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見狀,自然也緊跟其后。
搪瓷盆中,躺著一個雜糧饅頭。
送飯的小伙子不忘叮囑二人:“當點心啊,里面有米湯,不要灑了,吃完記得洗干凈,交給勤務兵就成了!
王小北洗漱完后,隨手拿了饅頭跟飯盒。
接著,他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盒子一開,露出半盒米湯,黃澄澄的玉米面子稀得能照人影,里頭還漂著幾根榨菜。
主食是一個饅頭。
“這地方吃的也太寒磣了吧?”
王小北嘟囔一句,端起米湯抿了一口。
味道和記憶中鄉(xiāng)下的沒啥兩樣,寡淡的很。
倒是饅頭是剛蒸好的,熱乎乎的。
就著那米湯,饅頭三兩口下肚。
不過轉念一想,現(xiàn)在是饑荒,能有這待遇已經(jīng)算不錯了,北平還有許多人吃不上這樣的呢。
早餐就這么簡簡單單,一碗稀的加一個干的搞定。
飯后,把餐盒洗干凈,歸還給勤務兵后,眾人再次無所事事。
“啊……”
王建中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對勤務兵說:“昨夜顛了一路,沒睡踏實,我再去瞇會兒,有事兒喊我啊!
話音一落,人已經(jīng)溜回自己房里。
王小北閑著沒事,在院子里遛彎,也感到一絲倦意,便跟回房去。
若非限制自由,他真想好好看看這個地方。
可剛脫衣躺下,外頭就響起了急促的集合聲:“集合!
王小北一聽,無奈地趕緊套上褲子。
這零下20來度的天氣,穿衣脫衣都是種折磨。
“咚咚咚……集合啦!
門外,是勤務兵的敲門聲與呼喊。
“來了來了,正穿衣服呢!
王小北應著,手忙腳亂穿戴整齊,這才去開門。
此時,其他三位同伴已經(jīng)在院中站著。
王建中系著褲腰帶,嘴里嘟囔著:“我這剛躺下焐熱乎呢!
接著,便匆匆趕來。
院子邊停著輛卡車,送他們來的武連長也在那兒候著。
見人齊了,武連長才開口:“行了,任務開始。一會兒過去,別多問,讓干啥就干啥,明白了嗎?”
幾人面面相覷,神色微緊,卻都點了點頭。
武連長見狀,滿意地頷了頷首:“上車。關成益,鄒志義,你們倆坐后頭,別讓人看見外面的動靜!
“好的。”
至此,王小北才算知道院子里那兩位勤務兵的名字。
接著,五個人利索地上了大貨車,關成益和鄒志義各提著槍緊跟其后,上車后還順手拉開了遮風的簾子,只留下細微的光線透進來。
“哐當,轟隆……”
先是車門關緊的沉悶響聲,緊接著是引擎轟鳴,車輛隨即啟動,駛向遠方。
路程意外地漫長。
經(jīng)過1個小時的顛簸,車子終于緩緩停下。
“用這些布條把眼睛蒙上。”
眾人并沒有立即下車,關成益在車上分發(fā)給每個人一條黑色布條。
大家心照不宣,明白是要蒙眼了。
關成益顯得尤為謹慎,不僅仔細檢查了每個人的蒙眼情況,還特意將布條壓低,確保不能看到外面。
弄好后,遮風簾被再度拉開。
他們在別人的攙扶下,依次走下了車。
……
不遠處的大樓內(nèi),兩位50歲上下,身著軍裝的男子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
不用看肩章,僅從他們的氣場就能感受到地位非同一般。
其中一人面露憂慮,輕聲道:“這樣也太過冒險了吧?萬一出事可怎么好?”
旁邊的同伴未轉身,沉聲回答:“唉,這也是無奈的辦法,我們的資源有限,經(jīng)不起反復試錯。”
“我們不僅要確保研究成功,還得盡量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每一分錢都得花在最關鍵的地方,不容許任何浪費!
聽完,先前發(fā)言的人沉默了下去。
觀察片刻,領頭的那位繼續(xù)說:“如果這幾個人真的能找到問題,我來寫報告,爭取讓他們留在我們的基地!
他看了一眼那群人,又補充道:“那個年紀大的跟孩子就算了,有那三個人就足夠,不過還是要做好背景調查,不能有任何問題!
旁邊的人微微點頭:“行,我明白了。”
此刻,王小北他們還不知道,兩人的這番對話險些改寫了他們的命運。
五人在眾人的攙扶下,被引導至一處地點。
“行了,現(xiàn)在可以摘下眼罩了。”
一到地方,老武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幾人依言摘下眼罩,眨著眼睛適應周圍的光線。
這里看起來像是個車間,大部分區(qū)域都被布覆蓋,只有中央的臺子上擺放著一根黑褐色的管狀物。
這管子直徑約有一米六,高度達五米,矗立在工作臺上。
王小北望著這東西,心中滿是疑惑。
這是啥玩意兒?
核彈?
即便他未曾親眼目睹,但網(wǎng)上看過介紹,沒有這么大。
而且這分明只是某部件的一部分。
如果是完整的該有多大啊。
組件?
似乎也不對。
原子彈的研發(fā)地,不在這邊啊。
這一切讓他一頭霧水。
此刻,大廳內(nèi)圍著很多,大家都靜靜地注視著這幾個人。
武連長眼尖,看到人便連忙上前,利索地敬了個禮:“報告首長,人都到齊了!
那位站在門口的領頭人物,正是之前對話二人中的一人。
首長打量了幾人一番,微微頷首,隨即對著身旁一位裹著厚重軍大衣的中年男子低語了幾句。
“總工程師,你看……”
這位總工程師約莫五十上下,頭頂已經(jīng)半禿。
二人快速交換了意見,總工程師輕輕一點頭:“行,接下來進行測試,放他們過去吧!
指令一下,人群中走出一人,站到了王小北他們跟前:“跟我來!
此人正是袁維。
王建中一行人滿懷好奇地跟了上去。
來到一臺龐大機械旁,袁維指著桌上一對小鐵錘說:“拿這鐵錘,按照上面的標記逐一敲打,注意聽有沒有異常聲響,就像你們最后一輪測試那樣。”
說話間,他手指向那龐大的機器。
只見機器上標有十幾道紅色線圈,線圈上還有許多白點。
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顯得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