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對,在一個草叢里發(fā)現(xiàn)的!
“你這孩子運氣還不錯,抓好了,別讓兔子跑了,回去了能好好吃一頓!
王遠山笑呵呵的說著。
倒也沒懷疑,山里碰到野兔子的事很正常,唯一詫異的就是這個事讓王小北給碰上了。
小西則是兩眼放光,緊緊盯著那只大肥兔。
從地上撿了幾根樹皮,把兔子給綁了起來。
王小北站在原地,沒有再轉,剛剛進樹林的時候,踩了太多雪,鞋底好像濕了,不過大家都看著,他也換不了。
“小北,這兔子弄回去你要怎么吃?”
王澤宇目不轉睛地盯著兔子,一臉的饞樣。
自秋收之后,他已經(jīng)有一個多月沒嘗過肉味了。
“我哥抓到的,我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不等王小北說話,小西就搶先一步說。
就一只兔子,在他看來還不夠自己吃呢。
王澤宇嘴角微微抽搐,“我知道是小北抓的,就是隨便問問!
他撇了撇嘴,走開了。
一直忙活到一點,他們才停下來。
燒火做飯有秸稈和玉米棒子芯,砍柴就是為了燒炕用的,一兩天也弄不完。
王家和和王遠山一人挑起200多斤的柴,劉幻翠也挑了100來斤,鄉(xiāng)下的女人力氣并不比男人差。
三個半大小子也都背了一點。
天空灰蒙蒙的,倒不是要下雨,而是北方的沙塵暴。
花了兩個小時,大家才到家。
進了院子,王家和先把柴火放在院子里,就處理起那只兔子。
小西蹲在旁邊看。
“小北,你去代銷社買些鹽,這兔子我把它腌起來,家里鹽快用完了。另外,再買些醬油、醋!
王家和邊說邊從口袋里摸出五毛錢,遞給王小北。
如今家里有兩個人在上班拿工資,就也不必和先前一樣拿雞蛋去換鹽和醬油了。
王小北點頭,抓起黑乎乎的醬油瓶出了門。
他來到了代銷社,卻發(fā)現(xiàn)只有李采薇父親李老漢在,李采薇應該在學校。
這會,代銷社擠滿了買東西的人群,都是買鹽和打醬油。
畢竟現(xiàn)在不吃大食堂了。
本來王小北是想讓李采薇給自己帶個話,暫時不去學校了。
李老漢家里是脫產(chǎn),糧食直接從大隊里扣,不過估計現(xiàn)在情況也不太好。
“李叔,李采薇是去學校了吧?”
眼見李老漢在忙碌,王小北忍不住問了一句。
李老漢50多歲,頭發(fā)白了一大半,臉上布滿皺紋。
他抬起頭,驚訝地喊道:“哎呀,是小北啊,柳兒去學校了,你咋在家呢?”
說著又對面前的一個男人道:“鹽二兩,三分錢,下一個,要買啥?”
那男人給了錢,第二個人馬上走上前。
王小北被擠到一旁,嘆了一口氣說:“哎,家里都沒糧食了,去學校,我吃什么呀?”
李老漢笑瞇瞇的說:“放心吧,糧食快送回來了,咱們馬上就有得吃了。”
現(xiàn)在的情況大家伙都不太懂,不過對公社還是很信任的。
聽到這話,王小北笑了笑,不再多言。
“李叔,我要鹽,醬油還有醋,各給我來1斤。”
“嚯——”李老漢驚嘆一聲,“要這么多東西啊!
說著,李老漢手腳麻利的弄了起來,接過他手中的醬油瓶打了醬油,用油紙包好鹽。
王小北給了錢,見李老漢很忙,就拿起自己的東西離開了。
等王小北回到家中時,天色已經(jīng)暗下來。
此時,王家和已經(jīng)將兔子給殺好了,正在準備煮飯。
看著少了一小半的兔子肉,還有小西噘著的嘴,王小北明白,多半是送去給王遠山了。
王小北沒多說什么。
雖然兔子是他拿出來的,但也屬于集體財產(chǎn),見者有份。
按理來說,這兔子要給全生產(chǎn)隊分。
“咦,爸,雞分了嗎?”
王小北望著那閑置了幾個月、如今卻多出兩只母雞的雞籠子。
王家和從灶臺邊探出身,點頭說:“是啊,一戶分兩只,其余的得送去公社了,實在養(yǎng)不起,沒糧食喂了!
一聽這話,王小北立刻湊近雞籠子前打量起來。
喂了4個多月,吃的還是糧食,這兩只小雞已經(jīng)長到了兩斤多重,個頭還挺大的。
很快,王家和就做好了飯。
煮的紅薯。
昨晚特意留下幾個好的紅薯,只是凍過的紅薯,最多也就只能保存十天半個月,后面里面就要流水了。
每人都分了一個,差不多一斤多,就這么吃了起來。
他知道王家和還打算再出去砍柴火,王小北感覺繼續(xù)留在生產(chǎn)隊,太浪費時間了。
“爸,我想去找媽,問問我們的戶口什么時候能辦下來,這都過去了那么就,還有你工作的事情怎么樣了?”
王家和微微遲疑了一下,不由得問了一句:“你不是剛去過嗎?要不要再等一陣子再說?”
“爸,不催不行!”
王小北是真的著急。
雖然城里的糧食定量現(xiàn)在還沒有減,但是其他副食品之類的卻是在減了,這可不是個好兆頭。
繼續(xù)等下去,到時候矛盾全面爆發(fā),再想遷戶口幾乎不可能了。
而且出去了,還有理由弄點好吃的回來。
王家和聞言,思索片刻,點頭說:“好吧,你去吧!”
“還有我!”小西連忙道。
王家和瞥了他一眼,“小西,你就別去了,你大哥和你媽的定量就那么多,如果我們都去了,吃了他們的,他們自己后面吃什么!
王小北很想說,現(xiàn)在城里紅薯是當菜買,一斤只要三毛錢。
不過帶上小西這個拖油瓶,他實在不好辦事,就沒有吱聲。
王家和已經(jīng)同意了,于是王小北就儲備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