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鯧個頭大,腹部跟有肌肉一樣厚實,且邊鰭較鈍。而銀鯧不僅腹部薄,它的邊鰭也比較尖。
大斗鯧網(wǎng)圖,侵刪哦,不過這條斗鯧鱗片掉了不少,所以有點不好看,大家別介意哈
這種鯧魚個頭一般比銀鯧大,不過也跟其他鯧魚一樣,出水即死,得盡快用冰塊鎮(zhèn)著保持鮮度。
值得一提的是,斗鯧的生長周期長,繁殖難度大。所以在價格上,斗鯧的價格當然比銀鯧貴不少,另外斗鯧還被稱為鯧中之王,足以可見它的地位。
而且符婉估計了下,這里少說能裝六七筐斗鯧,應(yīng)該能賺上個上千塊!
斗鯧個頭大,所以大家伙都是先把這玩意挑出來,而符明則是例外,他負責把那些魚堆里的螃蟹撿起來捆好,省得它們滿甲板亂爬。
還容易打架把鉗子打沒了。
葉振興也興致勃勃地加入了挑揀魚貨的隊伍,不過他也就堅持了半個小時,挑出了大半筐斗鯧后,就夸張地扶著腰站起身。
“哎呦,我的老腰!”
葉林忍不住丟給他一個白眼,“小孩子哪來的腰,這下你知道出海捕魚的苦吧!”
天天嚷著出海,讓他撿網(wǎng)魚貨就老實了!
把魚堆里所有的大斗鯧挑出來后,緊接著就是挑揀白須公和春子魚。
葉林撿起兩條白須公,也忍不住摸了兩把這魚長長的背鰭。
“我發(fā)現(xiàn)海里的魚類真是五花八門,背鰭這樣的魚我也是第一次見!”
白須公其實看起來長得有點滑稽,這種魚類嘴巴到眼睛的距離比其他魚類要遠不少,整個頭也是一種拱著的狀態(tài),讓人看起來活像一座小山峰。
白須公幼年期
白須公這種魚也是銀白色的膚色, 幼年時期它們腹部和背上的魚鰭都特別長,等成年后隨著身體的變化,兩邊的魚鰭會逐漸變短,頭部的山峰狀也會十分明顯。
白須公網(wǎng)圖,這是成年的白須公
但是雖然它長得不同尋常,但并不是什么稀缺魚類,所以價格也就一般。符婉估摸著每斤能賣個八九毛左右,這魚主要是勝在性價比高,清蒸紅燒都十分美味。
符老大聽見她們起拖網(wǎng)的動靜,便把船速降到最低走到甲板上看拖網(wǎng)的收獲。
這一趟出海能不能賺到錢,主要就是看拖網(wǎng),更別提這還是這次出海的第一網(wǎng)收獲。
“嚯,這白須公看著肉挺肥的,留一條回去我拿去做刺身吃!
作為資深漁民,刺身這種東西符老大其實沒少吃,畢竟以前出海條件有限,餓了直接切魚肉啃也是有的。
只不過自從他出事回來后,符婉就不怎么讓家里吃刺身,怕寄生蟲多,吃了鬧肚子。
而且現(xiàn)在出海她們也帶了鍋和佐料,所以吃的更多的是熟食。
之前那些海貨除了賣的,剩下的拿回去也都是清蒸紅燒,吃多了熟食符老大也想念刺身的味道,這會兒看到這么漂亮的白須公,他自然不想放過。
這玩意又不是跟金槍魚一樣那么貴重,留一兩條條家里吃也是沒問題的。
符婉聽到符老大的話倒也沒有反駁,她知道符老大想這口想得緊,刺身偶爾吃吃沒關(guān)系,不是天天吃也不打緊。
白須公挑出兩三筐就沒有了,剩下的就是堆成小山的春子魚。
葉小翠一邊挑揀一邊還不忘感嘆:“可惜了這些春子不是黃花魚,不然又得大賺一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