兩縣交界處。這個不想管那個也不想管,最后就成了個燙手的山芋。
而由朝廷掌管驛站,對于國庫來說更是一筆巨大開支。連年的征戰(zhàn),加上天災人禍。國家實在無力承擔,沒辦法崇禎就開始想辦法裁撤驛站。
裁撤驛站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使的大量驛卒失業(y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自成了。結果,就因為崇禎裁撤的驛站,使得李自成縱橫中原,給大明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巨大傷害。
驛站制度改革,是壓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崇禎為了節(jié)省區(qū)區(qū)幾十萬兩白銀,卻丟了天下的事情淪為笑柄。
但歷史的進程從來都不是那么簡單的。因為崇禎其實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他之前,明朝至少兩次裁撤過驛站系統(tǒng),之前的嘉靖皇帝和萬歷都曾經干過。可人家都裁出了余糧,而只有崇禎裁出了個李自成。
驛站,相當于大明的高速公路。在明朝,真正的驛站其實是一種豪華官方招待所。除了我們通常都知道的郵政和軍事情報傳遞用途外,也承擔著很多其他職能。按照當時的規(guī)定,大部分驛站都擁有二進甚至三進的院子。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朝廷經常有為官員們服務的驛站,其居住條件不會比當?shù)氐胤焦俚淖∷睢?br>
一座明朝驛,站至少擁有大門、鼓樓、中門、前后廳、左右?guī)俊N房、庫房、馬房、驛丞宅等設施。大部分標準的驛站,有10間供官員居住的上房,20間供來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廂房。可同時接待幾十名賓客入住。
同時,這些驛站還設有自己的驛丞宅和辦公室。當然也就要有配套的廚房和馬廄,還必須配齊馬夫、驢夫、步夫、館夫、庫夫、斗級、房夫、廚夫等管理和服務人員。驛站內必須有供他們居住的大通鋪房,甚至還有為備用的倉庫和臨時監(jiān)獄供各類官員使用。
所以,明朝時候的驛站,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務區(qū)一樣,遍布在全國的交通路線上。為全國的“體制內人員”提供免費服務!其服務項目則比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務區(qū)還更為全面一些。
官員們住驛站不但不花錢,還能反過來從驛站里拿錢。在當時,有不少官差到驛站住宿,走時都要以各種名義索要銀子。畢竟,驛站并不能覆蓋所有區(qū)域,而辦差人的吃喝拉撒睡卻是一刻也不能停歇的。如果不給,那么驛卒甚至驛丞挨打,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這些星羅密布的驛站,不僅不是用市場化方式運營的,也不是靠國家撥款養(yǎng)活的。每個驛站主要靠地方官府直接向民間攤派,用當?shù)厝说念~外貢賦來養(yǎng)活。
也就是說,這些驛站的日常運營維持都在基層官吏和基層百姓之間進行。既沒有上下級官府的監(jiān)督,沒有約定俗成的市場規(guī)范。所以實際要向百姓們收多收少,就是驛站官吏說了算。
其實,崇禎皇帝裁撤驛站也實屬無奈之舉。明朝驛站的馬匹在150年內食量增漲了5倍以上。
就從每個驛站都要配備的馬匹來說。驛站的馬匹吃的不是草,而是糧食。早在朱元璋時期,驛站的每匹馬每年就需要當?shù)毓⿷?0石糧食。然而,到了150年后的明朝中期,陜西華州的一匹馬每年居然需要422石糧食!而陜西當時的一頃耕地,只能出產7石糧食。所以,每養(yǎng)一匹驛馬就需要十多戶農民全年的血汗所得。
鑒于明朝人拙劣的育種技術,不可能將馬匹培育成非洲象那樣的體型,所以食量更不可能在150年內翻5倍還多。這些多收的糧食,其實是被來往于驛站的“體制內人員”和驛站工作人員吃掉了。
大明王朝的續(xù)命者張居正,曾有效遏制驛站的不良發(fā)展,張居正并沒有規(guī)定裁減經費的硬性指標, 而是抓住了“官員特權”這一要害下手。還把改革驛政,直接納入到各地省級一把手的考核內容。
最后,張居正成功的把全國驛政花費縮減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節(jié)省了近百萬兩白銀,為民眾減少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芍^是官員特權受損,而國家財政和民眾得益。
崇禎皇帝也開始驛政改革,可是崇禎急功近利的他可沒有張居正等人的耐心,只希望以一攬子的大刀闊斧,立竿見影的解決問題。所以他的手段與張居正有兩大區(qū)別:
張居正的驛政改革,著眼點是減輕民眾的負擔,節(jié)省了上百萬兩銀子卻只是附帶的好處。
而崇禎身為天子,卻只是盯著這驛政改革所得的幾十萬兩白銀下手。所以,他默許了官吏們對民間的攤派,不過要求官吏們把這筆資金的一大部分上交用于軍費。
這就是崇禎皇帝性格最大的缺陷,急功近利,什么事情恨不得一下子成功。嘉靖和張居正裁撤驛站都是緩緩進行的,就是為了避免出現(xiàn)問題。耗費數(shù)年,才把驛站裁撤完成。
偏偏崇禎就想一下子搞定,一下子裁掉了全國百分之六十的驛站。結果,數(shù)月之后的陜西銀川驛站一個叫李自成的家伙失了業(yè)。后來,成了禍害大明的罪魁禍首。
成都府的驛站在城外,旺財走了半日,才到了驛站找到了驛丞。
欺人太甚,藏富于民也就罷了。實際上大明王朝是藏富于官,藏富于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