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后,梁江濤接到胡天林的電話。
胡天林向他說了職務調(diào)整的事情。
“江濤啊,我是真的舍不得你,但為了國家的大局,為了你個人的發(fā)展前途,我只能忍痛割愛了!”胡天林嘆道。
“胡書記,我也舍不得您啊,也舍不得漢西!绷航瓭簧岬馈
在漢西的這幾年,他完成了真正的成長蛻變。
從一名副處級干部,成長為正廳級干部。
做出那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離不開胡書記的栽培和支持。
如果說,晏清部長是他第一個貴人,那么胡書記就是第二個。
如今將要離開,心里怎么能割舍得下?
“好男兒志在四方!你是一頭雄鷹,注定要在天空中翱翔,漢西是圈禁不了你的。這一天早晚會到來,只是沒有想到那么快。這對你是好事,機遇難得,一定好好表現(xiàn),爭取再上一層樓!”胡天林鼓勵道。
“謝謝胡書記!”梁江濤動情地說。
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希望以后還能在胡書記麾下工作。
不過,這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
怕是用不了多久,胡書記就要退居二線,到人大政協(xié)。
而自己,如日中天,很可能要到更重要的崗位上。
兩人也許再無交集!
再次相見,恐怕胡書記已經(jīng)成老同志了。
梁江濤心里升起一種失落的感覺。
再強的人物,終究會面臨這一天,這是自然規(guī)律,誰也無法抗拒和逆轉(zhuǎn)。
不過像他們這樣的從政者,誰都不會兒女情長,而是會把這一份心情,深深埋在心底……
又過了幾天,梁江濤接到中z部的電話,請他來談話。
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
這是組織的正式談話,非常重要。
梁江濤對中z部并不陌生,當年李晏清干省委組織部部長的時候,他作為秘書,沒少跟著過來跑。
接下來,他將成為外交干部,屬于干部二局管。
因此是干部二局局長跟他談話。
干部二局局長,還是朱劍濤。
當年梁江濤跟著李晏清過來拜會,當時的局長就是朱劍濤。
當然,他當時是部務委員兼任,本身就是副部級。
如今幾年過去了,他由部務委員提升為副部長,還是兼任干部二局局長。
可見干部二局局長職務的重要性。
只不過,梁江濤的身份卻出現(xiàn)了大變化。
由一個小秘書,伺候人的角色,變成了絕對的主角。
梁江濤順暢進入了組織部的大門,輕車熟路地進入電梯,出了電梯,發(fā)現(xiàn)朱劍濤帶著秘書張曉陽正在電梯口等他。
一看到他,朱劍濤立刻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遠遠地伸出了手。
梁江濤一愣,趕緊小步快跑,伸出了雙手,緊緊握住了朱劍濤的手。
“朱部長,您親自迎接,小梁怎么擔當?shù)闷??br>
幾年未見朱劍濤,他都有些認不出了。
當年,也只是跟在李晏清身后,遠遠地看朱劍濤,對他的形象有些模糊。
今天一看,他兩鬢已經(jīng)斑白,跟自己腦海中的印象,出入很大。
而朱劍濤顯然一眼就認出了梁江濤。
“江濤同志,辛苦了!”朱劍濤道。
在他身后,秘書張曉陽滿臉堆笑,心中升起滔天巨浪。
他還清楚的記得,當年李晏清帶著梁江濤來部里拜會,梁江濤在自己辦公室,一副謹慎恭敬的樣子。
后來,來的次數(shù)多了,兩人也漸漸熟悉了。
他還仗著前輩的身份,指點了梁江濤很多事情。
一來,他是上級領導秘書,有心理優(yōu)勢。
二來,他年紀大,級別高,指導一下梁江濤,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幾年下來,梁江濤搖身一變,已經(jīng)成了中管干部,而自己……
當年,自己是副處級秘書,現(xiàn)在,解決了正處級秘書。
不到四十歲的正處實職,在部里也不算慢了。
但跟梁江濤一比,算了,還是不要比了。
人家已經(jīng)成為了領導,而自己,還是一個兵,有什么資格跟人家比?
如今的張曉陽,心態(tài)已經(jīng)完全變了,對梁江濤,只有仰視。
“領導,別來無恙?”
張曉陽小聲問候道。
“張哥,叫我江濤就行,何必這么客氣?”梁江濤笑著說。
“不行不行,我哪能不守規(guī)矩?”張曉陽趕忙搖頭。
上下有別,尊卑有序,在組織部,等級森嚴,最講這個。
朱劍濤是例行談話,向他傳達了有關任命,讓他做好準備,一周之后,去外交部報到,到時候,他會陪著一同前往。
中z部副部長陪同,一般都是省部級領導的待遇,對于他這個中管正局,算是破格了。
之所以如此考慮,一來是因為他太年輕,二來是因為他之前沒有在外交系統(tǒng)干過,所以需要壓壓陣。
當然,還有一點,是因為他太重要了。
他的任命,是上級領導點的將,對他寄予厚望,所以組織部這邊,也會隆重對待,抬高規(guī)格。
梁江濤點頭表態(tài):“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
談話結(jié)束之后,梁江濤迎來了一周的假期。
但在這期間,他要交接好漢西的工作。
不過好在他是省委第一副秘書長,還有秘書長靳波在,他的離開不至于出現(xiàn)工作上的斷檔。
他的這個職務,也是因人設崗。
他離開之后,未必再安排新的,重新安排一個省委辦公廳主任就行了。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大督察,只進行了一輪和回頭看,雖然已經(jīng)建立了機制,成了一項常態(tài)化工作。
但后續(xù),如果力度不夠,很容易淪為形式,甚至名存實亡。
胡天林在的時候,力度還可以保證。
但他如果退休,新上來的領導,不想動真碰硬,恐怕就很麻煩。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人成事,因人廢事,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
真正要讓一件重要工作落地,還是得罪人的事情,形成長遠的制度,不是那么簡單的。
有些事情,只能是能爭一分是一分,勉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