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對這種熱鬧一點(diǎn)興趣都沒有。
如今到了城里,還不用上學(xué),有的地方是玩的。
想了想,王小北決定明天先去市場轉(zhuǎn)一圈,買些鄉(xiāng)下的土特產(chǎn),以備日后交易。
買什么他已經(jīng)琢磨好了,就幾樣?xùn)|西。
野雞,野兔和蘑菇。
他之所以買那只野雞可不是要打牙祭,而是養(yǎng)著下蛋,賣野雞蛋比賣雞蛋安全多了。
只可惜目前只有一只野雞,若能湊齊一對就好了。
野兔子好說,然后是蘑菇。
木耳、肉蘑、松菇這三種野菇,鄉(xiāng)下的山上都有,就是量不多,供銷社也指定收這三種。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沒毒,用不著擔(dān)心吃死人,至于鄉(xiāng)下采摘別的蘑菇,就沒人管了。
“哎呀!”
就在王小北琢磨的時候,一聲尖叫突然響起。
正納悶間,門外又傳來喊聲。
看樣子,這是打架了啊。
他好奇地走向外面。
只見雷大媽與杜大媽正在奮力拖拽著周寡婦,而程大娘卻被兒子程浩宇緊緊拽著。
“你算什么東西?我家煤球明明就是你偷拿了!”
周寡婦被拉上,嘴上卻還是在叫罵。
程大娘也不是好相與的,厲聲道:“你這個絕戶,也敢血口噴人,說我偷了你的東西,證據(jù)呢?不要臉的玩意,浩宇,快撒手,我要把她胡說八道的嘴撕了!”
周寡婦周曉燕吐了一口,“如果不是你偷的東西,我罵小偷,你這么激動做什么?”
雷大媽見狀,趕緊打圓場:“哎呀,曉燕吶,別生氣了,丟了個炭球而已,而且他們是中院的,干嘛特意跑到后罩房去偷東西呀,這前院不到處都是煤球嗎?”
然而周寡婦并不買賬,她挺直腰板,語帶堅決:“雷大媽,你這話就說得不對了。我周曉燕在這兒住了多少年,何曾有過胡攪蠻纏的時候?”
“雖然我沒了男人,可我不是沒臉了,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樣臉皮不要的。”
說話的時候,她的目光在程大娘身上一掃而過。
雷大媽聽罷,微微點(diǎn)頭,周寡婦雖平日里性子火爆,但確實從不惹是生非,只要不是打她的主意沾她便宜。
“你說誰不要臉呢?”
程大娘一聽這指桑罵槐的話,頓時炸刺了。
正欲發(fā)作,卻被自家兒子一把攔住。
“好了,周曉燕,你先去后院問問別人,看有沒有人知道誰拿的。這青天白日的,煤球總不能憑空消失吧。”
這時,雷大爺出面調(diào)停,然后望向大家。
“到底是誰做的,自己站出來,不管是誤拿或忘記歸還,說清楚就行了。若是被我揪出來,我可絕不輕饒!”
盡管真是誰先拿了,沒記得說,也不會在此刻承認(rèn),那不就是傻子了,以后還怎么大院做人。
王小北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明了,兩家之間的梁子算是結(jié)了。
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
周寡婦死了男人,留下來的三個小的還是女兒,程大媽竟然罵人家是絕戶,這誰受得了?
然而,他又覺得程大娘不至于為了偷一個煤球,特意跑去后院,這其中定有蹊蹺。
后院的幾間房都沒窗,唯一出口便是前門,沒有人會冒著危險潛入后院偷竊。
想到這里,王小北的目光落在周家三姐妹身上。
盡管衣衫破舊,卻整潔干凈,她們的臉龐和發(fā)髻也被梳理得清清爽爽,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大女兒小霞已經(jīng)16,繼承了父親的工作。
二女兒小秀13,在念初中,成績挺好。
小女兒小慧10,在念小學(xué),天真可愛。
三個丫頭都是模樣水靈,看周寡婦亦是容顏秀麗,相比她們長成大姑娘了也不會差。
在雷大爺和杜大爺兩位管事大爺?shù)恼{(diào)解之下,這場風(fēng)波暫時平靜下來,兩邊罵罵咧咧了幾句,是各自回了家。
“媽!”
就在這時,小西高興的喊了一聲,疾步走向大門口。
張美英這會剛下班,從門外邁步而入。
“老四,吃飯了嗎?”張美英看見小西,忍不住輕輕摸了摸一下他的腦袋,關(guān)切地問道。
小西憨厚地點(diǎn)點(diǎn)頭,回道:“吃了,就吃了點(diǎn)紅薯!
小西心里還在盤算著張美英應(yīng)該會心疼他,然后給他做點(diǎn)好吃的,但張美英卻只是頷了頷首,拉著他往回走,還不忘瞥了眼四散的人群。
接著,張美英走到王家和跟前,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發(fā)生什么事了?”
王家和立刻將事情經(jīng)過娓娓道來。
張美英聽罷,只是沉吟片刻,點(diǎn)點(diǎn)頭說:“好了,咱們回家吧,你來多久了?”
“李老漢今天剛好進(jìn)城,我就帶著小西坐車來了,鍋里紅薯還熱著呢,趕緊去吃吧!
說話間,兩人已經(jīng)進(jìn)入屋子。
張美英沒有馬上去吃,而是走進(jìn)內(nèi)屋,看著里面堆的一堆東西,好奇地問道。
“你連紅薯都帶過來了?”
王家和吸了一口煙,點(diǎn)頭應(yīng)道:“是啊,都在這里了,等明天天氣好些,我就把它們搬到外面晾一下,然后掛起來風(fēng)干了。”
張美英一邊拿起紅薯吃了起來,一邊叮囑:“跟小西和小菊說一聲,院子里人多眼雜的,多注意著點(diǎn),別被人拿東西了都不知道!
熟了的紅薯不經(jīng)晾曬會變酸,還好現(xiàn)在天冷。
張美英接著問道:“咱家的定量本放哪兒了?讓我看看!
在那個年代,城里的定量本,關(guān)乎一家人的溫飽大計。
王小北聞聲找出了糧本,遞給張美英。
她翻開瞅了瞅,滿意地一笑:“太好了,照這樣看來,我們往后都不會再餓肚子了!
她小心翼翼地將定量本放好,然后又向王小東問工廠的情況:“你們廠里有提定量的事情嗎?”
王小東點(diǎn)了點(diǎn)頭,“提到了,據(jù)說這次定量會有調(diào)整,我屬于輕體力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