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聽罷,又驚又怒,捶胸頓足:“果然如此!果然如此!老夫早該想到!那穆沙狼子野心!左車兄……是老夫害了他。∪舴抢戏虍敵跖e薦他去涼州……”
劉盈扶住激動的蒯通,沉聲道:“蒯先生,現(xiàn)在不是自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如何救出李先生,平定涼州之亂,擒殺阿提拉!”
蒯通深吸幾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眼中閃爍著智者的光芒:“陛下所言極是!只是阿提拉狡詐兇殘,左車兄在他手中,我們投鼠忌器,強攻絕非良策。必須智!”
劉盈點了點頭,目光深邃地看著蒯通:“朕有一計,或可一試。但此計……需要蒯先生陪朕演一出戲,而且,需要先生受些委屈,甚至……背負罵名!
蒯通毫不猶豫,躬身道:“為了救左車兄,為了大漢社稷,老臣萬死不辭!陛下有何計策,但請吩咐!”
劉盈扶起他,一字一頓地說道:“第一件事,便是請先生……投靠阿提拉!
“什么?!”
饒是蒯通智計百出,經(jīng)歷過無數(shù)風浪,此刻也被劉盈這石破天驚的一句話給徹底說懵了,整個人目瞪口呆,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劉盈看著他震驚的表情,繼續(xù)說道:“阿提拉生性多疑,自然不會輕易相信你的投誠。所以,你需要一份足夠分量的‘投名狀’……”
他頓了頓,目光平靜卻帶著一種決絕的力量,緩緩說出了讓蒯通心臟幾乎驟停的第二句話:
“你需要,用朕——大漢皇帝劉盈,去換取他的信任。”
——
西域都護府,密室之內(nèi),燈火搖曳。
蒯通被劉盈那句“用朕去換取他的信任”震得心神俱顫,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驚惶。
“陛……陛下!萬萬不可!此計太過兇險!那阿提拉兇殘狡詐,若陛下有絲毫閃失,老臣萬死難贖!大漢江山社稷又將如何?此計斷不可行!”
劉盈卻顯得異常平靜,他扶住激動得快要跪下的蒯通,目光沉穩(wěn)如深潭:“蒯先生,稍安勿躁。朕豈是那等不惜身、不慮后的莽夫?正因阿提拉狡詐多疑,尋常誘餌絕難令他上鉤。唯有朕這顆足以顛覆天下的‘重餌’,才能讓他利令智昏,讓他那膨脹的野心壓過理智!”
他踱步到西域地圖前,手指劃過涼州與西域的廣袤土地,冷靜分析:“阿提拉如今看似掌控涼州,實則根基未穩(wěn)。內(nèi)有李左車舊部未必真心歸附,外有羌氐首領各懷鬼胎。他急需一場巨大的勝利,或是獲取一塊更穩(wěn)固的根基之地,來整合內(nèi)部,震懾四方。還有什么,比擒殺大漢皇帝,或是奪取富庶且戰(zhàn)略位置至關重要的西域,更能滿足他的胃口?”
他看向蒯通,眼中閃爍著洞悉人性的光芒:“而你蒯通,在他眼中,乃是智計百出、卻因被‘流放’西域而心懷怨望的梟雄。你若突然投靠,他必疑心是詐。但若你投靠的動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是為了擺脫朝廷的‘苛待’,甚至是為了借他之手除掉朕,從而在西域自立,這便合情合理了。因為,這符合他認知中,‘蒯通’這個人物的行事風格——精明、利己,善于審時度勢,甚至……有些冷酷!
劉盈詳細地向蒯通交代了需要他向阿提拉傳遞的信息核心:透露皇帝劉盈此刻正在西域,兵力不多,機會千載難逢。
而蒯通自己的動機,則包裝成對朝廷將其與李左車長期置于邊陲“不毛之地”的強烈不滿,以及渴望借助阿提拉之力除掉皇帝,從而在西域自立為王的野心。
“你甚至可以‘坦誠’地告訴他……”
劉盈嘴角勾起一絲冷冽的弧度,“若他與朕兩敗俱傷,或是他成功殺了朕卻占據(jù)涼州這個直面大漢兵鋒的‘爛攤子’,那么你蒯通在西域便可坐收漁利,讓他替你吸引朝廷的怒火。以阿提拉的性格,他反而會因此更相信你的‘誠意’,因為他自己便是這般算計之人!
蒯通聽著劉盈這環(huán)環(huán)相扣、將人心算計到極致的謀劃,背后不禁滲出冷汗。
他再次深切感受到,這位年輕皇帝的智謀與膽魄,是何等的可怕。這已非簡單的君臣奏對,而是一場以天下為棋盤,以自身為誘餌的驚世豪賭!
“陛下……老臣……明白了!
蒯通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撼與擔憂,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銳利,“老臣,定不負陛下所托!這出戲,老臣陪陛下演到底!”
——
涼州。
阿提拉接到了蒯通通過秘密渠道送來的書信,當他拆開閱覽時,饒是他心機深沉,也不由得為之動容。
信中,蒯通的字里行間充滿了被壓抑的怨憤與對權力的渴望。
他痛陳自己與李左車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晚年卻被“發(fā)配”到這西域苦寒之地,美其名曰都護,實同流放。
而皇帝劉盈,只顧在長安享樂,何曾體恤過老臣之心?如今劉盈輕車簡從,秘密抵達西域,正是天賜良機!
蒯通提出,愿與阿提拉合作。
他提供劉盈的確切行蹤和護衛(wèi)情況,助阿提拉擒殺劉盈。
作為回報,阿提拉需保證李左車安全并無條件交給他處置,同時,他要借助此次混亂,在西域自立為王,不再受漢廷管轄。
他甚至“坦率”地指出,阿提拉若殺了劉盈,必成大漢死敵,屆時朝廷主力必先討伐占據(jù)涼州的阿提拉,而他蒯通則可趁此機會在西域站穩(wěn)腳跟,讓阿提拉成為他最好的“擋箭牌”。
阿提拉反復閱讀這封信,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陷入長時間的沉思。
懷疑是必然的。蒯通這老狐貍,怎么會突然主動找上門合作?而且還是弒君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但他仔細推敲蒯通信中所言的動機——長期被置于邊陲的不滿,對權力的渴望,以及那毫不掩飾的、將他阿提拉當成擋箭牌的算計……這一切,反而顯得無比真實。
因為這完全符合他對蒯通其人的了解:一個智計超群卻同樣利己務實、不甘人下的謀士。
當年他能為韓信出謀劃策對抗劉邦,如今為何不能為自身利益背叛劉盈?
“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被扔在這西域吃沙子這么多年,蒯通這等人物,心中豈能無怨?”
阿提拉喃喃自語,眼中的疑慮逐漸被貪婪和興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