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說的重大突破,那一定就是個好消息了。這也就意味著,火器能夠大規(guī)模裝備軍隊,更為進了一步。
有了火器,大明王朝的軍隊,還怕建奴個錘子。
好消息,這確實是個好消息。朱興明登時精神起來,熱情招呼到:“快,快到正廳詳談。”
‘啪!’的一聲,湯若望直接把一把短火銃放在可桌子上。這是一把燧發(fā)式滑膛手槍,其制作精美程度可以媲美現(xiàn)代手槍。只不過,這是純手工打造。
朱興明拿在手里掂了掂,入手沉重:“不錯,湯大人,這手槍威力如何?”
“很好,太子殿下。下官聽說您在宮外遭遇到了刺客,還好沒什么大事。這把燧發(fā)手槍正好用來防身,太子殿下以后出宮,便不會怕那些歹人了!
朱興明大喜,燧發(fā)手槍,確實是把神器。甚至于,槍柄還有螺絲嵌入?上В@螺絲是手工匠人純手工打造,費時費力。
“這把槍,做了多久!敝炫d明又問。
這才是自己最關心的,若是能夠量產。將來先把火器營裝備全部換上燧發(fā)槍,到時候一槍在手天下我有。
可惜,湯若望的話還是讓朱興明有些失望:“這把槍,六個工匠反復修正了兩個月。下官知道殿下的意思,若是全營都裝備上燧發(fā)槍,還尚需時日的。”
朱興明點點頭:“倒是本宮心急了,好吧,這確實是個好東西,本宮收下了!
燧發(fā)槍大規(guī)模普及,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造槍費時費力,真正讓明軍全部裝備的話,短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的。
首先精鐵問題就得解決,再者還需要大批熟練的能工巧匠。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字,錢。
造槍造炮是個燒錢的買賣,不過湯若望能造出這支樣品來,這已經是個巨大進步了。
之后出門必須燧發(fā)槍在手,否則在遇到刺客的時候,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若是燧發(fā)槍在手,關鍵時刻對著敵人來上這么一槍,對方非死即傷。
兵仗局的火器研制確實遇到許多瓶頸,湯若望此次前來除了獻槍,更多的是許多問題向朱興明請叫。
其實對于火器,朱興明許多地方也是不懂。只能摸索著來,反正他把自己知道的那些理論知識,盡量都跟湯若望說了。
湯若望是自己唯一能夠交流起來方便的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許多理論知識他都能聽懂。即便是聽不懂,跟他一解釋他也明白個大概。
太子刺殺案,成了轟動京城的大案要案。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順天府、錦衣衛(wèi),甚至于已經落寞了的東西廠,聯(lián)合辦案。
只要是京城能調動的部門,全部出動調查此案。這是關乎于大明生死存亡,關乎于國祚延續(xù)、關乎于天子子嗣的大案。
各部都頂著巨大的壓力。首先是封城。從中太子爺遇刺案始發(fā),四門城門的守衛(wèi)來報,并未發(fā)現(xiàn)大規(guī)模出城的人群。
也就是說,刺客很可能還在城內。于是,能出動的京城護衛(wèi)、錦衣衛(wèi)、東西廠的幡子、順天府的差役、東宮衛(wèi)的人,全部挨家挨戶的搜查。
可奇怪的是,搜了兩輪下來。幾乎是將京城翻了個底朝天,愣是沒有半點線索。
那二十多名刺客,似乎人間蒸發(fā)了一般,杳無音信。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下落,更別提這是什么人干的了。
可畢竟是朝廷也不是吃素的,即便是沒有抓到活人,可他們依舊是發(fā)現(xiàn)了許多蛛絲馬跡。
首先,孟樊超殺死的八名刺客中。有的人手指異于常人,怎么說呢,他們手上老繭的位置和普通農民或者工匠不同。除了握刀握槍之人,他們手上的老繭位置不會如此特異。
也就是說,他們是兵。而且是一群訓練有素,甚至于曾經在沙場搏命過的老兵。有了這個線索,案件調查就逐漸明朗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當初孟樊超將一名刺客的佩刀插進磚墻后生生掰斷了,這才造成朱興明假死,從而躲過了一劫。
而這柄刀雖然平平無奇,在民間和軍營都有人使用。但是,這還得感謝朱純臣。
朱純臣把一些粗制濫造的粗鐵,通過行賄的手段送到兵仗局的時候。兵仗局除了用這些粗鐵鑄造出炸了膛的紅夷大炮外,還鑄造了一些兵器。
而這名刺客手里的佩刀,就是摻雜了這種粗鐵所至。這種佩刀脆且鈍,使用起來很不順手。即便是怎么打磨,其鋒利性和韌性都大打折扣。
這也難怪,一把厚厚的佩刀,會被孟樊超神力掰斷的原因了。
而兵仗局的這些兵器,都是流入了各軍營中的。因為民間百姓,是絕不會用這種粗鐵打造兵器的,太垃圾的兵器,沒有人愿意用。
乾清宮暖閣,崇禎看著駱養(yǎng)性等人遞上來的卷宗:“還查到了什么!
駱養(yǎng)性伏地道:“回皇爺?shù)脑挘嫉日谡{查?捎幸稽c基本可以斷定,是軍營將士所為。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些刺客與軍營將士脫不了干系!
“查!不管是什么人,給朕一查到底!”崇禎重重的拍著桌子。
軍營將士有人要刺殺朱興明,這個案子還真是大了去了。是不是下一步,他們就要宮變直接打進紫禁城來了...
出了乾清宮的駱養(yǎng)性越想越后怕,他決定去鐘粹宮,找皇太子商量商量。
鐘粹宮,一見面駱養(yǎng)性就將近些時日各部查出來的線索告訴了朱興明。這種事,或許這位特立獨行的皇太子會有更好的看法。
“太子殿下,這就是下官等人查出來的線索。是軍營將士鐵定無疑,只是下一步該怎么走,下官還沒有什么頭緒。”
朱興明“嗯”了一聲:“難怪,難怪東宮衛(wèi)的人來報,你們滿京城挨家挨戶的搜了兩次都沒有發(fā)現(xiàn)刺客行蹤。這么說,就是軍營將士干的。他們行兇之后返回了軍營,自然是查無頭緒!
“殿下,三大營中的五軍營已經調出京城,想來不是他們干的。剩下的,只有神機營和神樞營了!
朱興明已經隱約猜出,是神樞營干的了。
神樞營,即三千營。嘉靖二十九年恢復三大營時,將三千營改稱神樞營,并將原隸三千營的紅盔將軍兩千五百人、明甲將軍五百人編入該營。
這等同于造反,這些人還真是不怕死。想到這里,朱興明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