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興明的吩咐,義州城的將士們都在各司其職。有人去城外搬運石塊,有人在周邊砍伐樹木。也有人,在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拇蜩F冶煉。城中守軍的積極性被徹底調(diào)動起來,讓朱興明欣慰的是,這個時代的人個個力大如牛,渾身如使不完的力氣。
一塊塊的鐵片,被鍛造出來。然后,再將鐵片不斷的捶打,繼續(xù)鍛打在一起。
一個個鐵籠,長寬各一丈左右,就這么被做了出來。這些鐵籠堅固耐用,修建城墻的時候,鐵籠內(nèi)裝滿石塊,就可以用來砌墻了。
問題是,怎么把這些鐵籠往城墻上運,這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每只鐵籠都據(jù)沉無比,為的是能防住大炮的轟擊。
朱興明讓曹變蛟帶人去城外伐木,從碗口粗的大樹,到兩人和圍的巨木,被一顆顆的運到了城內(nèi)。相比于搬運石塊,運抵巨木則輕松的多了。
巨木被運到城內(nèi),朱興明有吩咐眾人將木頭肢解。他要做一個巨大的絞盤,利用杠桿原理,做一個塔吊。
十幾個木匠,在討論著朱興明畫出來的圖紙。看不懂得地方,他們就會找朱興明來詢問。
而朱興明則耐心的,一點點的教授他們。很快,等木匠們明白了塔吊的原理之后,無不驚恐的睜大了眼睛,嘖嘖稱奇。
《天工開物》由明朝科學(xué)家宋應(yīng)星初刊于崇禎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chǎn)技術(shù)。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guān)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xué)技術(shù)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許多木匠將天工開物奉為至寶,可比起皇太子手繪這份吊車圖紙,那就差得遠了。
朱興明制作的這種塔吊,利用絞盤的原理,只需要七八個人用力轉(zhuǎn)動絞盤,再利用杠桿配重原理,就可以輕松的將鐵籠連同石塊,一起運抵到城墻上。只需要用巨木搭建起一個木制的塔吊,就可以輕松的解決掉這一切。
不止是朱興明收編的那些流寇,就連李守鑅和曹變蛟手下的明軍將士,現(xiàn)在都對他們的這個皇太子是五體投地。
朱興明,在義州城儼然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巨大的絞盤式塔吊,在木匠們的手中一點點的完工。而這些木匠工藝之精巧,也讓朱興明為之贊嘆。
就說這地盤吧,木制的地盤采用的是支架結(jié)構(gòu)。木匠們沒用一根鐵釘,他們用那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榫卯結(jié)構(gòu)做出來的支架,堪稱一件杰出的藝術(shù)品。
重要的是,這木制的支架結(jié)實耐用,塔吊在一點點的升高。朱興明帶來的近萬人,日夜開工。大概七八天之后,塔吊終于做成了。
這是可以移動式的塔吊,但移動它最少需要上百人的齊心協(xié)力。坍塌的城墻重新被清理出來,一個個堅固耐用的鐵籠被眾人抬了出來。
朱興明有意為之,他故意讓李守鑅和袁曉曉在一起運抵石料。義州城外,方圓數(shù)里的石塊都被運到了城內(nèi)。
將士們將大小石塊或抬或抗,一起放進了鐵籠之中。長寬各一丈的鐵籠,四個角被栓上了麻繩。在朱興明的指揮下,木制塔吊的滑輪輕輕滾動,兒臂粗的繩索緩緩垂下。工匠們將繩索與鐵籠固定,塔吊下的人轉(zhuǎn)動絞盤。
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在人們的期待和震驚中。隨著絞盤的不斷轉(zhuǎn)動,數(shù)噸重的鐵籠被緩緩吊起。
人群中發(fā)出陣陣歡呼,真的成了!
這方法真的有用,巨大的絞盤,根本不用費多少力氣,就將這個鐵籠吊起。吊起的鐵籠緩緩上升,然后,下面的人一起轉(zhuǎn)動塔吊,鐵籠穩(wěn)穩(wěn)的落在了城墻上。再由城墻上的人,將繩索解開。
人群中再次爆發(fā)出一陣歡呼:“太子殿下千歲!殿下千歲!千千歲!”
用這種方法,只需半日時間,就能將南城的城墻修復(fù)。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曹變蛟和李守鑅二人互相對望一眼,各自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天吶,做夢都不敢相信,一兩年的工程量,被這個小小的皇太子,在一個月時間內(nèi)就能徹底的完工。
隨著鐵籠一個個的被摞在城墻上,整個那城墻一點點的被修復(fù)完畢。然后,城墻上的將士們用繩索綁在腰間,他們腰間挎著一個木桶。
木桶內(nèi),摻雜了稻糠的泥巴。這些將士就像是城墻上的蜘蛛人一樣,將木桶內(nèi)的泥巴,抹在鐵籠外壁上。這樣,在外人看起來,鐵籠就會和城墻融為一體了。
而且,泥巴包裹的鐵籠,還可以防止鐵籠被腐蝕。這項聲勢浩大的工程,在朱興明的手里變得簡單而有效。
二月初八,晴。義州城的南城被徹底的修復(fù)完畢,這鐵籠城墻里面全是石塊,就算是用紅夷大炮轟,你也絕轟不開。
終究是不放心,身為薊遼總督的洪承疇這幾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是坐立不安。義州地處最前鋒,一旦建奴來攻,那里又沒有城防,皇太子就是個死。
若是皇太子被殺或者被俘,自己這個總督也做到頭了。要命的是,從建奴那邊的動作來看,黃臺吉似乎在為南下開始準(zhǔn)備了。
這讓洪承疇加倍的心慌,他決定,親自赴義州看看。能勸,盡量的把皇太子勸回來。實在勸不了的,就算是打悶棍,綁、也得把皇太子綁回來。
洪承疇親點了二百兵馬,一路出了松山,往義州方向奔去。
北京城,崇禎皇帝也是有些坐臥不安,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一陣莫名其妙的心慌:“承恩吶,跟朕拿副毛巾來!
王承恩躬身領(lǐng)旨去了,不多時,有宮女端著熱水盆走了進來。王承恩將毛巾在熱水里浸濕了,然后擰干遞給了崇禎。
崇禎皇帝將熱毛巾敷在右眼皮上:“左眼跳財右眼跳災(zāi),朕這幾日右眼老是跳個不停,別是又有什么禍?zhǔn)虏藕谩!?br>
“萬歲爺龍體圣安,自會有上天庇佑我大明的!蓖醭卸髡f了句連自己都不相信的安慰之言。
這些年,大明王朝遭遇的禍?zhǔn)虏粍倜杜e?梢哉f,沒有一日是安寧的。
崇禎有些疲憊,他真的累了。他躺在養(yǎng)心殿內(nèi)的軟塌上,臉上敷著熱毛巾,就此緩緩地睡去。
王承恩示意殿內(nèi)的宮人們,小聲的退下去,以免驚擾了圣上休息。崇禎太累了,他需要好好的睡一覺。
偏偏,這時候該死不死的遼東急報,來了。
當(dāng)真是怕什么來什么,崇禎皇帝最擔(dān)心的就是遼東的局勢。除了虎視眈眈的建奴,就是自己那個逆子朱興明了。他害怕朱興明會在邊關(guān),搞出什么禍?zhǔn)聛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