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的時候,王小北想了想,還是對王家和說,“爸,媽之前不是說玉米面價格貴,以后多吃點紅薯嗎,我估計她那邊囤了不少的紅薯,你在家不用太省著吃!
家里欠了那么多錢,張美英一直覺得天天吃玉米粉太花錢,于是王小北便乘機攛掇王小東在屋里刨了個地窖,囤放了不少的紅薯。
糧票現(xiàn)在還沒出來當月用的,所以放著沒事。
王家和聽后微微頜首:“我知道了,既然你要去城里,那就抓緊時間,再晚天都要黑了!
王小北應(yīng)了一聲,大步出了門。
這一次,他沒有順道去找大姐王梅,畢竟她手里有錢,而且馬上就是禮拜天,預(yù)計也要回村了。
來到公社后,王小北馬上取出自行車,繞了另一條小路,這條路正是之前和張美英一起送大姐去報名走過的。
這里的人不認識他。
來到拉煤路,他把自行車收進空間,坐上了進城的公交車。
到了車站,他立刻騎著自行車去往王小東的廠里。
此刻,王小東還在上班,聽到大喇叭有人找,就來到了門口。
“小北,你來做什么,怎么沒上學?不會又是你自己偷偷跑過來的吧?”王小東一陣奇怪。
王小北翻了個白眼:“什么偷偷跑過來!我來城里,爸是知道的!
王小北懶得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直接開口問,“上次我讓你囤紅薯,你囤了多少斤?”
“媽只讓我囤幾百斤,但我聽了你的話,悄悄囤了3000斤!
王小北一聽,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至少紅薯的問題解決了。
“哦,小北,我買紅薯的時候,有個老頭也在買紅薯,還問我怎么會想買那么多紅薯?我就告訴他,是我家人要求買的!
王小東說到這里,臉上掠過一絲怪異之色,“他說他從事農(nóng)學研究這么多年,從沒見過哪一種糧食有這樣高產(chǎn)的,說還有明白人,他什么意思?”
王小北自然聽明白了。
應(yīng)該是那些搞農(nóng)業(yè)的,也只有他們能看的懂了。
“沒什么,跟你說了也不一定能信。總之,紅薯的事辦了就好,千萬別和媽說我在城里啊,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可能要點時間才能回去。”
王小東點頭,想了想還是說:“可是,我弄了那么多紅薯,總感覺瞞不住啊!
三千斤和幾百斤,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我之前不是提醒過你,要在中間加上土和油皮紙嗎?你沒弄嗎?”
“弄了啊,可是我還是擔心……”
“那就沒事了,要是真被發(fā)現(xiàn),你就說是我讓你做的,行了,我要去忙了,你也回去上班吧!
說著,他就離開了。
他要是去找劉主任問問戶口的事情呢,這才是目前最主要的。
離開造紙廠,王小北騎著自行車向街道辦而去。
路上,經(jīng)過一家糧店的時候,就聽到有人在門口抱怨的說:“怎么回事啊,現(xiàn)在都二號了,還說糧食沒到!
“就是啊,報紙上都說糧食大豐收,多的根本就吃不完,怎么還要等呢,一次多買點也不行!
“沒錯,豬肉也是,一個月分三次發(fā),本來還以為多發(fā)呢,結(jié)果只有一兩半,三次加起來也不到半斤啊!
“唉,昨天元旦我去買雞,也開始限購了,一次只能買一只。以前哪有這樣的事,有錢就能隨便買啊,眼瞅著又要過年了,都不知道能買到什么東西了!
兩個買糧食的大媽嘀嘀咕咕著。
王小北聽到這話,忍不住思索起來。
北平這邊,都是上個月的二十五號就可以提前買下一個月的定量糧食的,現(xiàn)在竟然過了一個星期。
很有可能是,糧食收上去之后,給出口了。
雞鴨魚這些,以往都是不要票的,現(xiàn)在也開始限量,可見已經(jīng)緊張起來。
沒辦法,鄉(xiāng)下沒糧食,肯定要吃雞的。
豬都是賣給收購站,家里只能剩個十來斤。
這就是以前一年的肉了。
這幾個月,豬和雞都吃了那么多,還能給城里供應(yīng)上就怪了。
這個時期,城里吃肉,大都是從農(nóng)村收購上來的,光靠養(yǎng)殖場是不可能夠城里需求的。
現(xiàn)在鄉(xiāng)下吃多了,城里面自然就緊張。
搖了搖頭,繼續(xù)往街道辦走去。
到了地方,還是那么熱鬧,都是那些雞皮蒜毛的小事。
王小北直接朝劉主任的辦公室走去。
此時的劉主任正揉著太陽穴,與一個男人在說話。
“趙站長,糧食你一定要抓緊時間催一催,一定不能讓老百姓餓肚子,這個街,不能亂!
“劉主任,你放心,我已經(jīng)說了,最多兩天就有糧食送過來,大家伙先緊一緊吧!
看到里面在談話,王小北就沒有走進去。
站了一會,一個穿著灰色棉衣、頭戴小花絨帽,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也走了過來。
他看了看王小北,也沒有進去。
里面的人大概是注意到門口有人,于是結(jié)束了談話,那趙站長走了出來。
小伙子看著王小北說,“小同志,你是有事吧,你先進去說吧,我等等。”
自己先來的,王小北也就沒有推辭,點了點頭。
“劉主任!”
他喊了一聲,走了進去。
看到是王小北,劉主任也知道他是來做什么的。
他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你是為遷戶口的事來的吧?”
“是啊,劉主任,我的戶口也該弄了吧,都有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