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進出,有沒有寶貝,終究是那些大人物關(guān)心的問題。”
楊豐收站在老楊旁邊,微笑說道:“咱們只管好好生活,努力賺錢就是了!
說話間,楊記肉鋪來了生意,楊豐收捋捋袖子,連忙過去接待。
對待客人,楊豐收黝黑的臉上帶著干凈的笑容,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即使他說話的方式帶著些許古板,依然給人以親切的感覺。
老楊不急著過去幫忙,雙手攏袖地看著忙前忙后的兒子,本就有不少皺紋的面容,因為笑容變得更皺,像是樹皮,但并不干枯,宛如那初春的老柳樹,任誰看著都覺得幸福。
老楊微駝的背此刻挺的筆直,笑著說道:“我這兒子還不錯吧?”
謝周微微頷首,說道:“那是自然,祝賀你了,老楊!
老楊笑得更是燦爛,擺了擺手,仿佛在自謙地說,哪里哪里。
謝周沒有再說什么,轉(zhuǎn)身回到藥鋪,坐回到診桌后面。
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然后嘆了口氣。
老楊以前有多么期待兒子的歸來,今次見到兒子就有多么的高興。
現(xiàn)在老楊又有了新的期待。
賺更多的錢,去外界安家立業(yè),為兒子娶個媳婦,最好能趕在五十歲前能抱上自家孫子。
心懷期待是一件好事,以至于謝周不忍心提醒老楊,這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
無論楊豐收表現(xiàn)的多么憨厚,語氣多么真摯,笑容多么淳樸,態(tài)度多么端正,都是表象。
在道心天成的謝周面前,這一切不全是偽裝,卻都摻著偽裝。
楊豐收身上有傷。
他的傷口應(yīng)該結(jié)了痂,上了藥,好了大半,但依然有不易察覺的血氣滲出。
和老楊不同,楊豐收還是個修行者,從他的內(nèi)息流動可以判斷境界在三品左右。
書生修行很常見,圣賢城的書生各個都有修為在身,其中不乏頂級強者。
但不是所有的書生都有這個待遇。
只有儒門正統(tǒng)的私塾、學(xué)院才有修行傳承,才會教導(dǎo)學(xué)子們修行之術(shù)。
普通人,尤其是窮苦出身的人家,幾乎沒有進入這種學(xué)院的可能性。
所以普通人家的孩子往往會分為兩條路,從文致力于科考、或者拜入武館習(xí)武。
楊豐收走的便是從文之路。
據(jù)老楊所說,在被關(guān)進牢獄之前,楊豐收都不曾接觸修行。
那五年后的今天,剛剛出獄的楊豐收為何會成為修行者?
他修行的也不是儒門功法,謝周甚至看不出他的傳承。
此外,楊豐收的資質(zhì)根骨只是普通,加上幼年時沒有打下武學(xué)基礎(chǔ),按理說即使接觸修行也不該提升如此之快。種種跡象表明,他修行的是某種邪術(shù),且這種邪術(shù)的品級不低。
結(jié)合他身上的傷勢來看,楊豐收大抵不是被放出來,而是從獄中逃了出來。
再往下分析,他來黑市的主要目的或許不是為了尋找父母,而是為了躲避追兵。
元宵聽到謝周的嘆息,捧著湯碗一邊喝湯一邊看著謝周問道:“掌柜的你想什么呢?”
謝周自然不會把這些猜測告知與她,笑著說道:“沒什么,一些雜事。”
元宵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了眨,身子前傾,余光瞟了瞟隔壁,低聲說道:“你是不是在想老楊的那個兒子?”
謝周微微挑眉,被猜到心思也便不再否認,說道:“元宵冰雪聰明!
元宵露出得意的表情,身子更往前傾了一些,幾乎貼到謝周耳邊,小聲說道:“掌柜的我跟你說,那個叫楊豐收的家伙不是好人!”
“你怎么看出來的?”謝周有些意外,把她快湊到臉上的瘦弱的小身板壓了回去。
元宵規(guī)矩坐好,低頭喝湯,半張小臉埋在飯碗里,嘟囔著說道:“聽聲音就聽得出來,長得黑不溜秋,看起來一副老實漢的模樣,說起話來卻虛頭巴腦,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謝周微微蹙眉,一戒尺打在元宵的腦門上,說道:“以貌取人可不是什么好習(xí)慣!
說是戒尺,其實就是一個用廢紙卷起來的尺余長的棍子。
這是謝周效仿私塾先生們的工具,元宵寫錯背錯的時候,就用這根紙棍子體罰。
其實也談不上體罰。
紙棍子打在身上不疼。
謝周不可能動用內(nèi)力,那么就算將紙棍子打斷,都傷不到元宵分毫。
元宵很不高興,鼓起嘴巴哼了一聲,放下飯碗,揉了揉腦門,瞪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氣呼呼地看著謝周,沒好氣說道:“還沒說完就動手,你也不是好人!”
謝周放下紙棍,示意她繼續(xù)說。
元宵的小脾氣來得快去的也快,再次湊到謝周耳邊,小聲說道:“昨晚你不在,我去老楊那吃飯的時候,親眼看到那個楊豐收偷偷從抽屜里拿錢塞進了自己懷里!”
“偷錢?”謝周一怔。
元宵連連點頭。
謝周自不會懷疑元宵,嘆了口氣,對她說道:“此事你不要告訴老楊!
元宵露出我懂的表情,說道:“我知道,這是他們的家事,輪不到咱們來管!
說完這句話,她把碗里的粥喝完,端著空碗送到了隔壁。
回來背了會兒書,很快有病人上門,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
……
杏月敲門,群山送走做客多天的正月,宣告又是一年仲春。
春晝初長,天氣雖說依舊寒冷,但落雪漸漸開化,山花也有了盛開的痕跡。
群山深處有一條河,溯源而去可以直接追到北方的大雪山。此河橫穿整座涼州,最寬地方的河床足有上百丈,流經(jīng)石柱城時只剩下兩丈來寬,匯入群山時又只剩下一條山溪。
沿著溪水往群山更深處走,天光忽暗,霧氣極濃,野獸無蹤,可見度僅剩三尺。
今夜的昏暗忽然被一道冰寒的冷光照亮,然后被溫暖的火光點燃。
五個身穿大羅教祭服的身影從昏暗中走出,其中一個青年手持鑲嵌著夜明珠的手杖走在最前,兩個中年男人手持火把綴在身后,中間是一位白發(fā)老者和一個少女。
夜明珠的冷光和火焰的暖光在昏暗的環(huán)境里亂晃,照亮四周的石壁。
畫面有些冰寒,卻如夢似幻。
就像少女的臉,宛若那廣寒宮中的仙子,美的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