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發(fā)現(xiàn)新一期的《京師日報》多了時政版,有朝廷御史開專欄,大談時政。小艾第一期剛做,尺度拿捏不好,這一期的尺度特別大,居然在那兒詳細分析各黨組成,評價誰上位希望比較大,連薛牧看了都抖了一下,暗道這就太跨時代了……這年頭的黨爭能這么擺在面上論的?不知道的還以為灣灣競選呢……
不過猛藥效果當真是好,這一期的日報在半個時辰內(nèi)賣得脫銷,賣報的小童都差點被人擠扁了。
政事堂都還沒來得及反應,要不要禁止這種過了尺度的時評,結(jié)果第二天報紙出爐,本想討論的政事堂忽然就鴉雀無聲,每個人拿著一張報紙,眼睛從報紙角落透出來,悄悄觀察夏侯荻。
夏侯荻呆愣愣地看著,臉色陣紅陣白。
其實也沒別的,就是時評里說了說近期熱點議論的鋪路事宜,大體介紹了一下這事的始末,政事堂大佬們各自的意見,大約會在開春找個試點先鋪一個路段云云。并附上專欄評論,表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等等。
這是很正常的評論,實際上這幾天京師也在風傳鋪路的消息,人人都在討論的,放在報紙上無非也只是增加了確信度,沒什么問題。要說有區(qū)別,也只是往常這類消息只是說事件,而這次的附加了評論,僅此而已。
但有趣的是,這個消息里提到各方大佬對此事的態(tài)度時,用的是“蘇相國”“李公公”“李門主”“荻公主”。
荻公主……
雖然這份報紙一發(fā)行就立刻被刊物司緊急叫停,改版為“夏侯總捕”重新發(fā)行,但初始的“荻公主”筆誤,已經(jīng)傳遍了京師。
整個京師都樂不可支。
事實上夏侯荻的“私生公主”身份,都傳了三年多了,從她坐上六扇門總捕之位起,就被一些不服氣的人——不得不說其中有很多宣哲部下,惡意傳謠,然后到處都在私議。就連當初薛牧初臨貴地,就聽過這個謠傳了,京師民眾沒聽過那是不可能的。
而夏侯荻確實很容易讓人懷疑是私生公主,畢竟她出自宮中,來歷本就很容易很讓人往這兒想,加上她可以出入宮禁,和祁王唐王甚至更多皇子的關(guān)系也一直都很親密,她的性格并不會刻意避嫌掩飾。幾個疑點佐證,這個謠傳相當有市場。
只是姬青原態(tài)度曖昧,始終對此不置一詞,也就沒有證據(jù),終究只能是個“捕風捉影”的謠言。一些比較古板方正的人并不愿意信這種無證無據(jù)的猜疑,就連蘇端成這種重量級大佬都表示只是謠傳。
而夏侯荻本人也從來都在極力否認公主謠傳,甚至為此和人動過刀子翻過臉,每個人都知道夏侯荻很討厭別人說她坐上總捕之位是因為公主身份,只希望人們看見她做的六扇門功績。
久而久之,謠言也就慢慢淡了下去,也沒什么人再提了,甚至有新的謠傳冒出來,表示那是給某些皇子準備的童養(yǎng)媳,早晚完婚。
這個謠傳也有一定的市場,和夏侯荻的來歷與表現(xiàn)能對得上號,加上祁王唐王都是至今未婚的,這個謠傳的力度甚至有蓋過私生女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表示,以夏侯荻和皇子們的關(guān)系,哪天嫁給哪位皇子也不稀奇,公主的傳說還是歇歇吧。