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游認真的聽著李想的匯報,又看著眼前的村落,心里不僅五味雜陳的同時,也有一種危機感涌上心頭,經(jīng)濟是百姓立足之根本,一個地方經(jīng)濟如果落后,那么離開這里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待到人去村空那天,在想將此處重新發(fā)展起來,那將是無比困難的,所以現(xiàn)在他要快,要不遺余力的去搶救這個已經(jīng)生了病的村子。
兩人一路走到了一個小賣部,只見門前坐著七八個老人在聊天。
其中一位老人見到李想說道:“小李書記,我們家的地,村里啥時候給收拾嘛?”
凌游聞言下意識就看向了李想,李想有些語塞,但卻對那老人說道:“等劉五叔家的地收拾完了,我們就去您家!
另一個老人也說了:“那還有我家呢,再不收,都要荒了,你們咋這么慢呢!
這兩人說完,大部分的人也都跟著起哄,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李想抬手壓著:“大家,大家聽我說,今天我們不談這個好嗎,有什么問題到村委會去說,我就是來買瓶水。”
半晌,這些老人可能也說累了,才停住了口,但還是有一個老頭輕哼了一聲不滿道:“憑啥老周家的地最先收拾,我家的就排這么晚,我看就是你們村里的干部啊,偏心,收了人家老周家的好處了!
李想無奈道:“陳爺爺,咱這飯能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啊,我們村干部義務(wù)幫大家秋收,當時也是大家抽了簽排了順序的,現(xiàn)在您老不能這么講話的呀!
凌游聽到這,終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不禁皺了皺眉,他不知道該怎么去形容,他想用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來形容,但他覺得臉紅,因為這些人現(xiàn)在都是他治下的百姓。
于是他拍了拍李想的胳膊,李想本來還想爭辯幾句呢,可見凌游的意思,也不說什么了,邁步走進了小賣部,買了兩瓶礦泉水出來。
然后對幾個老人說道:“各位爺爺奶奶,大家有什么意見,可以到村委會找村干部,就不要私下議論啦!
說罷,帶著凌游離開了這里。
走的遠了些,凌游喝了口水問道:“這是怎么回事?”
李想語氣中帶著些許無奈說道:“剛剛我不是和您說,村里的村民大多都剩些老人孩子,沒辦法干農(nóng)活,所以這個情況一個月前就在鎮(zhèn)里上了會,賈書記便提出了讓各村的村干部幫助村民秋收糧食的決定,而村里的老人一聽說政府有這個政策,甚至有些人都通知了家里的兒女不要回來了,說政府出人幫著秋收,讓他們在外面安心打工,可我們村的村干部加起來就這么幾個人,一家就要收上幾天,根本收不完,而且明明抽了簽排了號的,有些老人不認,還是說不公平,剛剛您也看到了!
凌游聽了這個情況后,嘆了口氣道:“解決百姓問題,在于疏,而不在堵,今天開了這個先河,那以后呢?等到明年春播的時候怎么辦?也是村干部幫著去播種?”
但隨后凌游深吸了一口氣又說道:“但話又說回來,這個問題的根源,還是要歸根在落后上,種地不賺錢,養(yǎng)不活一家人,才出現(xiàn)農(nóng)村的青壯年流失,導致現(xiàn)在田地荒廢的景象!
說罷,他停住腳步,轉(zhuǎn)身看向李想:“李想啊,柳山鎮(zhèn)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我敢說已經(jīng)落后于其他先進鄉(xiāng)鎮(zhèn)至少十年,我們年輕些的干部要跑步前進了,如果再拖延下去,這個鎮(zhèn)就爛了,就成為被時代拋棄的產(chǎn)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