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獨立團主力加地方部隊跟地方干部有八九千人,這些糧食也足夠大家吃一年時間。
譚偉馬上接話:“我也有這個打算……”
“咱們攻打靈丘縣城不是也俘虜了五百多人的偽軍跟漢奸特務嗎,我打算找?guī)讉好的典型跟幾個逃跑但被我們抓回來的典型在他們面前公開表彰跟處決!
“讓這些人知道,只有在根據(jù)地好好進行勞動改造,他們才能早日恢復自由。”
唐林點點頭:“到時候我親自去一下,狠狠震懾一下這幫俘虜……”
譚偉點點頭,看著手里的清單繼續(xù)報告:“除了俘虜交上來的三百多萬斤糧食,我們還收了整整三千四百二十六萬斤的公糧!
“根據(jù)地下轄靈丘,渾源,廣靈三個縣!
“總人口超過二十六萬人,減掉小孩跟老人,能種地的人口大約19萬,總共耕種了大約一百二十萬畝土地,全部按照一畝地三十斤糧食的標準征收公糧!
“我們還用大洋在根據(jù)地購買了一千一百三十六萬斤糧食,全部加起來大約五千零六十二萬斤糧食!
“我大概算了一下……”
“根據(jù)地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地方干部,總共有一萬出頭,按照一人一天兩斤口糧計算,總共需要七百萬斤糧食。”
“給游擊隊的補貼需要消耗兩百萬斤糧食。”
“根據(jù)地大范圍興修水利,修建水庫,水壩……需要消耗六百萬斤糧食,加起來總共一千五百萬斤糧食。”
“但戰(zhàn)士們不能只吃饅頭,不吃菜,不吃油鹽……”
“加上每人每年夏冬各一套軍裝被服,被服,水壺,皮帶,津貼,藥品……還要消耗大約一千萬斤糧食……”
“剩下的就是武器彈藥的消耗了,考慮到我們暫時沒有自己生產(chǎn)武器彈藥的能力,部隊裝備以及消耗的武器彈藥全部來自繳獲,這一項消耗相當于沒有!
“但隨著我們開始復裝子彈,小規(guī)模修理跟自造武器,購買相關原材料估計還要消耗最少五百萬斤糧食!
“特別是復裝子彈……”
“部隊在戰(zhàn)場上的子彈消耗量太大,隨便一場中等規(guī)模的戰(zhàn)斗就要消耗幾萬,甚至幾十萬發(fā)子彈!
“復裝一顆子彈的成本我們按兩斤糧食計算,一場仗我們就要消耗幾十上百萬斤糧食!
“畢竟戰(zhàn)場上除了消耗子彈,還要消耗大量手榴彈,炮彈,甚至還要犧牲不少戰(zhàn)士!
“五千多萬斤糧食看起來非常多,但在不打仗的情況下每年的固定消耗就是兩千五百萬斤糧食,這還是部隊不擴編情況下的消耗情況!
“要是主力部隊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每年固定消耗的糧食也會成比例增加!
“要是打起仗來,根據(jù)地再發(fā)生點兒意外,誰也不知道這五千萬斤糧食還能剩下多少,不夠都有可能。”
說到最后,譚偉臉上的興奮表情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被嚴肅取代。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算了以后才知道根據(jù)地剛剛收上來的五千多萬斤糧食根本不夠用。
要是團長沒讓俘虜在根據(jù)地參加勞動改造,通過種糧食來彌補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過錯。
秋收結束后根據(jù)地沒有拿出十多萬大洋大規(guī)模收購糧食,光靠公糧收上來的三千多萬斤糧食,也就保住根據(jù)地每年的固定消耗。
這中間還不能發(fā)生一點兒意外跟大規(guī)模戰(zhàn)斗,否則根據(jù)地就會陷入入不敷出的危險局面。
說完就盯著唐林問:“團長……你打算怎么處理這些糧食?”
唐林立刻在心里盤算起來。
明年還有一個豐收年,利用根據(jù)地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干旱第一年的收成雖然會受到影響,但保證根據(jù)地軍民的一年口糧肯定沒問題。
這就意味著獨立團想要渡過這場大干旱,必須提前儲備兩年的軍糧。
根據(jù)地一年的正常固定消耗是兩千五百萬斤糧食,省一點兒的話兩千萬斤應該就夠用了。
想著想著,唐林心中就有了決斷,看著譚偉很篤定回答:“存兩千萬斤糧食,剩下的糧食作為根據(jù)地固定消耗跟預備糧。”
“沒有我的命令,那兩千萬斤存糧任何人都不能動用!
“從今天開始,工兵連歸老譚你指揮,馬上進山找山洞,建地下糧庫,一定要把這兩千萬斤糧食好好存起來,絕對不能發(fā)生任何意外!
“搞不好什么時候這兩千萬斤糧食就會變成我們獨立團的救命糧!
譚偉雖然不知道唐林為什么要儲備這么多糧食,但他相信團長肯定不會無的放矢,這么做肯定有這么做的理由。
記錄完命令后繼續(xù)報告:“除了糧食,我們年初讓老百姓認領的幾千只山羊也到了收獲時候了……”
“除了三十多只山羊因為各種原因死了,剩下幾千只羊全部長大成年,這中間還有將近兩千只母羊下了三千多只羊仔,過了年估計還有四千多只羊仔出身,到時候根據(jù)地的養(yǎng)羊規(guī)?隙〞黄埔蝗f只……”
“這些山羊的價值都在六塊大洋以上,我們需要付給認領戶三塊大洋。”
“如果咱們把母羊全都留著,公羊全都賣出去,在減掉給認領人的一萬多塊大洋,這一次的合作不僅沒掙到一塊大洋,搞不好還會貼進去一千多塊……”
“畢竟我們購買這些羊仔還花了差不多三千塊大洋,這些都是成本。”
唐林一擺手道:“這是第一年,虧了就虧了……”
“等以后山羊數(shù)量增加,那時候肯定會雙贏。”
“根據(jù)地老百姓收入多了,我們的賣羊收入也會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