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柳如是睜大明眸,看著面前朝夕相處的枕邊人,捂著小嘴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她有些不敢相信。
良久,柳大才女才輕聲嘆了口氣:“哎!
他終究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可......
國策也好,政治也罷本就是如此丑陋,如今她也不是那個癡呆文婦,動不動就熱血上涌的女文青了。
她緩緩走來,輕道:“就沒有別的法子么?”
周世顯苦笑連連,搖了搖頭,你怕是不知道經濟危機這東西的可怕,這場危機造成的動亂才剛剛開始呢。
“嗯......”
柳如是點了點頭,一聲輕吟,開始認真的思索起來,很快廳中陷入長時間的沉寂。
翌日,清晨。
果然如周世顯所言,因為漠南礦山股票崩盤引發(fā)的危機還在發(fā)酵,漠南,漠北,遼東,中亞,西亞......
大量采用股份制建立起來的礦山,農場,養(yǎng)殖場出現(xiàn)了破產潮,由于持有股份的有錢人突然大量拋售,公眾開始陷入恐慌。
一夜之間,好似所有的資產從香餑餑,變成了人人嫌棄的燙手山芋,價格自然一瀉千里。
兩個月后,漠南最大的金礦價格已下跌了九成之多,好似金礦變成了吃人的無底洞,這叫什么呢。
這叫搏傻。
當然了,經濟危機這事兒本身不可怕,雖然大明爆發(fā)了經濟危機,可財富并沒有消失,財富......只是轉移了。
或者說重新分配了,分配到誰的手里了呢,關中,漠南這些壟斷資本手中,造成了什么結果呢。
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所以說經濟危機說白了,就是財富分配不均出了大問題,這樣的問題如果不處理會怎么樣呢?
會爆發(fā)叛亂,會民變......
結果就是明末烽煙四起,丟了天下,對于這場正在蔓延中的危機,大明朝廷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周世顯甚至親自在大明時代周刊上撰文,代表朝廷發(fā)出聲明,認為這些資產價格無理由下跌是毫無道理的。
不管到了什么時候,金礦,銅礦的股份也不能像郁金香那樣,最后變的一文不值呀。
周世顯甚至利用個人威望,公開勸告大小股東停止拋售,但是在這種全面崩盤的情形下,個人威望顯然毫無用處。
他管的了娜木鐘那幫人,管不了全天下大大小小的股東,恐慌性的拋售還是在繼續(xù)持續(xù)著。
這充分說明了一件事,利用個人威望建立起來的盛世王朝,有多么的不靠譜,充其量也就是曇花一現(xiàn)。
恐慌還在繼續(xù),直到三個月后,等到不少股東省悟過來,發(fā)現(xiàn)這種恐慌其實很無厘頭,很莫名其妙,紛紛開始回購股票。
可一切都為時已晚......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
受害者當中既有文化程度頗高的知識分子,也有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因為貪婪是沒有任何階層界限的。
這其實是個連鎖反應,股票市場的崩盤,導致虛高的地皮,炒房也進行不下去了,因為買股票和買房子的其實是同一批人。
這批人是大明中興時代的受益者,也是泡沫崩潰后的接盤俠,于是乎,很多在恐慌時不計成本賣出股份的富人,中產階級破產后。
便紛紛涌向街頭,開始聚眾沖擊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