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一看王家和臉色不對,立刻收起嬉鬧之態(tài),解釋道:“爸,你消消氣,潘老師給我票了!”
“潘老師給你票了?”一聽這話,王家和更加怒不可遏。
“潘老師、潘老師,潘老師是你爸啊,又給你錢又給你票?”
王小北嬉皮笑臉的道:“爸,這話咱們說說就行,回去這么說,我媽可不饒你!”
聽到這話,王家和氣炸了,就要過去揪王小北耳朵。
“爸,別動手!其實,這些是我自己賺來的,現(xiàn)在不方便,我們回家再說。”
潘老師的借口無法說服王家和,王小北只能編別的借口。
王家和正要發(fā)作,突然想起家里近期莫名增多的魚,也是來源不明。
王小北見他面露遲疑,便勸道:“爸,你先吃吧,等咱們吃飽了,我再跟你說,你就放心好了!
“爸,你要不要嘗一口?要是你不喜歡,我就全包圓了!
王小北指著桌上的包子,王家和一陣肉疼,這要多少錢啊。
“肉絲面來嘍!”
服務(wù)員吆喝一聲,又端來了兩碗熱騰騰的肉絲面條放在桌上,隨后又忙碌起來。
王小北拿起筷子,大快朵頤,一口面條下肚,頓感渾身舒坦,還得是要吃肉啊!
接著,他催促起還未動筷的王家和,“爸,快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這里還有炒肝、豆?jié){和油條,你還想吃別的嗎?”
王家和坐下后,心疼不已,沒有立即開吃,反而問起價格,“這要花多少錢,多少票?”
身上帶著三十塊錢他不擔心錢不夠,他更關(guān)心的是糧票問題。
在得知面條每碗二毛,還需搭配糧票跟肉票后,王家和心里默默計算起來。
王小北看出父親還在費心計算,忙說:“爸,不用算了,這一共是八毛二分錢,糧票八兩,肉票二兩。”
沒有兒子算的快,王家和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很快釋然——糧票雖難求,但總有辦法通過食物兌換,而這肉票,也就區(qū)區(qū)二兩而已,他也忍痛接受了,就沒有發(fā)火了。
“爸,你不餓嗎?要不要我?guī)湍堰@碗面吃了?”王小北開玩笑道。
王家和一聽,臉色瞬間黑了下來,“這要能退,我肯定不吃!
“爸,你真的去退,老板估計會揍你一頓!
王家和瞅了他一眼,隨手用筷子攪動面前的面條,一口就干掉了三分之一。
接著,他抓起一個大肉包子塞進嘴里,臉上洋溢出滿足的表情。
“爸,這包子是不是比饅頭香!蓖跣”边吚峭袒⒀实爻悦,邊得意地笑著說。
聽到這話,王家和心中暗自感慨,“廢話,肉能不好吃,但是貴呀!”
他就著面湯,三兩下便解決掉一個包子,最后又拿出半塊玉米餅,讓老板給了點面湯,風卷殘云般吃得一干二凈。
飽餐過后,二人腆著圓滾滾的肚子,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父子二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平時可沒機會吃細糧。
王小北怕胃不適應油水,沒敢吃太多,王家和更是心疼錢,所以就沒要再要了。
吃完飯,王小北起身結(jié)賬,和王家和走出早點店。
正值酷暑難耐,早餐吃完,二人已是汗流浹背。
“嘶,爸你干嘛!”
剛出門,憋了一肚子火的王家和就一把扯下脖子上的灰色老布,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緊接著揪住了王小北的耳朵,質(zhì)問道:“快說,你哪來的錢和票?”
“疼!你先松手,我慢慢跟你說還不行嗎?”
見兒子服軟,王家和這才松開手,拿出他的旱煙。
王小北趕忙解釋道:“這些票和錢,都是我的稿費!
“稿費?這是怎么回事?”王家和一臉困惑地看著王小北。
“潘老師以我的名義,在城里的《北平日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被刊載后得到了稿酬,一共十元,另外還有肉票油票各1斤,糧票5斤!
王小北臨時編了個理由,打算稍后讓老潘配合蒙混過去。
“真的?”王家和疑惑地瞥了王小北一眼。
“我騙你干什么?回頭我就讓潘老師給你看證明!”
一聽有證明,王家和頓時眉飛色舞,摸著王小北的頭,自豪地說:“好樣的,我兒子長大了,真讓我驕傲!
此時,王家和伸出手,王小北連忙問:“爸,你這是干啥?”
“票跟錢呢?拿出來看看!”王家和直截了當?shù)氐馈?br>
王小北早料到會有此一問,才故意壓低了所得金額,但仍裝作不舍地說道:“爸,這些錢都是我自己掙的,我想留給自己用!
“胡鬧!你花的不是我們的血汗錢嗎?你一個小孩子要這么多鈔票和車票做什么?拿來!”
話音剛落,王家和抬手就在王小北頭上拍了一下。
王小北無奈,只得掏出10塊錢以及部分票,苦笑道:“我只花了二兩肉票,現(xiàn)在還剩下八兩!
接過票和錢,王家和滿面笑容地仔細清點,反復確認兩次才安心地放入懷中的小布袋中。
張美英昨晚給他縫了小口袋,以防丟失錢財。
不過,這個口袋被縫在汗衫上,顯得格外突兀。
此刻正值上班高峰期,街道上人潮涌動,仿佛打仗一樣。
大家身著藍色工裝,談笑風生,既有男人也有女人,老少皆有,共同構(gòu)成這座城市的獨特風景線。
王家和愣了片刻,隨后匯入人流走向醫(yī)院。
時針剛過七點,醫(yī)院里開始有人來看病。
父子倆步入醫(yī)院,一座四層高的西式大理石建筑映入眼簾,兩側(cè)開闊的空間與門前十多級混凝土臺階相得益彰。
他們在原地等候了半小時后,才見到工作人員過來上班。
付了3角掛號費后,父子二人就上了二樓的一間門診室,那里有一位穿著白大褂的中年醫(yī)生,正在為一位青年診治。
走廊外病人圍成一圈,靜待醫(yī)生的召喚。
王小北因來得較早,所以占據(jù)了最前排的位置,其他人則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待。
王小北身邊站著默默陪伴的王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