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微抬眸,靜靜地等待俞劍凌開口。
俞劍凌用只有兩人聽得到的聲音開口:
“受災的所有糧倉里,并沒有多少倉儲,而目前完好的這些倉庫的倉儲是滿的,存糧共計四十二萬擔,完全足夠讓黎陽縣度過這次的災難!
白明微很快得出結(jié)論:“黎陽縣的災情之所以如此嚴重,是因為今年年初有人為了開墾而私自讓河流改道!
“看來胡縣令的確有高瞻遠矚之能,他不能改變河流改道的決定,但卻為河流改道可能會發(fā)生的后果做了準備!
“有了這部分存糧,只要我們的救災章程推行出去,黎陽縣不僅可以度過難關(guān),甚至還可以讓他們堅持到下一次收成!
俞劍凌說出他的疑惑:“大將軍,下官不明白,倘若這名胡縣令真有這份能力,并且也盡到了作為一名縣官的責任!
“江北下暴雨的時候,他怎么沒有加固堤壩,或者提前組織百姓撤離?”
“反而眼睜睜地看著災難摧毀黎陽縣大部分地區(qū),帶走那么多百姓的生命?”
“災后他也沒有立即展開救災行動,反而緊閉黎陽鎮(zhèn)大門,等到我們來了,他也只會聽從命令去賑災,整個過程沒有任何主動!
白明微問:“胡縣令是幾品官?”
俞劍凌很是疑惑,但也認真回答:“朝廷直派正七品命官。”
白明微又問:“黎陽縣駐軍校尉幾品?”
俞劍凌回答:“正五品!
白明微再問:“縣衙捕快和衙役共多少?”
俞劍凌很無奈:“不足兩百!
白明微沒有言語。
俞劍凌想了想,隨即恍然大悟:“問題出在駐軍!”
白明微點頭:“有人在黎陽縣擅改河道,胡縣令無法阻止,甚至都沒敢上報朝廷,可以看出他的權(quán)力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被改道處分外狹窄,再高再堅固的堤壩都沒有用處,加固堤壩并不能解決問題。”
“而就算他能知曉災情可能會發(fā)生,駐軍要是不配合,短時間內(nèi)帶著不足兩百人去疏散數(shù)萬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更何況今年有著豐收的兆頭,比起田地里即將裝滿倉庫的糧食,胡縣令的話誰會在意?百姓第一個就不會聽。”
“災后他不行動,反而等到我們來了,才把準備好的一切呈上來,幫助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災情,也說明他的行動受限,只能做到這個程度!
“一個縣令能被你當著所有人的面指著鼻子罵昏官而不敢反駁,在駐軍不配合的情況下,他的那點權(quán)力能做什么?”
俞劍凌深深嘆了口氣:“舉步維艱,無能為力!
白明微道:“正常情況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有一部分人兢兢業(yè)業(yè),一部分人得過且過明哲保身,還有一部分人汲汲營營不擇手段!
“但是當那個地方的人,明哲保身和不擇手段的占了大部分,那么做事的那部分人,將會處處受到掣肘,縱使有十八般武藝,也對發(fā)生的一切無能為力!
俞劍凌很是贊同,隨即詢問白明微:“大將軍,您決定怎么辦?”
白明微伸手,俞劍凌很快把冊子遞到她手上。
她仔細把上面的信息看了一遍,只是思索片刻,她便做出決定:“賑濟水災三件大事,放糧救命、疏通河道、安置災民!
“黎陽縣不是上游,洪水泛濫的源頭不在這里,所以我們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放糧與安置上面。”
“首先就是放糧,黎陽縣倉儲雖然足夠,但我還需要增設(shè)社倉,向有能力的人募捐錢糧、藥材與生活所需!
“其次就是安置災民,目前的情況只能是暫時安置,在洪水沒有褪去時,無法做長遠計。”
頓了頓,白明微繼續(xù)道:
“只靠官府賑濟,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讓他們暫且保命,卻對無法保障他們的日后生活!
“所以我決定讓災民以工代賑,先修建一座橋再度連接陵江支流的南北兩岸,等到災情洪水褪去后再行清淤疏理、筑堤建壩!
“而他們能得到的,就是果腹的食物,防疫的藥材,以及災情過去后,能夠被種到地里的種子!
“倘若是外地戶籍逃荒至此的,他們也可以正常參與以工代賑,災后他們?nèi)粝肓粝,可以讓他們落戶本地!?br>
俞劍凌連連點頭:“我贊成大將軍的想法!
白明微道:“要開設(shè)社倉,需要富戶支持;而要推行整個救災計劃,官府人手不夠,則需要駐軍的支持。”
“社倉這邊,我來處理;而駐軍的調(diào)任,七哥會攜旨而去,到時候還請世子幫助七哥!
俞劍凌連忙應下:“一切都聽從大將軍的安排!
白明微默然片刻,繼續(xù)開口:“倘若這些計劃進行得順利,那么救災章程算是完成三之有一!
俞劍凌不解:“大將軍,這是最正常不過的救災計劃,下官認為也很完善,大將軍何出此言?”
白明微道:“相信世子明白,一件事做十分的準備,最好的結(jié)果也就完成七八分!
“倘若我們不做更多的準備,是無法取得十分的成果。縱觀歷朝歷代,救災從來都是一項極為困難且復雜的事情!
“就拿賑災糧食與款項來說,層層撥放,最后到災民手中就所剩無幾!
“以上那些普通的流程,最好的結(jié)果都只是能保證災民多活一段時日,根本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但就算如此,我們也必須要推行,因為他是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參與救災的官員所實踐出來的流程,自有它被傳承下來的道理。”
俞劍凌陷入沉默,最后還是贊同了白明微說的話。
他問:“如此來說,這次的賑災,應當還有更大且隱蔽的困難!
白明微點頭:“正是如此,這也是不論何種災情都會遇到的,且?guī)缀鯚o法徹底解決的!
“所以以往賑災,沒有哪個官員敢奢求完美,做到五六成,已經(jīng)是極好的了。”
俞劍凌問:“大將軍指的是賑災過程中的貪污腐敗問題?”
白明微搖頭:“這還只是小問題,哪個糧倉沒有老鼠?誰能杜絕得了人的貪欲,更何況是能以權(quán)謀私那些人的貪欲!
“關(guān)于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像歷史上發(fā)生過的那樣,只能做到盡量規(guī)避,卻無法徹底避免,所以我們要接受這些事會發(fā)生的可能性!
俞劍凌很難不贊同白明微的話,同時也對白明微的清醒和理智欽佩無比:“這些經(jīng)驗,怕是白相早已和大將軍說過吧?”
白明微點頭:“的確如此,我出發(fā)前曾與祖父談過。”
俞劍凌虛心求教:“大將軍,下官還是不明白更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是什么,請大將軍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