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沒有立即回應(yīng)。
這種好事,放在任何皇子身上,他們都會應(yīng)得毫不猶豫。
但劉堯卻沒有滿口答應(yīng)。
太后對他這個反應(yīng)有些失望。
但畢竟是自己看好的人,太后自然能夠耐心開導(dǎo)。
她慈藹地問:“越王,你不應(yīng),可是因為柱國大將軍的六妹?”劉堯還是沒有馬上回答。
太后理所當(dāng)然地認(rèn)為,原因便是白府六姑娘。
她苦口婆心地勸說:“越王,成大事者,往往要拋棄自身的情感,有著不顧一切朝著目標(biāo)前進(jìn)的決心和魄力!
“姻緣、配偶、親情,甚至是手足兄弟,都是可以舍棄之物,你若連一個女子都舍不掉,你如何能有成大事的格局?”
“所有皇子當(dāng)中,屬你最善良上進(jìn)的,所以哀家看重你?砂Ъ乙矒(dān)心,你不是做大事的人!
“你太心慈手軟了,也不愿意沾一些臟污事,這樣怎么能和別人斗呢?”
頓了頓,太后繼續(xù)開口:
“你想保持初心,也不是不可以,但保持初心的同時,有些事情是非面對不可,非去做不可的!
“就連你皇祖父當(dāng)年,也是泥淖里一點點摸爬滾打,最后才坐上了那個位置!
“他也用過一些為人所不齒的手段,也正是因為他不擇手段,才能成為最后的勝者!
“可你看看他,在擁有權(quán)勢后,利用權(quán)勢做的那些事情,足以抵消他當(dāng)年迫不得已做下的事情。”
劉堯依舊沉默,太后終究沒有說話。
只是那失望之意溢于言表:“罷了,你既做不了決定,那么哀家?guī)湍惆才疟闶,你只要乖乖聽哀家的安排就行了!?br>這一次,劉堯沒有再選擇沉默,他低頭應(yīng)是:“孫兒都聽皇祖母的!
太后聽到這樣的回應(yīng),這才欣慰地點點頭:“這就對了。”
劉堯垂下頭,畢恭畢敬。
太后總覺得心里有些不得勁,但也抓不住什么錯漏,她只能讓劉堯先回去:“記住哀家說的話,去忙吧!
劉堯輕手輕腳地退下:“皇祖母保重身體,孫兒走了。”
太后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梅公公不解:“太后,越王剛來,怎么就讓他走了?”
太后苦笑:“哀家老糊涂了,一點小事就興師動眾,現(xiàn)在冷靜下來,自然不需要他繼續(xù)守著。”
梅公公聞言,笑著說道:“越王一來,太后您就冷靜下來了,可見越王就是太后您的靈丹妙藥!
太后笑了笑:“別哄哀家,言歸正傳,F(xiàn)在立刻擬一道懿旨,然后帶著哀家的懿旨去找定北侯,宋太傅以及燕王,叫他們帶著哀家懿旨,去將太子劉昱拿下!
兩位公公聞言,并無多大的反應(yīng)。
一則他們了解太后。
二則太子最近的那些舉動,就算太后不處置,只怕別人也會先動手。
然而兩位公公還是想勸一勸:“太后,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動手,就再也沒有回轉(zhuǎn)的余地了。”
太后斬釘截鐵:“此時不動手,就再也沒有動手的時機(jī),去擬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