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王小北笑瞇瞇的說:“太好了潘老師,你對那一帶熟悉,一會兒到了也用不著四處打聽,省事兒!
聞言,潘嘉平隨口一問,“我在那附近長大,雖然不能說每個人都認(rèn)識,但大致的方位我還是知道的,你說的是哪個大院呢?”
“景藤七十六號大院!”
王小北話音剛落,又笑開了:“潘老師,往后你進(jìn)城,我可得常去你那串門兒了!
說著,王小北發(fā)現(xiàn)潘嘉平的腳步放緩,似乎停了下來,不禁疑惑道:“潘老師,你怎么了?”
隨即,他打趣道:“難不成,潘老師你這是不愿意我去看你?都說人走茶涼,可也沒老師對學(xué)生這樣的啊!
潘嘉平被這話逗笑了,連忙擺手:“你這小子,還是這么沒正行,你想來看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怎會不歡迎呢?”
王小北聽到這話,看了看潘嘉平夫妻,心中升起一絲困惑。
他注意到,二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
王小北心中一轉(zhuǎn),回想起剛才的話,猶豫著問道:“潘老師,我提到的那個地方,你是不是有認(rèn)識的人?可我沒說是哪家呀?”
潘嘉平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那里只住著一戶人家,那人,我也認(rèn)得!
說完,他繼續(xù)往前走去。
王小北琢磨了一下,推著自行車緊隨其后,好奇地問道:“潘老師,這話里有話呀?有事嗎?”
“呵,算是有點(diǎn)瓜葛吧,你到那兒干啥去呢?”
潘嘉平微微頷首,沒細(xì)說,反問道。
王小北解釋道:“也不是啥大事兒,我妹妹不是一直想著學(xué)唱黃梅戲嗎!
“陸阿姨在文工團(tuán)里有位熟人,今天就帶她去看看,看能不能讓那邊收下她!
潘嘉平聽了,了然地頷了頷首。
與他猜想的八九不離十,多半是有人想拜師學(xué)藝的事。
他想了想,眼底閃過一抹笑意:“你妹妹待會兒恐怕要吃閉門羹,這樣,等會兒我陪你一塊去,替你說說話,應(yīng)該可以的……”
“哎?”
這回輪到王小北一臉詫異,“潘老師,這是啥情況?能給我說說不?”
聽這意思,潘嘉平和那位似乎認(rèn)識。
潘嘉平想了一下后,索性坦白道:“也沒什么不可說的,那人是我三媽……脾氣不太好,早些年就不收徒弟了!
“啊……”
王小北一陣詫異,陸茵怎么沒提這茬?
按理說,陸茵該事先跟對方通個氣,免得突然上門唐突。
要是知道人家不樂意,今天也不會帶著人去碰壁。
但更令他驚異的是,潘嘉平竟然喊對方為三媽,這稱呼里頭可有講究,唯一的解釋便是對方曾是偏房。
見王小北一臉疑惑,潘嘉平不以為意地笑道:“這事兒在公社里沒人知道,但在我那街道,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沒啥不可說的!
接著,他緩緩道出了原委。
原來,潘嘉平的父親早年間是北平城里有名的富商,家境殷實(shí)。
只不過,潘嘉平一家屬于二房,在解放后,各房自立門戶,便分開了。
陸茵找的人名叫池嫣,屬于潘家的三房那邊。
大房即潘老師的大媽,出身顯赫,是清朝一位杜姓官員的大小姐。
潘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依仗著杜家的勢力,才在城中逐漸嶄露頭角。
然而,清朝亡了,杜家成員就進(jìn)入政府工作,最終舉家遷往海外。
那時,潘家人沒走。
不過幾年前,潘嘉平的父親帶著全家,移民到了海外,說是去投奔杜家。
但并沒有包括三房池嫣及二房潘嘉平一家。
當(dāng)然,池嫣的獨(dú)子被帶走了,只留下池嫣一人,孤獨(dú)地守在這邊。
潘嘉平之所以沒能一起,部分原因是他已經(jīng)故的母親與大房之間的嫌隙,使得他被留了下來。
早年間,潘嘉平一家與池嫣的關(guān)系并不好。
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在池嫣的兒子出國后,作為晚輩的潘嘉平基于禮數(shù),開始去探望這位孤苦的老太太,兩房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漸漸緩和。
王小北聽完,咂舌不已,望著潘嘉平,真想告訴他,你還是趕緊想辦法出國去吧。
就這家庭,到了那幾年,妥妥的進(jìn)牛棚。
而且,他熟悉的人中,類似情況還真不少……
柯家、安爺、再到潘家。
一旦他們遇到難處,他絕不會袖手旁觀,而這還只是表面上看得見的,背后不一定到時候還有誰會出事呢。
甚至自己大伯,也無法確保將來不出問題,雖然概率很低,但也不是絕對安全。
想了一下后,王小北決定不要杞人憂天。
畢竟,許多事情是避無可避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只要人還活著,總有辦法。
大不了,到時把所有人都安排到港島避風(fēng)頭就是了。
最讓人頭痛的非安爺莫屬,這老爺子頑固的緊,加上年歲已高,先前從來沒有出過國門,如今更不可能愿意遠(yuǎn)行了。
看情況,真不行到時候給他來個措手不及,敲暈了再帶走。
談話間,三人已經(jīng)進(jìn)了通向潘嘉平家的巷子。
“你先回家吧,我陪小北過去那頭看看,孩子還等著呢!
潘嘉平望著妻子,囑咐了一句。
潘嬸點(diǎn)點(diǎn)頭,向王小北招呼了一下便轉(zhuǎn)身回家。
等她走了,潘嘉平帶著王小北,拐進(jìn)了胡同的另一端。
只不過沒等他們到地方,陸茵騎車的身影便映入眼簾。
“哎,小北……我剛打算回家呢!
看見兩人,她急忙剎車,對著一旁的潘嘉平笑著問:“他是……”
王小北見狀連忙介紹:“哦,這是我公社時的班主任潘老師,恰好路上碰到。潘老師也住這兒,就一起過來了。”
說完,他望向潘嘉平,笑中帶幾分得意:“潘老師,這是陸茵阿姨,學(xué)校之前為我開的表彰大會,就是因?yàn)槲揖攘岁懓⒁獭!?br>
潘嘉平恍然大悟:“原來這樣……你好,陸同志,我是小北的先前班主任,潘嘉平!
“哎呀,潘老師你好!
陸茵亦是客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