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會兒,他還不能完全確定王梅能不能過關(guān)。
關(guān)鍵在于,附屬中學(xué)每屆招生頂多60多人,這還得涵蓋所有樂器種類。
分配到小提琴的名額自然更加稀缺。
而且在西洋樂器里頭,學(xué)小提琴的孩子是最多的。
臺下的評委們已經(jīng)給王梅打完了分,成績單也被收了上去。
五位評委,總共給出了四百四十二分,還算過得去,平均分快九十了。
黎國筌給出的分數(shù),在幾位評委里是最少的。
或許是為了避個嫌疑吧。
王小北緊盯著那些分數(shù),心里大致有了譜,王梅在小提琴這一項里排到了第五。
參賽的一共有100多人。
前兩輪篩選下來,只剩23人進入最后一輪。
這樣的成績,應(yīng)該是穩(wěn)妥了,按照歷年規(guī)律,今年估計也會招13個。
剛好過半。
競爭依舊殘酷,這里面還有些是附中初中部的孩子。
“那我就放心了!
聽見他這么說,王梅才放松了緊繃的神經(jīng),目光轉(zhuǎn)向臺上另一位選手。
王小北也跟著笑了。
這下他心里徹底踏實了。
王梅這一路走來,真的太難了。
中央音樂學(xué)院附屬中學(xué),六年的中等專業(yè)教育,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本校出身。
或者說,能被錄取的,絕大多數(shù)出自附中。
對他們而言,這場考試更像是例行公事。
王梅如果能進,那當然是好事,畢竟從這里畢業(yè)后上大學(xué)幾乎是板上釘釘。
考不上的,手里還能拿著中專文憑。
附中的畢業(yè)證,就等同于中專文憑了。
二人也沒急著離開,安安靜靜地等待著。
黎國筌這半年確實辛苦,肯定不能不聲不響地走掉。
好在這已經(jīng)是第三輪,人不多。
一曲結(jié)束,通常只需幾分鐘。
比賽也漸漸接近尾聲。
王小北估算了一下,總排名是17。
沒問題了。
臺上有人開始發(fā)言,標志著這次考試告一段落。
至于榜單張貼,則要等到后天。
在場的考生一個個心懷忐忑地離開了演奏大廳。
也有少數(shù)人留在現(xiàn)場,跟老師們交談。
“黎老師!
見到黎國筌過來,王小北兩人笑著打了聲招呼。
黎國筌苦笑了一下:“總算不負所托啊,王梅的進步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王小北嘴角一揚:“還不是黎老師你教得好嘛!
黎國筌翻了個白眼:“不嫌我水平差了?”
王小北自是不會再提這話茬。
“是我水平不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你別往心里去!
黎國筌無奈地擺手。
他看了看王梅,略一遲疑道:“以后你還是繼續(xù)跟我學(xué),但是不會像之前那樣高強度了,另外……學(xué)費就免了!
“可以嗎?黎老師?”
王梅激動不已。
還能繼續(xù)跟他學(xué)。
這不就意味著,她成了他的徒弟,這跟普通的師生關(guān)系可不一樣。
這可是師徒。
黎國筌微微頷首:“好了,我還有事,先走一步,后天放榜后來找我!
“嗯嗯,老謝謝師!
王梅興奮地送別了黎國筌。
此時,不少人聚攏過來。
二人意識到,這會兒沒法兒好好送行了。
于是,便往外走去。
“小北,黎老師應(yīng)該是要收我為徒了,就像你和安爺爺那樣……他總共才收過2個學(xué)生,我排行第3!
王梅手舞足蹈地說著。
王小北嘖嘖兩聲。
哎呀,這事兒。
他其實不太想卷入太復(fù)雜的圈子。
嘆了一聲,終究沒說什么,現(xiàn)在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
隨它去。
安爺,陸茵,冬秀的老師池嫣,現(xiàn)在又添了一個黎國筌。
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確鑿無疑的關(guān)系。
害。
吐了一口濁氣,帶著王梅回家去了。
音樂廳內(nèi)空氣略顯沉悶,但好在并不燥熱。
一出門,外頭的高溫便撲面而來。
王小北和王梅騎上車,悠悠蕩蕩往家趕。
路上,順手在小攤捎了兩支冰棍解暑。
到家門口,卻發(fā)現(xiàn)房門緊閉,鎖得嚴實。
正納悶家里怎會沒人,隔壁雷大媽的聲音傳來。
“小北啊,你大嫂快生了,你爸媽都陪著去醫(yī)院了!
二人眼睛不由一亮。
“哎喲?竟然要生了,是在白塔寺醫(yī)院嗎?”
王小北滿心歡喜地追問,今天真是好事成雙。
“對,就那醫(yī)院,估摸著有2個鐘頭了吧!
“好嘞,雷大媽,多謝了。”
匆匆把自行車停好,王小北二人步履匆匆往外趕。
路不遠,走著去正好。
穿胡同,過小巷,再走上一陣,醫(yī)院的輪廓便映入眼簾。
來到產(chǎn)科。
王家和,王小東,小菊他們都在。
冬秀則是去上她的課了。
小西那小子,不用猜也知道去野了。
“爸,媽!
看見王小東一臉焦急,王小北連忙道:“大哥,大嫂情況咋樣?咋沒進去陪她?”
這時,蕭思嬡換上了病號服,挺著圓滾滾的肚子,在病房門口來回走。
小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蕭思媛的肚子,眼里滿是疑惑。
王小東無奈地擺手:“還不清楚呢,醫(yī)生說頭一胎會慢一些。”
王小北微微頷首。
后世時,聽說有人進了醫(yī)院,拖了一天一夜才生下來。
電視劇里那種一聽要生,立刻推進產(chǎn)房的橋段,現(xiàn)實里沒那么夸張。
當然,家里人跟產(chǎn)婦心里那份緊張是免不了的。
王小北望著大嫂,本想問問有沒有宮縮反應(yīng),轉(zhuǎn)念一想,這問題似乎不太恰當。
便改了口:“大嫂,肚子難受不?”
蕭思嬡擺擺手:“還好,就是不知道啥時候能生。醫(yī)生讓多走動,說是有利于生產(chǎn)!
王小北默默頷首,留意了一下。
胎位正,一切正常。
耐心等待就行了。
家里的井水預(yù)備足,應(yīng)該不會有問題。
張美英朝王小北擺擺手:“走走走,你一個大小伙子,打聽這個干啥?回家去。小梅,你也回去燉點雞湯,你嫂子生完得補補!
王小北撇了撇嘴,但想想也對,在這個年代,男人涉足女人分娩這事,確實是個忌諱。
更何況他還不是人家老公。
“好,我晚點就回家煮湯!
“對了,小梅你試考的咋樣了?”張美英問。
這半年王梅的努力,全家有目共睹
“考得不錯。”
聞言,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