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真王境,才是‘道’的門檻。在太虛宇宙間的許多地方,真王境以下的境界,是不被承認的。所謂的超脫境,只是擁有離開母界,在太虛中存活的能力,而道一境,只是能夠初步感受到太虛大道的能力。”
“這兩個境界,對公子而言,都是不存在的。公子從一開始,便是參悟造化大道,此道高深莫測,遠勝太虛諸道,因此早已具備道一境的能力。至于超脫境,更不用提,公子能夠動用太易之力的那一刻,便已然擁有踏足太虛的本事了。”
“原來如此!蹦笼堻c頭,十分欣慰。
神蓮果然不愧是自遠古便存在的強者,幾乎明悟一切。
這一番話,如醍醐灌頂,令牧龍心頭一片空明,更是徹底看清日后的道路。
真正的修士,從來不懼自身弱小,只懼庸碌迷茫,看不清前路方向,辜負了歲月年華。
哪怕再弱,倘若目標明確,持之以恒,假以時日,必定有所成!
“造化為綱,諸道為用,這大概便是造化之主,亦是造化大道的真諦!”牧龍感慨道。
神蓮聞言,不斷點頭。
牧龍的聰慧悟性,已然無需他將許多事情說明,他所缺的,只是見識與經驗罷了。
“既是如此,如今首要之事,便是踏入真王境!”
牧龍說著,看向那一百零八顆九色道果,目光熾熱。
真王之境,乃是‘道’的門檻,常人修行,需要耗費許多歲月,去升華一生所學。
首先是要將一生所學,上升至道的層次,再以自身參悟太虛之道,從那冥冥之中,以自身為引,感悟太虛大道,相互印證,在體內逐漸凝練屬于自己的大道之基。
這樣的存在,無疑是回歸于自身之本真,若是放在一方世界之中,則是參透天地萬物的存在。
而‘王’字,三橫則正是代表天地人,一豎便是貫通天地人,故而此等強者,便可稱之為真王,如鴻那般的強者,那般的做派,恰是真王之德行。
不過,牧龍無需如此,一來是他早就開始修行造化之道,已然達到衍化太虛宇宙的地步。
二來,他有九色道果,奪萬靈造化而成,其中自有無盡造化。
他要踏入真王境,其本質無非是讓曾經所領悟的造化之道,具體地真正顯現(xiàn)出來,鑄就屬于自己的大道之基,顯露外在的境界,讓外面的太虛大道承認罷了。
想到這里時,牧龍便不再多想,心神凝聚,轉身參悟《天妖造化經》,沉浸其中,悟造化之妙。
神蓮所言不錯,他先前,的確劍走偏鋒了。
自從得到殘缺界種,體內衍化世界之后,便一直忙于體內世界的蛻變,以此達到了跨越世俗境界,乃是無視境界的程度,以至于這《天妖造化經》,也是極少參悟了。
不過如今,進入太虛宇宙之中,便需要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了。
這部古經,不愧是天妖始祖的手筆,曾被太古妖族稱之為“無字天書”的存在,相傳連曾經的妖皇妖帝都難以參悟。
唯有身具造化,方可參悟,方可修行,這是為天妖之體量身而創(chuàng)的古經。
牧龍早已成功參造化,此刻踏入真王境,也不過是順水推舟,事半而功倍。
參悟經文的同時,他又在吞服九色道果。
這九色道果吞下的瞬間,便化作一陣陣精純的造化之力,似乎比牧龍如今的造化之力更為精深奇妙,瞬間牧龍所修的造化之力,便于體內顯化,而且是直接顯化于體內太虛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