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男人騎車就是講究個快字,雖然出發(fā)前用棉布包住了腿,下車后兩人還是凍得直跺腳。
尤其是坐在后面的符亮,整個人都震麻了。
“哎,我們是先去供銷社還是先去罐頭廠?”
“不去供銷社也不去罐頭廠,先去集市,哥,今天縣城集市趕集呢!”
“縣城趕集?那看看去!”
符明搓了搓手,好不容易手才暖和起來。他跟符亮今天出來就是抬東西搬東西的,去哪里,全聽她們的。
符亮對此也沒有意見,畢竟眼看就要到中午了,集市上擺攤的小販都得散集回家了,供銷社跟友誼商店又不會跑,吃個午飯再逛都來得及。
幾人意見統(tǒng)一,便浩浩蕩蕩地往集市去了。
在符婉的印象里,陰歷逢一三五七九是符家村當?shù)氐募,縣城則是二四六八十,要是碰到初一十五,不管前一天是不是趕集,小販們也會出來擺攤。
縣城的集市有兩個,符婉她們?nèi)サ哪莻比較大點,剛走到集市門口,就看見了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群。
路邊都是擺攤的人,有賣冰糖葫蘆燒餅之類吃食的,也有賣瓜子花生水果糖之類年貨的,還有些倒賣收音機手表的的。
符婉一眼看過去,有的小販的東西放桌子擺著,方便人挑選,也有人直接在地上擺了個蛇皮袋,自己的東西就擱在蛇皮袋上面。
按照經(jīng)驗,前者是集市的常駐商家,后者可能是附近鄉(xiāng)鎮(zhèn)趕來賣東西的村民。
一般情況下,村民們賣的東西都是自家種的或者自己在山上采的,更原生態(tài)。
而專業(yè)小販們則是從別的地方批發(fā)來的,價格會比供銷社的便宜點的,基本上都是糖果餅干之類的。
秦安寧天天呆在實驗室,哪里碰見過這么多人,一下子緊張地抓緊了符婉的手臂,符婉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放松。
“安寧,你別緊張,逛集市很有意思的,你看那邊。”
說罷,她又示意秦安寧看葉小翠跟姜春蘭,這老姐妹,都已經(jīng)開始蹲在地上挑東西了。
“哎大姐,你這瓜子怎么賣的?”
“瓜子兩毛一斤,妹子,我這都是自家種的打籽瓜的瓜子,我自己煮了曬干的。
你嘗嘗,味道肯定不錯!”
說罷,那大娘就往姜春蘭和葉小翠手里塞了一小撮瓜子。
葉小翠也沒拒絕,磕了兩個瓜子,面上卻是沒顯出喜歡不喜歡來。
但符婉可沒錯過葉小翠眼里的贊許,果然,下一秒,葉小翠就開口砍價了。
“大姐,這瓜子味道還成,就是少了點鹽。
這樣吧,你給我少點,我們就多稱兩斤!
一旁的姜春蘭聽著直附和,“對,少點。我們都稱。”
那大姐一看就是地道的農(nóng)民,頭上也包得密不透風的,可能因為經(jīng)常早上出門,臉上凍得有點皸裂。
見葉小翠跟姜春蘭也不像是有錢人的模樣,那大姐嘆了口氣,點頭答應。
“成,一毛五給你們吧。這都快散集了,我也想早點回去!”
雖說只少了五分錢,但對于葉小翠她們來說,也十分滿意了。
這種瓜子她們更喜歡吃,鎮(zhèn)上賣得貴,一斤要兩毛多呢!
大姐就剩了九斤多瓜子,葉小翠跟姜春蘭干脆都包圓了,大過年的在家沒啥事,嗑點瓜子聊聊天也不錯。
而且這種瓜子曬的正干,回頭放米缸里好生保存,可以吃到明年夏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