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二十多分鐘,王小北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手里拎著幾個沉甸甸的飯盒。
他將其中一盒遞給雷永康,笑道:“永康爺爺,咱可不能虧待肚子,這幾個饅頭和盒飯你路上墊墊,還有,這袋大米你也帶上。”
說完,那10斤的大米轉(zhuǎn)交到了雷永康手中。
原打算還要住幾天,沒想到計劃有變,大米就有點累贅了,畢竟不可能一路帶著回去。
雷永康望著手中吃的,連連擺手:“我?guī)蟽蓚饅頭就行了,剩下的,你們自個留著吧。”
王小北見狀,笑瞇瞇地說:“放心吧,我們回家有定量,車上也能買吃的,不用擔(dān)心我們的。”
張美英知道兒子的能耐,也在一旁勸著:“永康叔,收下吧,城里我們的口糧是有保障的,這點兒不算什么!
“這個……”
雷永康聞言,心中頗為糾結(jié)。
最終,他還是點頭:“那好吧,我就收下了!
說完,他輕嘆一聲,似乎想言又止,最終還是把話咽了回去。
“喂,誰去皖西的?車要開了啊。”
話音剛落,公社大院里傳來喊聲。
“哎。這兒呢,這兒。”
王小北連忙揮手示意,對著雷永康笑道:“永康爺爺,那我們先過去啰。將來有機會,咱們再聚。”
說完,他牽起冬秀,走向大院里面。
張美英與雷永康點頭示意后,也隨之跟上。
來到停車處,就看到一輛大卡車。
車上已經(jīng)裝了不少貨物,但仍留有少許空隙。
副駕駛座已經(jīng)有乘客,三人只好擠在后面的車廂中。
王小北逐一遞上香煙,那幾人接過后,氣氛隨和了不少,叮囑如果路上要上廁所方便,敲車頂就是。
三人道過謝,隨即上了車廂。
片刻后,車輛啟動。
車廂內(nèi),王小北等三人隨意的坐了下來,王小北隨即從包中掏出吃的,“媽,冬秀,吃點東西吧,剛買的熱乎呢!
說完,揭開飯盒蓋,里頭裝著洋芋絲炒肉絲,還擺著六個雪白的大饅頭,更有干凈筷子,分發(fā)給每個人。
張美英一臉訝異:“這你哪兒弄的?”
王小北玩笑道:“我說變出來的你信嗎?自然是餐館買的,快吃吧!
王小北邊說邊咧嘴一笑,手拿饅頭吃起來。
張美英不疑有他,心下暗忖,定是花了不少錢,或許還是用的全國糧票呢。
她望向一旁咽著口水的冬秀,笑道:“好了,你哥準(zhǔn)備的,就放心吃吧!
王小北也附和:“放心吃,特意選了不太油膩的,正好適合!
畢竟,在北平都沒什么肉,這里自不必說,想必他們已經(jīng)很久沒沾葷腥,因此特地挑選了較為清淡的菜,以免腸胃不適。
冬秀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抓起饅頭大口咬下,顯然是真的餓壞了,太久沒有嘗到肉的滋味。
車內(nèi),眾人邊吃邊聊。
隨著車輛一路顛簸,直至黃昏時分,終于抵達專區(qū)。
那時的皖西尚未升格為市,但其行政級別已經(jīng)等同于市。
抵達目的地后,王小北再次向司機及副駕遞了香煙,微笑揮手作別。
隨后,他們招了一家招待所,安頓下來。
這次,張美英親自談的,可惜這地兒沒啥像樣的住宿,只剩下那種擠十個人的大通鋪。
好在屋里人不多,一對小兩口加上一個小伙子,勉強算是清靜。
晚上自然免不了外出找吃的,填飽了肚子才算完事。
第二天清晨,直奔政務(wù)區(qū)把章給蓋了,坐著開往省城的班車,一路風(fēng)塵仆仆。
午后時分,一行人踏入繁華的省城,東打聽西問路,好不容易摸到市政大樓。
一番周折,總算把所有手續(xù)搞定。
手續(xù)齊全后,坐上公交悠悠晃回了招待所,接下來便是買幾張回北平的車票。
王小北安排兩人在招待所休息,自己則去買票。
順道看看后世住過的孤兒院。
火車站人聲鼎沸,打聽清楚車次,瞅了眼時間,挑了個晚上7點多的列車,剛好第二天清晨到達目的地。
3張臥鋪票到手,走出車站,看看時間,還有3個多小時,足以讓他舊地重游一番。
打聽好路線,他悄悄取出空間中的車子,一路風(fēng)馳電掣。
這里是市區(qū)的東邊界,而他的目的地卻在西邊。
幸運的是,這段路沒紅綠燈,十多分鐘便駛?cè)肓私纪狻?br>
再騎了幾分鐘,目的地隱約可見。
王小北悄悄的將車折好收起,打量著這片既陌生又充滿回憶的土地。
不遠處,慈寧山巍峨挺立,證明他沒找錯地方。
取出自行車,繞著四周轉(zhuǎn)悠問了一圈,得知孤兒院不在記憶中的位置,而是在不遠處的一處地方。
沿著指引,穿過熟悉的街道,孤兒院漸漸映入眼簾。
這個大院子并不顯山露水,門上掛的牌子樸素?zé)o華,僅是一塊刷著白石灰的木板,黑色的字跡在日曬雨淋下顯得有些斑駁。
王小北騎車到院門前,緩緩?fù)O萝嚒?br>
“喂,你來這兒找誰呀?”
一聲略帶滄桑的聲音突然響起,阻斷了他的步伐,一位頭發(fā)斑白的門衛(wèi)大爺站在一側(cè),眼神中透著幾分戒備。
王小北望著老人,思緒一轉(zhuǎn),坦誠回答:“我來找一個名叫胡天祿的,聽說他是這里孤兒院的孩子!
“找他做什么?”老人一臉詫異,眉毛微微挑起。
“噢,其實是受一個朋友之托,來看看他的!蓖跣”苯忉尩。
老人聞言,神色緩和下來,點了點頭,手指向院子里頭的一棟磚瓦結(jié)構(gòu)的房子,“你去那兒吧,院長在那,找他問問情況吧!
“好的,太感謝你了!
王小北禮貌地致謝后,便徑直走向了那座不起眼的磚瓦房。
院子里的建筑風(fēng)格各異,從老舊的泥土房到新建的磚瓦房,錯落交織。
推開門,只見一位老者正喝著茶看著報紙,見到王小北,他輕輕放下手中的報紙,“小伙子,有什么事嗎?”
“你好,請問你是院長嗎?”王小北禮貌問候。
“對,正是我,請問你是……”
“我受朋友之托,特地來看看胡天祿。請問,這孩子在這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